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

2020-03-02 20:05: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半个学期就过去了。本学期,我认为在我觉得比较幸福的几件事中有一件事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有幸聆听了朱方长老师讲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在选修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听师兄说:“这是湖南农大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精品课程,很有意思,一定要去听听。”再加上自己平常也比较喜欢阅读哲学方面的一些书籍,所以在两门供选择的课程中毅然选修了这门课程,并且每次听课都坐在前排,以便近距离地感受这位广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的风范。在如此美好基调的牵引下,第一次有缘来到了朱老师的课堂,选择了讲台正前方向第二排的座位坐下,静静地打开笔记本,迎接朱老师的开讲。听完朱老师的第一节课后,确实感觉朱老师很不同寻常。不仅课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十分精彩;而且朱老师其人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和令人羡慕的气质。朱老师是在用心向同学讲授这门课程,朱老师对学生和课堂的责任心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将一位老师教书育人的品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本课程的课时较少,但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体会了不少的心得。

一、科学精神与迷信和伪科学的哲学反思

针对我们这些研究生,朱老师首先和我们探讨了一个概念——科学精神。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求实精神、理性精神、质疑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就是告诉我们不论是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是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事实胜于理论,事实胜于雄辩。理性精神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仅停留在直观感性的层面,更要用冷静的头脑思考分析事物的本质。质疑精神传递给我们的是,任何科学方法和结论都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任何理论都可以发展,都有改善的空间,科学的传承中是可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任何理论都没有执政地位,科学的传承不同于宗教,为了维护宗教的神话性,传承是保持一成不变的。所以这一精神告诉我们这些科学传承人,科学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可以质疑的。求真精神则告诉我们要热爱真理,追寻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奥秘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任何真理都不应带有标签,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认识视野,要摆脱标签的束缚。最后创新精神告诉我们科学永远都处在动态发展之中,任何现存的结论都只能接近客观真理,而不能穷尽一切真理,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地对科学方法和结论进行创新。在老师鞭辟入里的讲解后使我对科学精神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认识,这对我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生活都将会有比较好的指导意义。在当前社会,科学精神也出现了危机,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片面追求功利化,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这一点我很有体会,因为这个学期我自己经历了一段心态很不好的时期。总是听社会上的朋友们谈功利社会,感觉很不是滋味。于是自己也萌发了要尽快发好的文章的想法,这种急功近利的冲动落实到具体的实验时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查阅资料就很不到位,导致实验设计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再则就是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不尊重事实,经常出现编造数据,就是为了尽快发文章,这是很不对的,现在还是个学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必然就是一系列的学术造假,不堪设想。正是因为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上有幸接受了朱老师的很多思想,才让我痛下心来好好反思了一段时间,才渐渐摆脱这一困境,很是庆幸!面对当前的科学精神危机,朱老师也谈了一些拯救策略。我们必须要纠正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导向偏差,改进科研评价体系,净化学术风气,并建立培养科学精神的社会大环境。

对于朱老师关于迷信和伪科学的基本观点,我也是比较推崇的。他说:“凡是盲目地相信或盲目地不信,过分地相信或过分地不信,通通都是迷信。”和“伪科学是指违背科学精神的伪装的科学。”当前,我们要做到学会去弘扬科学精神,坚决反对迷信和伪科学。

二、古希腊自然哲学与近现代科学发展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是西方文化历史中理性科学之源。就其对欧洲科学的影响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观点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宇宙万事万物都具有数的特性,数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一个由数与数的关系构成的和谐系统,每一种事物都是一种数的和谐,数是构成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和中国易经文化中的数有异曲同工之妙,将现象进行数字化表征,后又转换为现象。中西方文化通过数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融合。万物皆数的思想对欧洲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近代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这一专题的知识基本让我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近现代科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我梳理了基本的脉络,对我以后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有很好的导向性作用。

三、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

朱老师在讲解这一专题的开始,就对一种说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提出了质疑,驳斥了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无限夸大的说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至少就没有包含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中国共产党才提出要将马克思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与中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相结合。从而很自然的引出了本专题的内容。而且这专题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我一直感兴趣想去了解的。朱老师深入浅出地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天干地支思想”等模块的知识讲解的很到位,十分引人入胜。在朱老师看来,“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阴和阳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两个方面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第二,阴阳之间互相交感、牵制,消长平衡。第三,阴阳之间互根互用,互相转化。第四,阴阳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其中有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所表达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朱老师运用阴阳学说对当前社会出现的同性恋现象进行了解读,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不利于人类伦理道德的构建。“五行学说”则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归于木、火、土、金和水这五类场能之中,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运动、变化均受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支配,宇宙中存在着多种未知神秘的场能,其五行生克对人事吉凶发生影响。最后谈及的天干地支思想则是易经中时间和空间的推演,这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传递的思想有共通之处。朱老师这一专题的精彩讲解基本为我今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导引和启蒙。

四、当代自然观与优秀传统文化

这一专题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全息思想,也是目前为止本课程对我最大的启发之处。全息思想是指部分包含整体信息的思想。不仅古代文化中有丰富的全息思想,而且现代的分形理论、中医理论、生物全息论、易经八卦和汉字等也越来越揭示大自然的全息奥秘。其中我对汉字的全息性体会很深。因为前段时间经历了思想上的一次比较大的反思后,估计是自己那段时间想问题想的太多,导致心火过旺,火气到了晚上还往头上冲,使得我有连续一个星期左右的晚上睡觉都有大喊大叫的现象,严重打扰了宿舍同学的休息,而这些我自己却全然不知,还是宿舍同学跟我反映的。开始的时候,我也是买了一些降火的菊花泡茶喝,效果不是很明显。碰巧那段时间有幸聆听了朱老师课上推荐的方法,就是试着去听听佛教音乐“六字真言”、“心经”和“金刚经”等,去接受这些信息和能量,真的奇迹随之发生。我当天晚上听了这些曲子,结果当晚就睡的很安静,不再有之前的那些奇怪现象了,这之后也没有出现那些现象。这事,对我来讲,简直就太神奇了。还有就是朱老师特别对“人”、“男”和“女”的汉字全息做了解读,使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他从两个方面对“人”的基本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我很认同这些观点。第一,人要站起来。经济上要站起来,不依靠父母,不依靠别人;同时思想上站起来,有自己的人生观,能独立思考。第二,人要有仁爱。首先,要有孝心,孝敬父母,对家庭负有责任;其次,要有爱心,博爱天下之人,对社会要有责任感。“男”字的基本文化内涵也告诉我一些成为男人的基本支点。第一,在相对比较的前提下,重体力活应由男人来承担,男字从力;第二,在困难和危难时刻,男人要站到第一线,男音通难;第三,在享乐和娱乐场所,应当女士优先。同时,“女”字的基本文化内涵提升了我对女性的一些认识。朱老师认为:“第一,女人要有水的温柔。水寒而能接受阳光,水柔而能以柔克刚,水变而能普济众生,无所不为;第二,女人要有坤的含蓄。乾为天,坤为地。大地包容万物,含而不露,滋养众生,贤德恩惠,无所不能及。”

在朱老师的引导下,使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一个概述性的了解,我知道这是一门很广博的学问,需要自己日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习。同时我认为朱老师给我们传递的信息中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日后应当在人生当中,多运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思考,让运用自然辨证法的意识形成我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题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doc》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