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 梁飞燕 周国平《家》微型课教案

2020-03-02 08:13: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1年河南省优质课新乡市选拔第一轮 语文版九下第一单元第一课

《家》微型课教案

新乡市第十中学 梁飞燕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形式美。

2、品读语言,理解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内涵和关系,体会文章的哲理美。(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同学们能谈谈你们对家的认识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家》,看他是如何来揭示“家”的真谛的?(板书课题、作者)

这节课我们将按照走进“家”——欣赏“家”的步骤徜徉在《家》的世界,与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板书学习步骤:走进“家”——欣赏“家”)

二、整体感知——走进“家”

(一)朗读课文

师:我们先来朗读课文,走进“家”。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合作读课文? 好,我来读第三部分。

请同学们在听读中思考这样的问题——作者认为家是什么?它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KJ)并将你找到的的关键语句在文中划出来。(师读文章末段)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读得非常投入,有这几个字的读音需要大家注意一下:琐屑、休憩、冥想、萦绕、温馨、陶冶。我们齐读两遍,加深印象。

(二)全班交流

1.师:现在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的问题。作者认为家是什么?它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出示课件) 好,通过交流,我们认识到作者用三个独特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自己对家的认识和感受。这三个比喻的前提是“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 KJ

作者的认识

感受

家是一只船

温馨 家是温暖的港湾

温暖

家是永远的岸

梦魂萦绕

永远的牵挂

3.师小结:走进家,我们发现文章的三个小标题用了字数相近的比喻句,既生动形象,又排列有序。全文结构清晰、形式优美。大家在写作中可以借鉴。(板书:形式美)

三、品读语言——欣赏“家”

(一).师:认识了文章的形式美,下面我们来欣赏“家”。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在人生的漂流中,家不仅是一只温馨的船,而且是温暖的港湾,更是永远的岸?

老师教给大家品读语言的方法:先找到文中表达作者对家的认识,饱含感情的语句,再抓住句中能打动你的关键词语具体赏析。

大家不妨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KJ)请用“我从文中 句话中读懂了家是 。”的句式说话,并作简要的分析。

示范:我从第一部分“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这句话中读懂了家是一只温馨的船。

赏析:因为“陌生”写出了生活的不可预知,而“熟悉”写出了家的亲近温暖,“竟”突出了二者的对比,强调了家给人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所以作者把家比作一只温馨的船。 师:

1.下面我把同学们分成三大组,分别赏析文章的这三部分。各组明确任务后,请同学们先用4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各部分文章,然后独立思考问题,并及时旁批。 开始。

2、时间到,请大家四人小组结合,交流答案。

3、下面我们有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作补充。第一组先来!交流时,请先有感情的读出你找到的句子,再进行分析。

(二)品读“家是一只温馨的船” 交流答案 (1)(生答)从“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这些句中读懂了“家是一只温馨的船”。

(教师点拨) 你注意到“风平浪静““波涛汹涌”这两个词,它们代表人生的顺境和逆境。分析有见地。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2).师穿插:是啊,无论面临怎样的人生,只要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好伴侣,相亲相爱、不离不弃,家这只小船就能带我们勇敢地穿过生活中的激流险滩,应对莫测的命运。我们来看这样的图片:屏幕上的老人相濡以沫,互敬互爱。让人深深感动。(教师点拨)

3.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感动,再来有感情的齐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用心感受家是一只船。

(三)品读“家是温暖的港湾”

师:理解了家是一只船,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对第二部分的理解? 1.交流答案 (1)(生答)从“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这些句中读懂了“家是温暖的港湾”。

(教师点拨)这位同学找到两个关键词“欢快”和“绝望”,确实能体现出港湾对于远航人精神上的巨大作用。对于远航者而言,需要停泊和躲避风浪的港湾,人生的漂流中,家就是这样的地方。尤其是最后的反问句更是加强了语气。 下个同学接着说!

(2)师:大家说了这么多,认为文章一二部分中有关家的比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这个同学,你来谈谈吧!

(3)教师小结:的确,作者是在家是一只船的基础上,把人生比作乘船远航,而家就是航行中温暖的港湾。后者比前者更深了一步,两个比喻之间是递进关系。

(4)师:通过交流,我们已经明白家是温暖的港湾。那能不能把第5段中“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这句话去掉呢?这样表意不是更加明确吗?

你来试试吧。

(教师点拨)不能去,这句话驳斥了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前后照应。尼采认为家里有着太多的噪音,而作者认为噪音是放松精神的人间乐曲。

(6)教师小结:我想在座很多同学也感受过家里的这种噪音吧,为什么作者认为这琐屑的噪音是上天安排放松精神的人间乐曲呢? 大家想一想。

师总结:其实啊,在家庭中人们难免会因为琐事发牢骚、闹矛盾。虽然充满琐屑的噪音,但对于在外拼搏的人来说,家仍是我们心灵休憩的港湾。作者是让我们用乐观宽容的的心态看待生活,不要计较一些小事。这让我想到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 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作者用诙谐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的哲理:那就让我们在看待人生时,多一些积极,少一些消极吧,生活会更加美好。

(四)品读“家是永远的岸”

1.师:最后,我们请第三组同学谈谈对第三部分的认识吧! (1)(生答)从荷马史诗中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里读懂了“家是永远的岸”。

(教师点拨)这个同学抓了两个对比鲜明的词语“长生不老”“注定要死”,老师再补充一个“仍然”,这些词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这位同学你来补充吧!

(2) (生答)从第3段马致远的诗句“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中读懂了“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教师点拨)这位同学抓住了“心碎”“清泪”

两个词体会到了游子的离愁。古诗中抒写游子离愁的诗句很多。同学们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答) (教师点拨)

是啊,倦鸟思巢、落叶归根,家就是游子心中那永远的牵挂,永远的岸。

(3)教师小结:大家说了很多,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作者在第四段开头引用《红楼梦》中的话意在说明家是每一个人的牵挂。每一个生命到来和离开时,都要登临“家”这个接通现实和天堂的岸,从人生的启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我们灵魂最终的归宿。

可以说,最后这个比喻是既是前两个比喻的承接,又是升华。文章中这三个有关家的比喻层层递进,写出了作者对家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富含哲理。(KJ明确三个比喻的关系)

(4)师:作者为什么会对家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周国平。(KJ作者简介)我找一位同学读一下屏幕上的内容。

认识了周国平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他写作本文的背景。(KJ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周国平43岁的时候,有了可爱的女儿妞妞。快满月的时候,妞妞被发现患有恶性眼底肿瘤。当时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切除眼球。周国平夫妇没办法采取这个残酷的方法,他们想着还能拖一拖。1991年11月7日的下午,一岁半的妞妞停止微笑,离开了人世。夫妻之间由此产生裂痕,婚姻后来最终解体。本文写于1992年4月,当时作者的婚姻正面临考验。(这是周国平的第二段婚姻,他共经历了三次婚姻)。

妞妞活着的时候喜欢玩书,随便抓到一本书便会快乐地喊叫:“妞妞的书!”这声音一直在周国平的头脑里回荡。3年以后,周国平打算为妞妞写一本书,就是后来出版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曾经让很多人为之动容,不是潸然泪下,而是泪如泉涌。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读一读,体会一位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可以说,经历了人生重大挫折,婚路坎坷的作家是用心写出了自己对家的渴望,对生活的感悟,第三部分中的第一段“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尤其能体现在这一点,请同学们用波浪线把这句话划出来,“需要”一词加上着重号。 (5)教师小结:欣赏“家”,我们体会到文章富含哲理,饱含深情,意义深刻。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作家深邃的心智,理解生命的本义,这正是本文哲理美所在。(板书;哲理美)相信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会更加深刻。

(5)师:在我们即将走出美文“家”的时候,让我们再来深情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音乐响起) (师生同诵,结束学习) 附板书:

周国平

走进“家”

形式美 欣赏“家”

哲理美

定稿_梁飞燕_周国平《家》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 教案

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案

《定稿 梁飞燕 周国平《家》微型课教案.doc》
定稿 梁飞燕 周国平《家》微型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