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教师自我诊断高效课堂

2020-03-01 18:32: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指导教师自我诊断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那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如何帮助指导老师自我诊断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我管理区共有小学教师名,大专以上学历名,教师队伍素质整体良好。多数教师对待教学工作,有热情,有责任心,竞争意识较强,不甘落后。多年的一线教学,也使老师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尤其是近几年学区研训室不断地深入各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在高效课堂创建落实中,只要有了明确且具体的目标及要求,我们的老师有能力做到位,从而完成高效课堂的目标。那么,高效课堂对老师们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点:

1、转变教学态度,进一步增强老师的责任心。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才能将工作做好,才能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去。

2、充分挖掘教材。教师应善于将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将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并改造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变“教材”为“学材”。

3、优秀教学设计。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利用多种适合的教学手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有机的、分步骤地编写制定,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精讲点拨。高效课堂,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而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精讲,要求达到“精确、精炼、精彩”。

5、抓好课前预习。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的课堂,通过学生的预习,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和自学意识,变厌学为乐学、被动学为主动学。

6、抓好学情反馈。做到当堂检测和检测后及时归纳总结。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难点、疑点,才能对症下药,使课堂更高效。

7、营造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愉悦的竞争的课堂氛围,具体来说:

⑴营造氛围,让学生的心热起来。⑵搭建舞台,让学生的眼亮起来。⑶适时鼓励,让学生的手举起来。⑷平等交流,让学生的嘴动起来。⑸积极评价,让学生的脸笑起来。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核心任务。 我管理区共有小学在校生名,高效课堂对学生们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学生本身这个层面,更多的是对“家长意识”以及“家庭教育”层面的要求。农村孩子的家长整体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如城市家长思想意识到位,虽然很多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但是对于“如何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如何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针对这种状况,学校要高度重视,要对家长进行定期、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培训,具体指导、培训家长“育儿理念”和“辅导孩子学习的具体措施”等内容。既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就应该在此环节下大力气改善。在做好家长层面的培训指导工作后,再要求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呢,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一日课堂常规进行规范和要求。

第一,首先确保学生每天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第二,课前准备好需要的课本、笔记本、导学案等学习用具。

第三,预习、自学 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及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完成习题,记录下自己的观点或疑问。

第四,小组合作 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行动要迅速。

第五,展示

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听、说、读、写、学、演、唱、描绘等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示,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

听展的其他同学要根据展示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 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地指出不足,语言规范、简明扼要。

第六、巩固提升 达标检测时要严肃认真,独立完成检测题,真实反馈学情。教师及时总结归纳。

三、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有了老师同学们的努力做基础,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就不难运行了。当然,这需要学校层面的监督和管理作保障。我们各校的校长及领导班子都很年轻、务实、上进心强,对教学质量也都非常重视,只要工作上肯付出努力,我们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一定能够持之以恒走下去的。关于我管理区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和具体内容,简单归纳如下:

“三步五环节” 教学模式的概述 “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展示——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五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中的“预习检测——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当堂训练”五个环节。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内涵

1、“三步”:

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展示反馈——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重点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

(2)课内探究展示:要体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明确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疑难点拨?教学反思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课堂上要体现知识反馈、错误矫正、课堂检测、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作业的分层布置,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不同,把学生分为A、B两类,或A、B、C三类,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既要保证大面积学生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又要保证部分发展力较强的学生得到拓展提升。 “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2、“五环节”

是指课内探究过程中的“预习检测——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当堂训练”五个环节。

1、预习检测:教师要采用查看导学案、课堂提问、指名板演等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检测。教师要保证90%以上学生能顺利完成预习目标,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错误给予纠正,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打下基础。

3、交流展示: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4、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5、当堂训练:针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精编精选当堂检测内容,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当然,在应用“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中有许多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在教师转变思想及角色方面,在抓好学习小组建设方面,在备课方面等等。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方法,强化落实,才能确保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

以上是对每位教师“如何准确把握高效课堂“的三个大的方面的建议,也是我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敬请各位专家、同行们批评指正!

2014.4

高效课堂指导

高效课堂自我反思

道德课堂建设自我诊断自查报告

自我诊断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指导意见

高效课堂自我达标阶段总结

人力资源自我诊断

企业管理自我诊断

新教师自我诊断

财务管理自我诊断

《如何指导教师自我诊断高效课堂.doc》
如何指导教师自我诊断高效课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