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分析

2020-03-02 14:41: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分析

2012-08-14 15:55黄美玲

近几年,惠农区经济税收保持了快速增长,2008年-2011年7月份仅国税累计完成税收收入35.87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达到40.07%。惠农区国税局税源主要集中在年纳税1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占该地区税收比重分别达到83.31%,中小企业税收比重仅为8.33%。中小企业在税收比重虽然较小,但其具有点多面广,相对重点企业管理具有较分散、难掌控、不规范的特点,从税源质量管理要求出发,中小税源管理的状况如何,往往体现了一个地区税源质量的真实情况。为了全面掌握中小企业税源状况,加强中小企业税源管理,现就我局年纳税在1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2011年1-7月份税源情况分析如下:

一、中小企业管户基本情况

截至到2011年7月底,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1312户,同比增长11.49%,增加135户,其中一般纳税人516户(不含个体),同比增长14.67%,增加66户,小规模纳税人796户,同比增长9.52%,增加69户。中小企业管户占我局企业管户的比重为96.26%。按经济类型情况:国有经济48 户,集体经济62户,股份制经济219户,私营经济967户,外资经济11户,其他企业4户,其中:私营经济企业类型比重达到73.70%,是中小企业主要构成。具体情况图一。

图一惠农区国税局中小税源企业管户情况比重图

二、中小企业的税源概况

2011年1-7月份,中小税源企业入库税收收入9163万元,同比增长14.59 %,增收1167万元,税收收入占全局税收的比重为13.44%,同比增长0.29个百分点,从户籍和税收增长变化情况看,新增中小企业税收拉动了税收增长。

(一)中小企业收入构成状况

1、所有制构成情况: 2011年7月底,惠农区国税局共有515户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缴纳了税款,缴纳户数占全部中小企业户数的39.25%。各种类型企业税款缴纳情况见下表: 表1

中小企业所有制类型及收入分布构成情况统计表

项目

集体经济 国有独资 股份制经济 国有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户数 6 2 68 7 428 4

户数比重 1.17 0.39 13.20 1.36 83.11 0.78

入库税收(万元)

44.4 36.5 3043.8 113.5 5846 79

收入比重 0.48 0.40 33.22 1.24 63.80 0.86

合计 515 100.00 9163.2 10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税收以私营企业为主,占据了中小企业税收的半壁江山,其次是股份制经济。

2、中小企业行业结构清况: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分布在国民经济99个行业中占47个,主要行业税收分布见下表: 表二

中小企业主要行业税收分布状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行业名称

煤炭开采和洗选 非金属矿物制品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炼焦

农副食品加工 金属制品 印刷业和记录 批发业 零售业 其他行业

总计

图二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局中小企业税收收入62.26%集中在制造业,2011年1-7月份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了48.52%,是整个中小企业税收收入的主力军。制造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炼焦业的税收收入又占有绝对地位,入库税收收入占全部制造业收入的97.46%。

3、中小企业各税种收入分布状况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增值税仍是主体税种,1-7月份共入库8152万元,占中小企业税收收入的88.97%,企业所得税占11%,消费税和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所占比例极小。 (二)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辖区经济运行总体状况良好,生产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带动税收收入大幅增长。

本年税收 1191 1146 1937 1008 549 45 10 44 1106 811 1316 9163

去年同期 468 1162 854 999 172 35 101 134 1933 1249 892 7999

增减额 723 -16 1083 9 377 10 -91 -90 -827 -438 424 1164

同比(%) 154.49 -1.38 126.81 0.90 219.19 28.57 -90.10 -67.16 -42.78 -35.07 47.53 14.5

51-6月份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31.67亿元,同比增长12.8%;1-6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亿元,同比增长19.1%,由于辖区经济稳定增长,带动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大幅增长。二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大力加强专项检查、专案检查和群众举报案件查处工作,推行稽查人员能级管理,切实发挥了“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作用。2011年前7个月,共安排检查纳税人10户,共查补税款32万元,入库32万。

三是继续加大对脱水蔬菜企业的管理。从企业生产流程出发,把好企业原材料抵扣、生产耗料、产品库存主要关口,完成了对辖区17户脱水蔬菜企业的增值税纳税评估。共调增增值税应税收入265.4万元,补记增值税44.4万元,转出进项税额9.1万元。通过评估提升了行业整体税负1倍以上。

四是加强征管,提高税源管理质量。通过征管“六率”目标考核,中小企业2011年前7个月未发生新欠税金。 通过以上措施,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13.15%提高到今年的13.44%。在9163万元的中小企业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增长了11.21%,增收822万元,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了53.74%,增收352万元,中小税源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这两大税种。

三、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局中小企业虽然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收征管质量大幅提高,但是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零负申报率比例依然很高。截至到2011年7月底,我局中小企业平均零负申报率为31.55%,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但中小税源企业零负申报率占全局平均零负申报率的比重为48.03%,同比增长0.72个百分点。造成我局零负申报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证后工业企业尚处在筹建期,筹建期内持续零、负申报。二是破产、关停企业因欠税或其他的手续未办结,不能做注销办理,长期零申报。三是具有出口资格的企业,抵扣的出口应退进项税额较多,形成零、负申报。四是季节性停产如脱水蔬菜行业每年生产季节是6-11月,在其余的月份,企业零负申报率相对较高。五是享受征前减免的免税农产品等企业因素。六是经营非增值税项目、企业经营不善及其他原因形成的零负申报。

(二)税收征管力量薄弱。一是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目前我局共有税收管理员31名,占全局总人数的32.98 %,人均管户181户,日常事务性工作量大、临时性工作多、科技化管理手段应用水平低,加之自身素质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开展深层次的如纳税评估等税收管理活动。二是管理方式单一。中小企业增值税主要采取查账征收方式,核定征收、定率征收的方式几乎没有。三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亏损面较大,户均纳税额低。2009年申报亏损企业共有235户,其中中小税源企业216户,2010年申报亏损企业共有263户,其中中小税源企业253户。1至7月,233户中小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1008万元, 占中小企业所得税管户33.05%,剔除减免税企业本年入库的应退未退所得税后,户均缴纳企业所得税3.08万元。

(三)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多是私有制企业,企业的变化和波动性较强,生产经营多不够规范,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准确,依法纳税意识淡薄。企业多半没有专职会计,常常是一个会计负责三四家企业,纳税申报质量不高,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加强中小企业税源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一)税收征管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强化户籍管理,把小规模纳税人作为管理重点,将分片管理和分类管理结合起来,责任到人,杜绝漏征漏管。二是贯彻落实“四位一体”的良性控互动机制,建立纳税评估互动机制,重点做好选案、制定评估模型、约谈、实地核查等工作,利用占有的大量信息,认真开展分析比对。三要加强税源管理,认真落实税源管理制度和定期巡察制度,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加大对漏征漏管的清理检查工作,对连续零负申报或税负明显偏低的纳税人及时开展核查工作,切实提高税源质量。四要加强对小煤窑开采和煤炭经营户的管理,实地核查和约谈,掌握企业的开采经营情况,采取以产定销、分开采点核定征收。对煤炭经营采取定额管理,制定出该行业的管理办法。五是加强发票的日常管理。强化各种发票的协查比对和监控,堵塞税收漏洞,进一步完善普通发票检查方法,采取逆向检查并不定期到纳税人经营地点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其开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核查,特别是商贸企业、家具行业。

(二)做好税收政策的管理

1、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对所得税企业一要实行分类征收管理方式,对一类企业实行查帐征收,二类企业实行定率征收,三类企业采取定期定额征收管理的办法,制定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以解决部分企业长期亏损、零负申报的问题。 二要强化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通过掌握的企业信息资料,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判断,切实提高征管水平。

三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查账水平,随时掌握企业弥补亏损的情况,提高管理水平。 四要加强所得税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2、加强福利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对于福利企业一是对残疾人比例进行审核,二是企业资格认定,三是确定哪些应退,那些不能退。对于综合利用企业一要严查企业资格认定情况,二要检查企业三废搀兑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3、严格减免税审批程序、权限、时限.对企业上报的减免税申请,税政科要积极会同分局加以核实,属于政策范围内的,尽快落实到位,上报到局减免税领导小组予以审批。 (三)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联席会议等制度,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随时掌握区域内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源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要将税源管理工作作为国税机关内部征收、管理、稽查等各部门共同责任的工作加以落实,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部门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税源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管理。

三是税务稽查部门要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中小企业检查的范围和检查的力度,在确保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进行专项和普遍检查,以查促管,对纳税评估中发现存在重大疑点的,稽查部门要及时进行跟踪检查,以点带面,确保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增强中小企业管理力量。

当前的管理工作,尤其新征管模式以\"信息化加专业化\"为方向,提出管理局应作为开展纳税评估的主体,落实到个人,就要求管理员不仅要懂税收、通法律,会财务、擅于统计分析,还要精通计算机的应用。而目前中小企业管理科管理人员的现状与此相差甚远,充分发挥每个管理员的优势,提高整个管理工作的质量,一是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员搭配上注意新老结合,配备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以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二是分类施教,强化人员培训,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培训,灌输终身学习思想,促使税务人员自我加压,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五)实行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加强考核,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办法

税源分析

税源分析

地方税源管理分析报告

税源管理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国税局税源管理一科收入分析

税源分析报告

税源分析报告

重点税源分析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分析.doc》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