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读后感

2020-03-02 01:01: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执行——企业成功的DNA!

——读《执行》有感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风靡世界经济学界的畅销书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该书外加黄色包装页上很醒目的红色促销广告语“上市5月,印行突破20万册”,其上方一行同样很醒目的黑底白字“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给任何一个只要接触到该书的人都流下很深的印象,作为一名从事市场工作的专业人员,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包装手段、炒作手段,但是在看到这短短的几行字之后,仍然忍不住打开封面,探询一二。

正如该书多位非常有名的企业领袖们推荐所示,执行实际上是如何将企业的三个核心流程——人员、战略和运营——整合到一起的,面向企业的最高领袖,或者是企业的核心领导层,讲述如何将伟大的战略转化成实际的行动和业绩。而我,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的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可以不需要去考虑制定公司的战略,整合公司的人力,按照最优化的运营流程去执行到位,可是实际上呢?一个企业的成功或者说一个企业的某个战略的成功,也是这个企业中无数个部门/事业部/业务板块的成功才组成这个企业的整体成功,实际上是,一个部门的战略/规划、人员、运营如何结合并执行到位亦如此,作为公司的一员,为希望将一个很传统、很古老的行业做成产业的公司总经理室领导们,将这本书指令下发到公司各层管理者手中,要求详细阅读的苦心孤诣而深为感动。所以在阅读完这本书的部分精要后,有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木桶效应”。如柳总在序文中所言:如果将企业或部门的目标规划的完全实现比作木桶所盛装水的最大量,则木桶所盛装水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该木桶档板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而这个就需要企业或部门领导必须能够发现和补齐使企业/部门“漏水”的那块短板,这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解决就需要执行。而只有执行才能解决(这里假定所制定的战略是正确的条件下)。

第二:“指头理论”。作为企业领导者,要积极发现和发挥企业内部“最长指头”的理论,结合该书中第5章“人员配置”和第6章“人员流程”的理解,其实是如何用人的问题,知人善用,量才适用。无论是作为企业还是作为一个业务板块/部门,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都是靠人来完成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对于人才的利用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互利的人力资源体系。发挥员工的所长,避免员工不足之处的出现。

第三:责任、权利、义务的流程控制体系建立。准确理解应该是:有了一套正确的战略方针,也具备了一个合理的、科学化配置的团队成员,用什么来保证各项战略的执行到位,同样无论是对于企业各个业务板块还是部门中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只有将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成员的责任、权利、义务合理、科学的配置在一起时,整个运营系统才能有效、高效的运作起来。这一点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但是作为任何一个企业/业务板块/部门要实现战略目标都必须面临解决的问题,尽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没有解决的很好,那并不妨碍这个关键所在。

由于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很强的行业,我们更多的是人的管理,更多的是执行的到位。

让执行贯穿到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让执行成为金白领人的DNA。

最后,借助该书的封面语作为结尾。“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

与大家共勉!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doc》
执行力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