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

2020-03-03 08:26: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目 录

引论:

1.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一)

标准性

(二)

严肃性

(三)

鼓动性

(四)

时代感

(五)

尺度感

(六)

亲切感

2.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类型

(一) 客观深刻,犀利尖锐

(二)

新颖独特,发人深思

(三)

善于发问,追求深度

(四)

机智幽默,追求卓越

3.播音员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中融入自己的风格特点

4.结论

浅谈如何做好农业节目主持人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音与主持风格,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语言的风格也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本文将以新时代背景下不同新闻类节目为例子,来探索新时代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特点,同时将各类节目的播音和主持风格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类,从而得出播音员主持人如何能够养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希望能够为更多的播音主持从业人员以及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特点;白岩松主持风格;新闻类主持节目支持风格分类;如何养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

引论:

回顾电视及广播传播业的发展和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变化,不难看出语言风格特点的创新也在与时俱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建设阶段,广播电视宣传肩负着十分严肃的政治使命,语言传播的特点通常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缺乏特色,风格古板。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特点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步入20世纪90 年代,卫星传播的运用、网络传播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可供百姓选择的频道和媒体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以主持人为中心,更加接近受众需求的的各类节目,如:访谈类、热线类节目,这是语言传播上的又一次革命。

纵观新时代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发展,他们的特点是:语体模式由书生气向口语化转化,表达语气由高高在上的“一对众”式的说教方式向着富于沟通和交流感的“一对一”式的个性化交谈转化,语言风格由千人一腔的媒体语言风格向个性风格主张转化。与之伴随的是播音主持语体样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其实,这些日渐多样化的播音主持语言风格,是播音主持语言风格创新的必然趋势。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信息迅速繁荣的时代,媒体竞争更加激烈,锐意变革、于创新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言传播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和创新。因此,作为一个播音员或主持人,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

一、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一)标准性 作为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首先要做到语言的标准性。而规范性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和主持人,首先要能够准确熟练的运用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的标准性就不仅仅要会使用普通话,主持人还应该具备清晰的思维、准确的语感、严密的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播音主持语言的标准性要求绝对不能认为是“呆板”,决不能把规范性与艺术感对立起来。

(二)严肃性 严肃性,是指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进行播音创作或主持节目的时候,务必保持端庄、郑重的气质和态度,在语流中充满庄重、可信的意味,做到“庄重而不呆板,活泼而不轻浮”。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庄重性理解为做作、故意深沉、不苟笑、敷衍应付;相反,庄重性可以“寓庄于谐”,也可以“谈笑风生”。而这,同玩世不恭、插科打诨、哗众取宠、打情骂俏则是水火不相容的。 庄重性体现在“善言”而非“轻言”,意思就是说在播音员或主持人说话之前要谨慎,说话时要稳重,尽量不要“失言”,尽力使受众接受、相信、愉悦。因此,没有“庄重性”,必然会导致“语无伦次”、“轻浮油滑”。 若想增加受众的信任程度和接受程度,说话者就需要考虑说话的态度,内容以及方式。播音语言的庄重性正是从广播电视传播的角度,考虑到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提出来的。庄重性并不限制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语体风格,它只是摒弃了一些俗言媚语、低级趣味予以。 庄重性的核心是严肃认真,谨小慎微。体现了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新闻工作者高 尚的职业道德。

(三)鼓动性 鼓动性一有鼓动之意,凡宣传语言都有鼓动性质,广播电视播音语言也不例外。广播电视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语), “传播正能量”,“催人奋进”,是播音语言的一个本质属性。这一切,概括起来就是“鼓动性”。 播音语言的鼓动性,基于语言的“情感”和“感染力”,情感的差异多样,感染力也有强弱快慢之别,却从没有人主张语言可以没有情感,不要感染。大体上,播音语言的发出一定基于一种目的,一种愿望即情感。尽管事实上存在,却也从没有人主张消极情绪,以“不想说什么”为愿望。要让人知道说话者愿意说,说出的话能够让人产生“共鸣”,让人积极、振奋。 在广播电视中需要有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这也是宣传的需要。恩格斯说过“倾向性越隐蔽越好”,我们不能理解为完全取消倾向性。我们倾向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其中当然包含着清除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化垃圾,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污浊。播音的倾向性讲求宣传艺术,与避免“强加于人”并不矛盾。 播音语言的鼓动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不可以脱离宣传内容、不顾表现形式,更不应张扬自我、强加于人。

(四)时代感 时代感是一种时代精神和时代氛围的心理把握。当前,时代精神是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时代氛围是说“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播音,实质上是一种新闻性的工作。报告新闻、现场直播、体育解说和主持节目同样带有新闻性。在这些工作中,有声语言具有更突出的时代感。 有人认为,“播音不过是照稿子念,稿子写得有时代感,播出来自然也就有时代感。”且不说“照稿子念”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也不说稿子写得如何与播得如何虽有联系更有区别,就说有声语言中要拥有时代感,如果不进行艰难的语言积累和不懈努力,那也只能是夸夸其谈。情感的聚集与凝注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成的。 多姿多彩的语言反映丰富多彩的时代。播音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只有走多样化的路,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在我们的播音语言中,必须加大思想的厚度与表现的力度。我们要努力做到新颖、灵活、舒展、跳脱,表意时意思明确,传情时而情意深切。

(五)尺度感 播音语言的“尺度感”与“政策分寸”相比,有更广泛的含义。只要把握好尺度,任何稿件,任何话题,从句到段到篇都可以很好的处理,面对繁杂的人、事、物及其关系,在反映和讲述它们的时候,都要遵循主次之分,轻重缓急;并在有序的、动态的传播中,显示各自的位置、价值,这些比较中的存在,必须用相应的、贴切的有声语言给以鲜明、适当的表现。于是,“分寸感”便自然有了必不可少的意义。 可以说,无处不在的对于尺度的把握是有声语言的构成部分。成功的播音创作十分注意分寸感的把握,努力避免“过为已甚”的失当处置。目前,主要是“尺度不当”的问题,特别是“重度”失重,什么话均“无足轻重”,如果要表达,只是简单地加重声音,显得浊拙。还是要在语言功力上花气力。否则,便会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亲切感 我们平常在电视广播传播的过程中,接收信息的受众和发送者的关系应该是好朋友、好伙伴儿的关系,而不应该有陌生感,更不应该是悄悄说私话的感觉。所谓好朋友,要想产生“共鸣”就必须建立在彼此了解,相互了解对方的思想情感。 播音语言的亲切感,从内容上来说,要随着受众的心里过程去适应所谓的“新鲜”、“易懂”、“可信”、“情真”的期待心境。我们都知道广播电视在传播方面能传播许多的东西,排除一些大家比较禁忌的言语之外,还不应该传播古板老套的东西,大家都熟知的、经常谈起的,这样不会给人们留下兴趣;非常难懂得、不易理解的、最好避而不谈;不真实且虚假的、东拼西凑的,经常使人产生厌烦;虚情假意的、故作多情的,更让人难以接受。从表达上说,要松放自如,并且有节奏感。很多人认为只有声音低,对话筒近一点,再加上快点的节奏就可以有亲切感,这是不正确的观点。仅仅只是为了最求某种特定的形式,适得其反会让人觉得僵硬,并且声音效果十分单一,对“内容决定形式十分不利,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能动和多样化的表达。 播音语言的亲切感,一定要像我们经常说的那样,一定要建立在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拥有“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产生亲切感。 播音语言的亲切感不单单是语言传送的一种心态,语言传播的心理基础应该是做到的是相互之间建立一种相对持稳的平等交流心态。只有创造出一种良好的能让观众敞开心扉去获取了解言语内容并且去接受这种氛围和特定的环境,能达到信息共享是我们的目的。播音创作主体的传播心态被亲切感所制约着,在播音语言中充满了尊重、关心、通晓、友爱,既不居高临下、目指气使,又不俯首帖耳、乞求怜悯,但是,即使我们都知道要做到 “平等”,可是在言语上却不一定能体现出来。比如:或语言傲慢、语气生硬,或缺乏礼貌、恶语伤人,或低三下

四、吞吐其辞,或胡乱吹捧、迎合权贵。这样的不平等关系,确实使我们不忍卒听。而电视中的眉开眼笑,声音语气都很甜美,则会使受众无话可说。如果只是盲目最求“亲切”,而忽视了内容的准确表达,而听众、观众在感受到“亲切”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内容,甚至会因此忘了语言内容,这又是否“本末倒置”了,要真这样那 “亲切”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播音语言特点,它是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标准”,就是用人对审美和美学理想去感受,去把握。基本上是一种盲目自我的评价。如果这样的话,在诉说文字后,会消磨、丧失掉许多东西,远不如用有声语言去甄别,去表达,来得精确、可感。作为基础性评判标准,还得考察内容和形式二者的关系。摆脱语言内容、语境,脱离语言形式、传播,离开节目整体、语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摆脱“有声语言”,这个“标准”或收到排挤,失去实践意义,或被歪曲,变得四分五裂。因此,必须从传播效果去审核。如果只是把词语一一组合上在传播过程的中途,语意形成上,甚至文字稿件上去考察,就混同于报刊编纂、订正了,实质上,便把贬低、遗弃了“有声语言”的创作。有声语言的功能包含着使文字语言“增色”、“减色”和“改向”诸方面。“增色”和“减色”易于理解,“改向”的功能往往被忽略。我们可以按文字表面的意思或者按文字表面相反的意思表达同样一句话。这种情况,无论存心还是不经意,在实践中频频发生。在这一点上,“仅仅只是审文字稿件”、“播音只是照稿念”等在我们某些电台、电视台的主管、主编、“把关人”,及其一些理论研究工作者经常发生,所以才有了,“有什么文字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有声语言”、“文字语言怎样,有声语言就会怎样”等观点。如果按照应用这种评判标准去考察和推动播音质量的认识、用这样的观点去领导、指导广播电视播音,又怎能不让人堪忧呢?值得高兴的是,人们慢慢认识到“写什么”“说什么”要比“怎么写”“怎么说”重要得多,这共识,这共同语言,以上正是认识与把握对“三性”、“三感”的相互关系。所以不管是播音还是主持,我们一定要驾驭好这个三感!

二、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类型

(一)客观深刻,犀利尖锐 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要想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就一定要具备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客观深刻,犀利尖锐,是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类型之一。 在栏目方面,这类型的风格多见于新闻评论类节目。这样的特点,要求主持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智商和十分敏捷的反应能力。同时,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拥有宽阔的知识面,要对国内国际新闻动态有密切的关注,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必须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

同时作为一名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一定不能照本宣科的去重复别人的观点,而应该能够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知识储备,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客观深刻的表现事情本质,犀利尖锐的指出问题根本。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是一个优秀的典范,白岩松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白岩松的每期节目中都能就新闻事件展开富于思辨的评论,常常能够发人深思,给观众带来很多的启发。白岩松的语言特点不仅富于文学性,让人听起来耳目一新,而且富于思辨性,深刻独特,发人深思。 例如:1999年5月8日,美国袭击我们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在第二天播出的《东方时空》节目中,白岩松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了自己的节目

(也许我们该看一下日历,5月9号,母亲节,原本这该是充满人性温情的一天,在遇难者中有一位母亲和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母亲的年轻妻子,然而几枚凭空而至的导弹却改变了这一切,她们再也体会不到这种人间温情,而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也将在这一天分担她们家人的痛苦和悲伤。然而面对1999年5月8号,我们仅有悲伤、痛苦与气愤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拥有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认识,这个世界并不像人们相信的那样善良,霸权与侵略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要想世界真正和平,中国必须强大,让我们一起加油,把心中强大的中国梦尽早变为现实!”正如白岩松所说的:“我至今都能感受到当初写下这段文字时心中的痛苦,情感无数次想挣脱理智的束缚,想最大限度地发泄愤怒,但最后还是在气愤与理智之间寻找到结合点。因为正如我在结尾所写的:仅有愤怒是不够的。)

白岩松的主持风格一贯是犀利尖锐的,他的语言常常能给人们带来鞭策和警示作用,给人以启发的深思。白岩松一直被成为冷面杀手,面对一直不争气的中国足球,他这样评价:“没钱的时候不行,有钱的时候也不行;业余的时候不行,职业化之后还不行;穿红衣服不行,穿白衣服也不行;苏永舜不行,戚务生也不行,中国教练不行,外国教练还是不行„„452不行„„352不行„„451更不行,裁判向着我们不行,向着对方也不行;主场不行,客场也不行;你骂它不行,你表扬它更不行”。[1] 白岩松一口气说出了19个“不行”,造成了十分强烈的语势,将锋芒直接对准中国足球直指中国足球的“软肋”,白岩松这样的表达方式,即使在央视著名主持人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二)新颖独特,发人深思 作为一名新闻类节目的主持人,不仅仅要传达出必要的新闻信息和内容,在表达的过程中还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主张,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认识问题,给观众以启发和深思。 曾经在《新闻周刊》担任制片人的张巍就曾经说过:“白岩松对新闻的判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他在把语言逻辑置换成事实逻辑时,虽然有时有些偏差,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会激发你的创作灵感,这对于其他编导来说是很有益的。”[2] 那么白岩松是如何做到新颖独特,发人深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岩松在2006年9月23日播出的《新闻周刊》中的一段语言:

(在本周SKII化妆品是一个热点,先是有不合格成分被查出,最后演变为SKII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直至将来一切符合规定。按理说这一切进行得很正常,处理和出台政策很迅速,其中有一个细节有点耐人寻味。在SKII被查出有违禁成份之后,几位曾经为SKII作过形象代言的女明星们纷纷跳到前台,宣布将继续使用SKII。这样的举动很像是拿了人家钱财要替人消灾,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因SKII形象代言挣了广告费,这次人家出事了我一定得仗义呀。但是如果仅仅是个人,你用砒霜做化妆品都没人管,但是SKII已经被证明有问题,这几位明星仍然是挺身而出,就不再是个人行为了,而是对公众的误导。这样的举动是否违反公德之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当时,关于SKII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评论,作为主持人,通常会站在SKII的质量问题上展开评论,但是白岩松却没有,他另辟蹊径,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评论这一新闻热点。他将将问题引到明星代言的问题上,并且指出SKII质量问题出现后,明星继续为SKII代言是个人行为还是公众行为的角度出发,引发人们的思考。

(三)善于发问,追求深度 白岩松作为一名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和评论员,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拥有着一套独特的思维模式,例如他十分善于把握被采访者言谈中的关键点进行发问。在《岩松看台湾》这个系列节目中,他在采访连战时,当问及“党主席之争”的问题时,巧妙的利用连战曾经的发言,他问道:“我也注意到您这两天的话,您说不管王金平先生也好,还是马英九先生也好,他们无论谁最后赢了,都应该赢出风范来,输者也应该有输的风范,另外您对他们的期待是什么?”这样的发问成功的引出了连战先生对“党主席之争”的看法:“„„两岸的关系一定要有正确的坚持,同时要有积极的作为,因为这个是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基本的问题,不是表象问题,不是应该回避的问题,更是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也知道,有人是在利用这种所谓的冲突、敌意,来制造选举时候的事端,这种用心大家也都很了解,但是我们要真正坚持的是就是走对的路,促进两岸真正的一个和平、互惠、互助、双赢,走向未来

白岩松的采访很少就事论事,他往往会先从宏观的方向分析,从而能够通过事情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常常能够给观众足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让人们能够用理性的目光去认识事物。这就是白岩松的善于发问和追求深度。

(四)机智幽默,追求卓越 电视节目主持人中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风格就是机智幽默。机智幽默可以说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行之一,同时也是主持人十分难得的素质之一。一个主持人如果能够机智幽默,追求语言的创新和趣味性就一定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能够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美好的陶冶。 《实话实说》是让全国许多家庭里的成员“没有异议、共同收看”的一个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以其“平民化”的风格、真诚善良的态度、有吗会写的秉性,机制灵活的控场能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崔永元以自己平民化的风格,拉近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他谁分善于控制自己的谈话形式,语言朴实无华,用词浅显易懂,连幽默都是经过冷处理的,但是却赢得了观众很多的笑声。 曾经有一次崔永元在《实话实说》节目中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说成是孟子的话,于是很快有观众给他写信指出了他的错误。于是他在后来播出的《小事不小》节目的一开场就公开向全国观众道歉。他说:“我给孟子打了一个电话,他说他好像没有说过这话。我特意买了本《三国志》,从里面查到了这句话的出处。我错了,在此我向全国的观众,特别是给我写信的观众朋友致以谢意和歉意。” 这件事,崔永元不仅拿自己开涮,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幽默方式,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且更加接受了这位主持人。

三、播音员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中融入自己的风格特点 播音员主持人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备独特的风格特点,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作为一名为公众传递信息的主持人来说,这种独特的风格绝不是怪腔怪调,也不是滥用口头禅,而是建立在对大众传播的语言十分熟练的基础之上的审美追求,最终能够达到确立属于自己独特个性风格的自由境界的创造过程。

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熟练掌握准确、规范的普通话。因为大众

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0 面向社会各个方面的,它所传达的信息要求能被大多数的受众听懂、接受,因此要求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都能掌握准确、规范的普通话。这种大众传播的普遍性和语言上的个性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矛盾的:前者要求规范统一,后者要求特殊个性,但实质上这是不矛盾的。规范准确的使用普通话能够保证所传播的信息更好的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而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要求,则是从受众的接受效果出发,提出来的艺术和审美的要求。自然的语言——规范准确的普通话——主持语言的独特风格,这是主持人在使用语言春弟信息过程中的几个不同的阶段。 二是提高主持人的思想文化功底。语言的产生一定离不开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来自于思想,而形式可以称得上是语言组织或语言表达。主持人要想传递什么样的思想,就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包装”,怎样能够把“包装”出来的内容有效且声情并茂地传递给受众,这就需要主持人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功底提升。 三是要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口头写作”能力。作为主持人除了在话筒前、镜头前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主持人的“书面写作能力”、“口头写作”能力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口头写作,书面写作都是保证主持人在镜头前能够顺利完成表达的基本和基础。 除此之外,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要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还要注意口语表达的几个重要的环节。大致可以从语言的音色、语调、节奏着手,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并且,每个主持人的音色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的,有的厚重淳朴,有的清脆亮丽,无论如何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主持人的先天生理基础决定的。对于主持人来说,这种先天资本应该充分发挥出来,这些特点是形成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重要条件。主持人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节目的内容,来适当的运用语言和语调的变化,让自己传播的信息质朴可靠。除此之外,主持人在实际过程中的语调和节奏变化也是十分需要去把握的因素,把握好这些也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主持人董卿和朱军,那种大气稳重,激情洋溢的声音能够很好的调动正常节目的气氛,同时也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节目的喜庆。而主持人白岩松却是以精炼犀利的语言直至问题重点,一针见血,给受众以思考和启发。赵忠祥的声音确实厚重大气,沉稳悠扬的,他在解说动物世界的时候能够向观众娓娓道来,引领观众渐入佳境。 主持人养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下功夫。除了不断提升自己基本素养,文学修养之外还要关注实事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新闻功底。只要这样才能够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进步,逐步养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主持风格。 结 论 : 一个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绝非是凭空建立的,主持人只有在弄清了解节目特点,找准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才可能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语言风格。所以,作为一名有些的主持人应从认识并把握节目特色和观众的期待,使自己的心理和语言不断贴近节目与受众的要求。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工作实践中逐步积累的;不是自我欣赏的,而是能够被广大观众所认可的,只有在工作实践中逐步积累,逐步摸索,逐步将自己的生活积累、语言修养、审美追求有机地渗透进来,与节目融为一体,才能逐步显现出为受众所喜爱的独有的个人语言风格。

参考文献

[1]白岩松.《痛并快乐着》[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2]邹煜,马力,夏中南,追求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11,11,228 [3] 白岩松等,岩松看台湾[M],九州出版社,2005,14 [4]曾致,播音主持艺术新说[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播音

播音学

播音发声

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

播音知识

播音技巧

播音主持

播音工作总结

评论播音

《播音.doc》
播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