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绘师风

2020-03-02 20:49: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于无声处绘师风

乔敏娟“老师好,老师好,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鬼晚,干的比牛累,吃的比猪差,赚的比民工少。” “当今社会四大变味肮脏职业:教师,医生,公务员,军人。”当我又一次在手机短信里收到这类调侃的黑色幽默短信时,已经不再像初次看到这样的话时那么愤慨那么心如刀割了。只是笑笑-------黑色真的很幽默。是的,看得太多了。什么“教授论文抄袭”、“女生未扎头发遭拒考自杀 老师法庭上集体鼓掌 ”、“骂学生人渣惹公愤 女老师被迫当众撒尿(图)”等等,关于教师的负面报导比比皆是。还有那些颇受关注的网文评论,如:《老师你还配过教师节吗》、《老师,请自重》、《是谁搞垮了教师的社会声誉》、《中国老师为何名声比汉奸还差》、《教师是被阉割的一群》…….仅仅是题目,已经尖锐刻毒得触目惊心。而且这些负面新闻、评论,不知弄到一支什么样的魔法棒,聚集了大量人气,搅起了批判教师的亢奋洪流,响应回贴率高得教人惊讶,口沫四溅,从小学老师一直骂到大学教授。总之,现在就形成了一人骂老师,百人大响应的局面。

02年我大学毕业,加入到这个昔日最受尊敬,而今万众唾骂的行业。每次看到那些尖锐刻毒的话,血气方刚的我都无法忍耐,在各帖子下竭力辩驳。然而,一页页浏览过去,我发现我的辩驳非常的势单力薄,我不明白中国的老师们都到哪里去了,难道看不到别人在侮辱我们吗?不可否认,我们的行业中是出现了一些败类,一些不良现象,但是哪个行业没有良莠不齐的人?只为一小撮没有师德的教师而把整个教师行业的名声打入地狱,媒体舆论这种以偏盖全,株连九族的高调炒作新闻、哗众取宠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公正,太过分了!

然而很少有老师去辩驳。我困惑了。

我找出《老师你还配过教师节吗》这篇评论,乘同事们休闲时,叫他们过来看,他们笑笑,说:“看过,很无聊。”看了,散了,又各做各的事去了,覃老师,与刘老师讨论一个课堂问题的设计;廖老师,在她那本写满批注的课本里又认真地在添加着什么;胡老师和陶老师,又在对朗诵的语气和重音字斟句酌地推敲、马老师张老师曾老师他们的学生又在门口等他们谈心……他们的课桌上,无一不堆满学生的作业本、摘抄本。

他们的身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强而有力地在诉说什么。

是积极钻研教学教材成风:每个教研组每周都要进行一次教研组学习,形式有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评课反思等,每次都记录成文,主讲者必须有成文的手稿并在会后上交。每学期每个教师都要上一次以上的公开汇报课,上课之前要把自己的教案写出来,大家讨论修改后才上,上后还要一起评课,讨论时会精细 1

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有时候甚至是过渡语的设计,评课时可别指望光听好话,同事们会根据教材教法抠出你上课时出现的毛病一一指出,当然咯,也会得到他们关于这些问题的建议。每个老师至少要听15节课。我这样的年轻教师,要上反复式集体备课,就是把教案写出来,大家讨论修改后,上一节,评后再修改,再到不同的班级上一节,一直到大家认可为止。还要“拜师”,我每个学期要听我的教学老师胡老师的10节课,听完要就听课笔记与胡老师进行讨论学习,胡老师每学期要听我的3节课,指点不足。这是常规的,平时随时随地地讨论教学教材上的问题就更不必说了,有时候讨论得激烈,大声争吵面红脖子粗的都有,我初到时遇到这样的情景有点害怕,可是大家都说没关系的,等会吵完了还得一起去吃东西的。

是自学自培不松懈:我们带着“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师范校训走出校门,又走进校门,始终不敢忘记这一条。为保持“学高”自然得活到老学到老。为人师表,我们要求学生去学习,首先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学校为促进我们的自学组织了“三个一”:每周一篇关于教学言论的摘抄及心得体会、每月一篇深刻的教学反思、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并做2500字以上的摘抄及写心得体会或读后感。同时,教育局要求做的每年12次以上的自学自评,3次以上参加集体培训,4篇以上的教学案例分析还是一篇都不能少。此外,我们语文组订的杂志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者》、《语文学习周报》、《班主任之友》等,此外,自己买的参考书、那就海了去了,随便谁,都拿得出十来本,随便翻,尽是圈点划注,充电的努力可见一斑。我们教研组全部的老师都通过函授或自考拿到了本科文凭。

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杜绝无教案上课,每周教务处都要进行教案检查。而且领导会随时走入课堂去听课,下课后这堂课的老师要主动把教案出示给领导看。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只有真正做过老师备过课,才会懂得备课的不易。初出茅庐的我曾经花三天时间备一节课,还是备不好,每天为备课焦头烂额。因为一种责任心的驱使,无法轻视每一节课。至于做班主任,那真是用“呕心沥血”也不为过了。也曾教初入学的学生叠被整内务,也曾与学生一起劳动一起谈心,也曾为送学生去医院顾不上吃饭,也曾两个星期体重剧减3公斤,也曾挺着比学生还瘦小的身躯挡在欺负学生的流氓前,也曾为他们的第一次挫折和成功花自己的钱买东西鼓士气,也曾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彻夜难眠,也曾在学生坚持在作文里叫咱一个未婚女子“妈妈”而泪流满面„„.我相信这是每个老师都经过的历程。

他们的身影在诉说着许多许多,渐渐站成广大的教师群体。我不知“四大肮脏职业”,在这样的身影上何以立足?

他们说,你要写,就写写你爸爸吧,他是我们许多人的楷模。我的爸爸乔德凤老师,其实我不知道对于他我感受更深的是父爱还是师恩。从我懂事开始,就很少有机会和他在一起,他总是做班主任,总是在他的办公室和教室里。和他在一起最多的时间,是我做他学生的那三年,他始终陪在我身边,准确地说是我们身边。他很勤勉,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奋斗是他的信仰。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早上7点20分到下午的17点30,而他从早上6点10开始,要求我们晨读。下午放学后,他要求我们最快的时间处理完个人事务,在18点50分前进教室看书。一直到21点30下晚修,初三在下晚修后再加一节,每天他都陪我们。他给我们的作业要求我们当天必须做完,因为他批改我们72个人的作业,也一定会在当天批改完,所有的错误,都用红笔划出。这就是我爸爸一天的工作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家的时间只有吃饭和睡觉。他一个月基本上只上一次街,理发。这样的生活,不是一天,是30多年。说实在的,作为他的学生,不抱怨他的要求太严格的很少,但是不尊敬爱戴他的,也很少。怨,并惦记着。每年教师节都有许多学生回来看他,那闹哄哄的场面我很熟悉了。然而我没想到我们10年同学聚会那次,那么多同学会冲上去抢着拥抱他,有个男生还不停亲吻他,好些女生哭了,10年了,大家一一举杯,回忆当年种种。他们又一次问到:“老师,当年你押题怎么押的那么准确啊。是不是和出题目的有内幕,现在可以告诉我们了吧?”那年中考,100分的英语题目,他押中97分,我们把那几份考前复习题做得烂熟,英语平均分93分,在我们这样的县城,这成绩是很不容易的。他笑笑说;“哪有什么内幕,只是用心钻研教材,钻研历年试题,上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特点授课,复习的时候针对考试试题的研究出复习题。认真工作,无愧于心,如此而已。”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在他眼里,永远都那么平淡,不值一提。

爸爸看到这里,敲了一记我的头:“哪有自己人赞自己人的,我有什么值得你写的?你没看到其他同事吗?谁不是这样在工作着?”

不是没看到,而是我已经感觉到当我一提起笔,人影就在我眼前涌动,每个老师都那么鲜明,他们的事迹化成滔滔的文字江流在我脑海里奔涌。我反而不知道如何才能写得完满,怎么写,我都感觉对他们的付出和成绩来说,是一种折损,不敢轻易地下笔。自己的爸爸,总不至于跟我急:我一生的辛劳难道就被你这几笔打发了?

可还是忍不住珠海撷珍,这些高尚的老师,他们不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感染着学生,也深深感动着我们。

蓝荣敏校长,完全是事业型实干型的领导,管理学校不遗余力,还兼任着毕业班的化学老师,我们一直称道他过人的能力和精力。他在办公室时间,总是超过学校常规工作时间。可是忽然有一天,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了。一个初三老师

接了一通神秘的电话之后,我们才从他口中得知,蓝校长已经患了糖尿病住院,现在刚动完手术就打电话,急切地询问学生的模拟考情况。而且为防止我们去探望他,还不允许该老师透露他的病情和住院地址。当整整瘦了一大圈的他出现在学校里,我几乎不敢认。

覃冬媛老师 ,我常常笑她“病比西子多一分”,但是具体来说这一分是多少,我很难确定,我不想把文字写成小学就开始写的作文套路,说老师如何如何带病工作。可是这些老师们,一直沿着这样的路走过来,始终不改初衷,所以我也只得如实写,覃老师就是挺着病痛的煎熬做了一年又一年班主任,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看过她的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学会感恩》,在那堂课中不仅仅是学生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升华,我们的老师都得到许多感悟,好些老师与学生一起哭了,在那次,从学生表现出来的整体素养和学生关于她的发言中,我深深地明白了,为什么覃老师的学生都那么谦逊有礼,许多学生毕业十多年还会惦记她,回来与她联欢。她不只是靠一堂课,而是每堂课,一言一行里,都在教学生如何做人。

刘晓云老师,我常常想如果我是她,我就不会做老师了,做老师真的很累,尤其是她这样对教学精益求精的老师,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都琢磨很久,太劳心,所以当我们看着她皮包骨的样子一边打趣着叫她“芦柴棍”一边心疼。不是说做老师不该劳心,而是说她的家庭收入能够允许她换个轻松点的工作,甚至不工作。但是刘老师反而对工作支付了超出她身体承受能力的热情。她常常对我说,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淡化功利心,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我看到她心灵里,那片圣洁动人的净土。她的学生,语文功底总是特别强,也多携有一股她身上那种钻研的劲头。

廖桂兰老师,也是资深班主任了,像她年纪这么大还在做班主任的人不多,毕竟班主任工作太辛苦了。她具有妈妈似的和蔼和姐姐似的青春激情,都称她是转化差生的能手。她能把工作做到人心里去,而且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她现在带的这个班级学生体质弱,她不顾自己年纪大,不惜改变贪睡的习惯,早上6点10分就起来陪学生晨练。今年教师节,有辆靓车停在办公室楼下把她接走,回来我们打趣她:“廖,是不是改行傍大款了?”廖笑得脸上绽开了花,说是某届学校黑名单上最头疼的学生,现在有出息了,回来接我们任科老师出去吃饭谢师。前几天又收到一个大蛋糕,她曾经的学生不知去哪里打听到她的生日,悄悄送的。他们师生的深情,在感动之余,不能不让人看到她平时对学生的悉心教导。

……….我怎么说得完我身边这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那刚动手术割掉咽喉肿瘤的李艳艳老师,没有休息好跑到学校来给学生讲试卷,伤口又一次裂开;那覃鲜媛老师,没有一个下午不在加班细改学生的摘抄本;那孩子还很小的马丽华老师,丈夫多少次抱怨她不知家的方向;那弱质孱孱的汪玉姗主任,多少学校教务事务缠身,她一样和我们做着同等的工作,甚至做得比我们精细得多,认真得多…….我真的无法一一列举,一一描述这些真实的,质朴地守着自己心灵的净土、默默工作的老师们。而在我心里,却始终为他们感动着,我写文章向来喜欢堆砌词藻,而这次,我有意地用了最平实的叙述,不想再去比喻老师像什么什么,老师是什么什么,老师是怎样一个群体,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人,就能知道这些朴素的身影,有着多么华丽的灵魂。

我终于明白,这些质朴勤劳的老师们,为什么不站出来用自己的事迹击溃网络媒体上对教师不公的评价。他们保持着无声的沉默,是因为,他们不屑于把时间花在这种无意义的争吵上,他们的时间,哪怕再有一点,也会花在教学上,花在学生身上,那点点滴滴的心血都无声浸润着学生的心。他们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各人做得怎么样,自己的学生最知道。作为老师,只需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就可以了。

无声,未必怯弱。读懂这整个群体忍辱负重的无声,需要更多明亮的眼睛。

于无声处观后感

于无声处作文

于无声处的读后感

于无声处的经典台词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

烟草演讲稿于无声处听惊雷

烟草演讲稿于无声处听惊雷

爱,于无声处杂文随笔(材料)

烟草演讲稿—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绘师风.doc》
于无声处绘师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