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村贫困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

2020-03-02 17:22: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Xx市农村贫困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

xxx

摘 要:现时期的农村贫困,灾害和环境恶劣仍然是当今农村贫困的首要原因,而缺少劳动力致贫和因教育致贫是新的贫困原因。对于我国农村为何总是摆脱不了贫困的问题,是众说纷纭。本文从xxx市农村贫困现状出发,了解和掌握农村贫困的一般现状及特殊性,找出农村贫困的一些新的特点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对策,将有利于消除农村贫困。用最直观的视角来探究农村贫困的的原因,并针对具体的情况作出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止和消除农村贫困,从而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关键词:农村贫困;原因;特点;对策

Abstract: Now period of rural poverty, disasters and conditions are still the leading cause of current rural poverty, lack of labor education nationwide for nationwide and is new poverty reasons.For I have why always get rid of rural problem of poverty, is twittering.This article from liupanshui city rural poverty status qu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rural poverty particularity, find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poverty and we mad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ill help to eliminate rural poverty.With the most intuitive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rural poor, and in the light of specific conditions mad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eliminate rural poverty, thus promoting rural poverty well-off society.Keywords: Rural poverty reason characteristics countermeasure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但农村贫困问题依旧是当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或许可以说,贫困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这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1]。农村能否脱贫致富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还关系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2]。自1994年国务院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此前长期累积,加上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还有不少地区大部分农民贫困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因此,农村贫困研究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为何中国农村总是摆脱不了贫困的纠缠?对此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贫困的历史论认为,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很低,在这样单薄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很困难的;贫困的政策论认为,在计划体制下,农产品价格过低,对城市经济的政策倾斜影响了农村的进步和发展;贫困的自然条件论认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交通封闭等自然条件是造成农村贫困的根源;贫困的文化论认为,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下,即农民所持有的贫困文化,是影响农村脱贫的重要因素之一[3],等等。

我们认为,农村贫困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个显著问题,农村贫困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历史与自然条件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既是历史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有现实政策应对不当及农村自身的问题等所导致新因素的作用,从而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从理论上说,国家政策对农村发展有双重的影响:适当的政策不仅会促进欠发达地区减缓贫困走向富裕,而且也有助于较发达地区更加富裕;不适当的政策则会延缓、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发达地区停滞不前,使欠发达地区更加贫困落后。改革开放前,我国所实施的多项国家政策,包括城乡隔绝政策、农村经济政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消极的人口政策,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村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使本来贫困的农村变得更加贫困;改革开放后,尽管上述政策有了极大的改变,但其恶劣影响暂时还难以消除,对农村发展依旧发生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本文就以xxx市农村贫困问题上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为例进行探讨,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xxx市农村的贫困现状及特殊性

xxx市农村贫困现状及其导致原因可归纳为以下诸多因素:

(一)xxx市农村贫困的地理现状

xxx市处于云贵高原腹地,为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和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山高谷深,地形切割,岩溶分布广,气候类型复杂,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xxx市特殊的自然环境。xxx市又是国家主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随着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xxx市已逐步成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区。这些地区形成了xxx市农村贫困的六个叠加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是xxx市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1.明显的深山区。xxx市地形起伏剧烈,农村人口大都居住在山高坡陡,谷

深的自然环境里,这样的地形经济发展困难。

2.明显的石山区。岩溶地区分布较广,其决定了xxx市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劣性。土地产出量极低,人口较多,形成了农业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失衡状况。

3.明显的高寒山区。收地形地势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冬春干旱,夏季又多雨,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一定难度。

4.严重的石漠化区域。严重的石漠化土地导致耕地减少、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水源枯竭,一些地方甚至到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的境地。加剧农村贫困程度,制约农村的发展。

5.严重的地质灾害区。xxx市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城市,而开采煤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成为农户致贫的原因之一。

6.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历史、经济、社会诸多因素想、影响,xxx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贫困面积大、程度深的村情特点。

(二)xxx市贫困特殊性

1.贫困人口多。全市列为重点扶贫开发工作的县有4个,到2007年,还有49039万贫困人口,其中农村低保人口2808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零星分散,呈插花分布,点多面广,不集中,不连片。

2.贫困程度很深。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大,而且呈现出逐步拉大趋势,二是农民收入差距大,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127元,是全国的51.3%。三是总体处于温饱,农村人均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56.6%,只是处于基本解决温饱的阶段。

3.贫困人口素质低。一是农村人的文化教育程度低,二是缺少劳动技能,三是接受科技教育知识和技术系统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不够。四是部分贫困群体还存在依赖思想。通过对xxx市一些乡镇的调查发现,很多劳动力中最高文化仅仅为初中,也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外出谋生主要是打零时工,背背兜等体力劳动,强度大,收入少。

4.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应该说,该地区农业没有产业化生产,贫困农村的农业还是处于初始阶段,没有科技含量,农民收入来源单一。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综合能力较差等因素,目前

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还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容易重新返回到贫困状态。

二、农村贫困的人性化因素与非人性化因素

(一)农村贫困的人性化因素

1.从贫困的性质上而言,农村贫困人口大致可分为三类:首先是“五保户”,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其次是特别贫困户,因大病、重残或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最后是其他救济对象了,这类人包括因各种特殊原因需要救济的困难人员。

2.农村贫困相对而言最重要的是知识的贫困,一直以来,政府在贫困地区的投入只是物质方面,政府强调物质投入对于消除贫困的作用,反而忽视了导致长期贫困的其他因素,可以说从未关注过导致贫困的其他因素。其实贫困的大部分因素是贫困主体本身导致的,因为贫困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贫困,也包括思想上的贫困、知识上的贫困。如果从这方面着手,贫困地区的人们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技术水平,那么贫困主体本身就会创造一定条件改善自身的生活。他就不在依赖,有一定的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

(二)农村贫困的非人性化因素

1.在我国,其实造成当前农村贫困现实的根源之一也离不开我国城乡隔绝政策的影子。虽然这一政策早已调整,但是所留下的阴影,始终覆盖在农村的上空。长期的“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政策致使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使得农村的发展越来越远离了城市的发展。从1985年起,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60∶1,至199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3倍以上,到了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27∶

1。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状态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为3.28∶1,2007年这一比例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4]。

2.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周期变短、危害却在加大。农村在面临自然灾害时非常脆弱,这也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在历史上我国本身就是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据统计,我国旱灾占57%,水灾占30%,风暴灾害占8%,霜冻灾害占5%。这个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这在xxx市农村地区统一如此。

尽管扶贫开发已使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明显改变,但贫困农

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将面临就业压力,这必然会影响到贫困人口的就业,使很多本来能够奏效的扶贫措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一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差的地区,这些地区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反差较大。

三、改善xxx市农村贫困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一个贫困农村的贫困是否改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是否改善,有无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化建设,创造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渠道。再有就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引导与服务的新理念,积极创建由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带动、开发,农民合作等现代农业管理运行模式。还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给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搞发展

xxx市的地形决定了很多地区有很多特色,少数民族地区等等,他们的特色就是财富,特色更是生产力。我们可以立足于此来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把其转化为经济和财富,加快发展。根据实情,将农村地方的发展个性与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围绕特色这一优势,尽快的让贫困农村跟上致富的脚步。

(三)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贫困地区的人民平均个人的知识水平很低,而且绝大部分人没有一份技术在手,就算是外出打工,也只限于出卖劳动力,赚取的辛苦钱。从这点上,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学校的建设,或者是技术学校的开办,尽量让更多的人能够掌握一门技术,靠脑力来发展农村经济,而不是一味的劳力劳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8年为止,全国人口的10%左右是文盲、半文盲人口,而农村人口就占到了9%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到11%左右。

(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个体经济

贫困地区也有一些的个别先进人员搞些民营性质的经营,我们的政府对此应该给与大力的支持,更不应去横加阻扰。对于此民营,应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行发展引导,权益保护,促进民营的经济发展速度,健康发展。时下

在我国很多地方兴起的旅游观光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吸引游客,旅游活动的内容除游览田园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旅游观光农业给农民带来了十分明显的收入增长。另外,就是要鼓励发展外向型农业,政府可以帮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让其形成有体系的运作机制和服务体系。

(五)扩宽发展渠道,比如抓项目争取国家的投入、加大信贷投入、创造环境引导外商投入等等

还有就是国家要适当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工业可以反哺农业。事实上,从2004年以来,政府已经逐步加大对农业的关注,进行了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增加投入,而且要改善投入结构,增加对低收入农民的生产资料补贴、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以及运用新技术的补贴。

总之,我过农村贫困问题是全国各界人士所关心的“焦点”。如何解决广大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以及在此问题解决后,如何使他们过上小康生活水平是我参们各界人士所热衷于讨论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蔡昉.穷人的经济学--农业依然是基础[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年.

[3]王征兵.农民贫困的根源浅析[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

[4]王锐.xxx市农村贫困的一般现状及特殊性[J].xxx市扶贫办.2009.

[5].车美娟.农民贫困问题分析[J].经济师.2006.

[6]张明沛.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J].农家之友。2008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村官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农村文化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Xx市农村贫困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doc》
Xx市农村贫困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