五位一体

2020-03-03 05:47: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宁波的实践,探寻推进宁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方法和路径。不久前,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院(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此发表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本期“理论漫谈”,刊发研讨会发言摘要。

开辟新蓝海 培育新优势

吴向鹏

党的十八大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与效益,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这对宁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构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前,宁波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面临追赶和转型双重压力,要进入中心城市的前面梯队,需要追赶。同时不能用原有的方式去追赶,需要转型。由此,“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宁波经济发展需要有新的突破口。宁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本质上就是要走出一条有区域特点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新路子,寓城市发展于国家战略之中,需要开辟新蓝海,培育新形势下宁波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打造高附加值产业和创新经济集聚、生态宜居和百姓富裕的幸福和谐新宁波。

一是创造性地推动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坚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有机统一起来,加快推进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迈进。前瞻性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商业模式创新对宁波产业发展的影响,接入全球产业网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鼓励产业融合,培育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主体。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金融和资本支撑。顺应产业提升发展的客观规律,整体谋划全市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明确全市不同区域产业升级的要求,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地方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给予投资者明确产业引导信号,实现区域间产业梯次有序转移。

二是开放式地建设创新高地。要以创新人才为依托,创新平台为支撑,创新企业为主体,集聚资源。以新材料科技城与海洋科技城建设为抓手,建设创新高地。人才方面,在原有人才政策基础上,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平台方面,要在总结发达国家开放式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宁波现有创新平台改造提升,逐步探索建立服务宁波创新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提升一二三产业创新能力。企业方面,要健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积极引导人才、科研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切实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三是协调式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要提出扶持代表发展方向、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发展思路和办法,科学制订用地计划,创新用地模式和方式,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提升发展,探索分包经营、特许经营、融资服务、培训咨询等新的合作模式,逐步建立更为密切的企业联合体。培育企业家精神培育,顺利完成新老交接,加快培养和锻炼出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的新一代企业家队伍。发挥“甬商”的人脉、商脉网络优势,实现“跳出宁波发展宁波”与“回归宁波发展宁波”的有机统一。引导宁波企业“走出去”,充分整合全球资源,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努力建设一批境外工业园区、境外资源开发基地和境外贸易营销基地。

四是突破性地抓好中小城市成长。宁波要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以新城、卫星城市、开发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新型城市化集中配置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高起点规划,加快建设产业协调发展、城市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示范区,形成产业集聚区和城市能级提升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格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五是深入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型。推进宁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大力推进政府转型,打造真正的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激励市场因素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作用。实现政府行为从抓物质要素投入为主向抓人力资本提升为主转变;从抓产业规划引导为主向抓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为主转变;从抓资金项目扶持为主向抓环境营造为主转变。

(作者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模式创新

孙琼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把协商民主导入到基层民主建设,实现基层治理的民主化,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机制创新。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形式,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首先,协商民主产生的决策是建立在协商基础上,是一种共识的达成,所以这种决策具有更广泛的合法性基础,能够更为顺利得执行下去;其次,协商民主产生的决策是基于各方利益群体互相博弈的结果,因此在利益分配方面更具有均衡性,尤其是能够照顾到相对弱势一方的利益;最后,协商民主注重规则和程序的建设,注重各方的参与,本身就是最好的对公民的训练,是民主政治的演练场。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直非常重视把民主协商作为治理决策的重要手段。人民政协就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主要载体和实践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政治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随着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不断深入,协商民主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协商民主不能仅仅停留在人民政协的协商和党际的协商,而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把协商民主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寻找新的治理路径。这种探索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协商民主引入基层治理创新中,变革现有的治理模式。

用协商民主理论指导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引导民众在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中,找到一条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通过搭建制度平台,引导群众参与,用协商民主的方式开展工作,利于充分发挥民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协商民主不仅有利于参与主体共识的达成,而且实现了基层政府对民众需求的有效回应。协商民主的一大优势在于有利于参与各方通过交流改变偏好,达成共识,增强决策的合法性,使之得以顺利执行。促使乡镇能够把握民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取向,从而使乡镇的公共服务能够回应民众的需求,是乡镇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又一个重大进步。

用协商民主理论指导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寻求基层公共事务处理之道,宁波市在此方面已经有所探索。比如,2010年慈溪市新塘村曾通过民主协商方式解决征地难题。村级组织搭建协商平台,通过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协商达成了对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开发的共识,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今后,我市要把协商民主真正落实到基层治理创新中,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1、树立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的理念。协商民主区别于其它民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协商过程中能够转换持不同意见者的价值偏好,从而达成共识。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平台搭建,都要意识到协商民主的这一本质特征,体现这一基本理念。

2、通过制度、机制创新来真正落实协商民主。科学合理、规范的程序设计是协商民主得以顺利进行,并达成共识的有力保障。民主的重要特征就是按程序办事,多数人的意志要通过程序才能表现和承认。在召开民主协商会之前,基层政府先对问题作出了调查研究,拟出几种让群众讨论、选择的初步方案,然后让群众在正式协商之前及过程中仔细交流、讨论,再作出决策。从民主协商的实际运行看,其运作规程要异常细致、规范,从参与者的选择、问卷的设计到分组讨论、大会审议的过程都要有周密的部署。

3、通过典型引路、政府推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协商民主建设。市委市政府应在契合基层治理民主化需求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推进基层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建设。加强宣传,统一认识,真正意识到协商民主对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典型引路,由点带面,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使协商民主突破区域性的试点而在全市范围内铺开;鼓励创新,加强指导,承认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在提供原则性指导的同时鼓励地方具有实效的创新。

(作者为市委党校副教授)

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关键创新点

许义平

1、价值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迁,在单位制已经瓦解、政府又无法包揽社会一切事务的情形下,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出现越来越明显的主体多元化趋势。与这种宏观背景相适应,社会建设也变得日益重要。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在近十年社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党对社会建设概念内涵的清晰、全面界定。十七大报告已经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无疑,社会建设首先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八大延续了这一表述,更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十八大报告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社会建设范畴。而且“社会管理”不等同于“管理社会”,它不仅包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还包括社会的自我管理,以及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的自我管理。相应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社会自身运转起来,建设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活力的积极正向的社会生态系统。

我们倡导和追求的和谐社会建设,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而且可以起作用的社会。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要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享受这样的机会,去尝试有意义的生活。“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更好的生计、更充分的参与,在整体上让社会运转起来,共同创造幸福生活,从而实现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型,这是一个内涵更深、外延更广,也是当今社会建设具有本质意义的逻辑出发点和价值创新。

2、理念创新。社会建设要求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它也要求人们共同参与美好社会的建设。要实现上述价值取向,最好的方式是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治理系统,在理念、组织、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变革,以此推动实践活动的深化。

人民群众是创造幸福生活的主体。在社会领域,如何让社会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释放出来,开发社会资本,实现社会团结,激活社会潜能,社会建设的过程注定是和理念创新的过程息息相关的。在这一过程中,其中有三个范畴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是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要求人们遵守照做;社会服务主要是以人们的需求为基础决定所做事项;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尽量让人们自己决定做什么,并从社会自身的力量中寻找动力。

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实质上是从外部动员式发展向内生性发展的演变,从基于传统的垂直的纵向关系的指令式发展向基于扁平式的横向关系的参与式发展转变。从管理到治理,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这也是改变机械的见物不见人的传统管理方式,建构能动的、开放式的现代社会体制极为重要甚至是核心的要素。

3、组织创新。政府并非社会建设的唯一主体。社会的成长、成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其标志是社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既是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主体,也是补充、丰富基本公共服务、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关键行动者。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能力建设,丰富社会建设的主体,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议题。

根据社会组织的不同功能以及其在社会服务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我们在社会建设中要强力推动草根型、融合型、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

扎根于社区的草根组织,在社区生活中形成大批自发自愿的积极公民的组织化网络,采取各种各样的社区公益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表现出特有的魅力;融合性组织以外来群体的参与为特征,在解决社会流动中的社会冲突、增进社会团结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支持型组织的发展。81890等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高级组织形态,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属性,在社会资源链接体系中具有超强的再组织能力,这种集群式、交互式的对接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具有先进的生产力意义。这种以建构有机的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组织创新,无疑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选择。

4、机制创新。社会建设中的各个社会主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建立各个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机制,形成社会协同网络,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决定性环节。

一个良好的社会合作治理机制,使得社会治理日益演变成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多元主体分工与合作的系统。这一合作机制在公共服务的复合供给中表现得更为典型。公共服务的复合供给基于在服务参与方之间进行的二次分工。初次分工是将服务规划者和生产者相分离。二次分工是生产者将自己不能直接生产的服务,通过整合其它服务资源来组织生产,通过将分散的异质性的服务需求与非规模化的服务供给进行对接来间接满足服务需求。

公共服务复合供给中的社会化服务,实为社会化的参与,是社会协同网络的形成过程。这不是一般单向度、单层次的方法问题,而是在建构一种多元参与的富有活力的社会协同新秩序。

(作者为市民政局副局长)

强化核心文化认同 推进宁波文化建设

黄少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现在,文化已越来越成为激发民族创造力、凝聚民族认同、提升综合实力、推进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推进、协调和落实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塑造和强化社会的核心文化认同,已经成为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强化核心文化认同,是目前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自觉、明确的核心文化认同,容易导致社会问题甚至社会冲突的产生,导致不同阶层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导致公共意识、心理依恋感、文化归属感、社会信任下降,从而造成文化对城市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不足。

文化认同是在一个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的人们,对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共同体核心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共同体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不仅是凝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而且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深层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软实力”。进入21世纪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2000年,就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着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工程。2008年,更进一步提出并实施了先进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惠民、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人才支撑、文化创新推动六大文化发展战略。2011年,又明确提出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目标。

回顾新世纪的头十年,宁波抓住了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十年,整体提升了宁波的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为进一步推动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尤其值得自豪的是,宁波在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建设中,特别重视塑造核心文化认同。2009年,通过广泛征集,宁波确定“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作为城市形象主题口号,让宁波以书香城市、文化城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形象呈现在世人前面。这一城市形象提炼活动,对于增强新老宁波人对宁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宁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我国文化认同建设的核心诉求。对于宁波城市文化建设来说,如何把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宁波核心文化认同塑造相结合,是下阶段文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在今天,重视宁波核心文化认同的塑造和强化工作,对于激发宁波人的城市公共参与,增强宁波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宁波的民生品质和城市品位,增强宁波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含量,提升宁波的整体活力和创造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宁波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河姆渡文化发祥地,浙东文化摇篮。唐宋以来,就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口岸,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开放型港口城市。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今天的宁波,已经形成了以浙东学术文化、海洋文化、商贸文化为主体,以藏书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为特色,多种文化有机交融的独特地域文化。以经世致用、兼容并包、求真创新、实学实用为核心的浙东学术文化精神,是宁波文化的价值所在,既反映了宁波人的群体心理特征,同时塑造着宁波的历史与现实;以海上交通、港口贸易、海防文化、海洋民俗文化和海洋饮食文化为特色的海洋文化,体现了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开拓创新、艰苦创业、诚信经商、敦厚乡谊、爱国爱乡为特色的宁波帮精神,集中体现了宁波商贸文化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盘活上述具有宁波独特地域特色和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资源,激活宁波文化记忆,延续宁波文化传统,塑造宁波文化个性,增强宁波文化创造活力,是塑造和强化宁波核心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

(作者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

推进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

史 斌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批判超越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宁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宁波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结构性与素质性矛盾集中凸显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推进宁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要着力创新发展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四大体系。

一、创新发展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生态文化为先导。人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受思想文化支配,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文明。创新发展生态文化体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媒体和舆论可以通过系列报道、访谈评论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和实践活动,加强国情市情和生态文明教育;社科界和文艺界可以通过创作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传递渗透到各界群众心中。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行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光盘行动”,倡导节约实用、适度消费、绿色健康的消费观念,纠正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的不良消费习惯。

二、创新发展生态经济体系。要重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我市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做好项目规划控制、行业对标控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打造长三角南翼服务业高地,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商务会展、金融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信息咨询、节能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抓住后危机时代产业重组、技术革新和国家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等能耗低、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降低单位能耗排放。要结合我市实际,以临港产业中的石化、电力、钢铁、化工等产业集群为重点,构建循环产业链,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区。积极探索拓展现代物流、金融贸易、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创新发展生态环境体系。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规划意识,发挥生态建设规划对区域专项规划的约束作用,使生态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的旗帜和方向。要重点加强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空气污染是目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的根本在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要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加快天然气引进和应用,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开发生物质固体燃料,制定相关技术和金融税收政策,扶持洁净煤和洁净燃烧技术,加强生物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探索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落实水源监督监测和应急响应措施,提升水源地监控预警能力。结合区域排涝河道建设,配套生态景观,改善平原河网水生态环境。推进以城区、镇区、中心村为重点的水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构建符合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要求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四、创新发展生态社会体系。要积极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要通过实施政府采购、合同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鼓励和保护生态技术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生态环境领域。要积极探索发展生态金融政策,鼓励开展与碳排放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低碳结构性金融产品,积极探索实施低碳产品认证,提高企业生产低碳产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大力完善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机制,通过规范立法等举措,切实保障行业协会、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着力构建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组成的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结构。要逐步探索深化城市间、区域间的生态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协作,不断健全利益分享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作者为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战略

浅析“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论文

五位一体议程

《五位一体.doc》
五位一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