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论文:谈“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设计

2020-03-02 03:50: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谈“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设计

翟华斌

泾县黄村镇初级中学

新世纪,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数学教学更应以人为本。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

作为数学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认真备课,撰写好教学设计。而现在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并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要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以下是我对“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人为本。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所应达成的标准和质量规格。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目标不是割裂和独立的三个方面,而是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教师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根本,要适合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

如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及其推导过程;让学生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概括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数学表达能力;通过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使学生领悟转换思想,在领悟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

心;渗透公式恒等变形的和谐美、简洁美。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紧密相连,更是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这个中心,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又要让学生会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他们了解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人为本。

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仍然要以学生为根本,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如在进行《分解因式》这节内容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分解因式的概念,我做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安排:

1、想一想: (1)939能被10整除吗?(2)93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式能被哪个数整除这一类型问题的思路,就是把这个数式化成几个数的乘积的形式。从而为后面引出分解因式的概念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议一议:你能尝试把a3a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与同伴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引导鼓励学生类比数的分解,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方法,师生共同合作完成a3a的分解过程,让学生体会类比思想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3、议一议: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说明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与同伴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区分这两种互逆变形,教师再提出问题:从a3a到a(a1)(a1)的变形叫什么呢?很自然

地引出课题,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分解因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练一练: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分解因式?为什么? (1) (a3)(a3)=a29

(2) m24=(m2)(m2) (3) a2b21=(ab)(ab)

1 (4)2mR2mr=2m(Rr)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分解因式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解因式和整式乘法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几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以学生为根本,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思考交流、观察类比,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强化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课堂教学的小结,要以人为本。

课堂教学的小结,指的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结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来继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准备,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

所以,课堂小结同样要以学生为根本,应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小结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和方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即只会看、会想,不会做,也就是所谓的“一

看就会,一说就懂,一做就错”的情形。若教师在课堂小结时,采用提问的方式,比如“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还有哪些疑惑?” ,或者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性知识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等等,打破以往一节课的最后是由教师归纳小结的习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本节课的内容,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还能巩固学生对新课知识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从而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控,为下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的改进提供研究素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激活创新能力。

因此数学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知识、方法的再现,而应紧紧围绕学生,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引向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归纳概括和探究尝试。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让学生小结自己的思考过程;题意的理解过程;完成学习活动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活动中联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推理、运算和数学语言表达等等。只要这样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创造出更多有效的课堂小结形式,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以人为本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还是要以学生为根本,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不能完全一样地对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布置一些基础题,简单题,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思维的题目。比如我在上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这节课布置作业时,就采用了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

1.计算:(1) (m2n)(m2n)

(2) (2n5)(n3)

(3) (x2y)

2 (4) (axb)(cxd)

2.试一试,计算: (abc)(cde)

3.请动手做一做:有一个边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底板,四个角各截去一个相同的边长为x的正方形,折起后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盒子。你能求出此盒子的容积吗?

4.复习本节课的知识,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黔东南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参评

船长教学设计(参评)

参评教学设计《认识平行》

以人为本论文

以人为本家具设计论文(材料)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例谈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从“以人为本”出发谈中学物理教学评价体制

政研参评论文

《参评论文:谈“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设计.doc》
参评论文:谈“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