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2020-03-02 23:14: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宜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一、宜春市市情概况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西汉设县,东晋置郡,元初立州,2000年8月撤地设市。现辖袁州、万载、上高、宜丰、奉新、靖安、铜鼓、樟树、丰城、高安六县三市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530万,其中中心城建成区面积32.2平方公里,人口26.6万。

宜春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传统优良,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是闻名于世的“油茶之乡”、“毛竹之乡”、“苎麻之乡”、“武术之乡”。

宜春因文而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为有了“月亮文化”而动人心弦。宜春历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有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有改写了商文化不过长江历史的吴城遗址,有道教名山阁皂山,有禅宗五大宗派中曹洞宗、伪仰宗、林济宗三大宗派的祖庭,有《天工开物》作者——科学家宋应星,有文学家陶渊明,史学家刘恕,大清官况钟,现代物理学家吴有训等流芳千古的风云人物。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城内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袁州谯楼,有保存慈禧御笔真迹“宜春”二字的春台公园,有每年承办十多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中国羽毛球训练基地”、“全国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基地”。 宜春因山而美,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78%。唐代文学家韩愈曾为宜春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千古名句。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以“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称赞宜春之美。宜春山青水秀、土沃泉甘、环境优雅,境内有54处名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宜春城区四面青山环抱,城内山水相连,街道楼宇倚山而建,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五彩缤纷,冬季草木常青。

宜春因水而秀。宜春境内有7条河流,美丽的秀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为城市提供了开阔的休闲景区和悠长的滨水岸线,把宜春城划成“一江两岸”的基本格局。秀江清澈见底,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宜春因泉而灵。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但最有名的是温泉,宜春的温泉泉水储量丰富,涌水量大,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并含有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无机离子,属弱碱性、低矿化度、重碳酸钠的优质温泉,其硒元素和偏硅酸的含量都达到了医疗矿泉水的标准。

早在1997年,老宜春市(现袁州区)就获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称号,1999年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城市”。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调结构、顺关系、打基础,全市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439.72亿元,财政总收入38.68亿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我市始终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创优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提高健康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尤其是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创生态名城、建赣西强市”的总体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抓手,发扬“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事在人为、众志成城、负重奋进、敢创一流”的宜春精神,乘举办全国第五届农运会东风,在中心城区深入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优秀旅游城等一系列城市创建活动。城市创建成果日益显现,城市管理工作连续四年名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年在全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暗访中名列第一,并先后荣获全国市容环境卫生时传祥奖,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

二、各项创卫指标完成情况

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05年8月30日正式向省爱卫办递交了创建国2006年7月接受了省爱卫办的技术指家卫生城市申请报告,导,2007年4月通过了省爱卫办专家暗访,5月通过了省爱卫会除四害达标验收,6月通过了省级考核,8月通过了全国爱卫办暗访。

(一)十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以上;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40.66%、37.36%、12.92平方米;

4、2006年全年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53天,占全年365天的96.7%;

5、鼠、蚊、蝇、蟑螂等除“四害”指标全部通过省爱卫会达标验收;

6、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范性文件健全;

7、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8、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9、近两年内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

10、居民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1%以上。

(二)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1、爱国卫生组织管理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爱卫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爱卫会,委员由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委员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级爱卫办事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任务落实,全市爱卫组织已形成了网络化管理。爱卫工作年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广泛开展了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庭院评比活动,全市爱国卫生工作蓬勃发展。

2、健康教育方面。健康教育机构健全,市、区均有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城区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中专、中职和高校经常组织上大课、办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2%,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0.95%。各级医院、社区、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教活动,住院病人卫生知识知晓率为85%,社区居民健康行为行成率达75%,单位职工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6%。市、区各级媒体均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车站、广场等大型场所都有健康宣传内容。城区没有烟草广告。

3、市容环境卫生方面。各级环卫机构健全,城区现有环卫保洁人员1600余人,有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市区街巷、道路清扫保洁率100%,机械化清扫率30.4%,生活垃圾袋装率达95%,生活垃圾实行密闭化管理,日清日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建筑垃圾及建筑材料清运实行了净车上路、密封运输;城区有水冲式公厕102座,均由专人管理,而且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城市主次干道两侧、车站等地设置的公厕均在二类标准以上。现有固定式垃圾中转站(点)33个,大小清扫车29辆,流动公厕1座,果壳箱2000多只,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市容整洁,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城区基本没有马路市场;城市河道水面清洁,水清见底,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4、环境保护方面。城区4个环境监测点均采用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2006年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为353天;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6.6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9.6分贝;近3年以来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5、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方面。各类公共场所管理规范,卫生监督、监测到位,“五小”行业符合卫生要求,监督覆盖率达到100%,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达到95%,“五病”调离率达到100%;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规范,二次供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6、食品卫生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落实到位,食品污染、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控制措施有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操作,大中型餐饮业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小餐饮业经过全面整治,达到食品卫生有关要求;全市无农药、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药物残留得到有效控制;畜禽定点屠宰、管理规范,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

7、传染病防治方面。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医疗机构设有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各项制度健全,管理工作落实,医疗废弃物和医疗污水处理符合要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低于2%,计划免疫安全注射率100%;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自愿无偿献血达到100%;建城区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事故。

8、病媒生物防制方面。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做到了防制人员、经费落实,在集中开展春秋灭鼠、夏秋灭蚊、蝇、蟑的基础上,经常开展消、杀、灭活动,“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化学防制中,无国家禁用的药物;积极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应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基本达到全国爱卫会标准要求。

9、社区和单位卫生方面。社区和单位的爱卫组织机构、卫生制度健全,各街道均设立了社区环卫所、除“四害”消杀站,定期开展了卫生检查、除“四害”和健康教育活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社区卫生服务符合要求。

10、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方面。“城中村”有专门卫生保洁人员,卫生管理制度、环卫设施齐备健全,垃圾日清日结、密封收集运输,路面平整干净,无违规饲养畜禽,农产品交易、小餐饮及“五小”行业管理及环境保护管理规范;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洁、无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建棚屋和乱开店铺等现象。

三、我市创卫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创卫工作保障有力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宜春市于2002年提出并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六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卫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并确定了“严格标准,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民为主”的创建方针。在创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以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目的,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幸福指数为落脚点,要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让宜春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

2、机构完善,组织有力。为强化创卫工作领导,我市先后两次完善机构。一是在迎农运、创“三城”阶段,成立了迎农运、创“三城”指挥部。指挥部下设“门外四化工程”、“门内达标工程”、“优质规范服务工程”、“平安工程”、“重点建设工程”、“宣传教育工程”六个专项创建领导小组,并将城区大街小巷划成若干段,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包干一个路段,由各单位一把手担任路段长。二是2005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创卫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政协主席(原市委副书记)为总指挥的创卫指挥部,组建了创卫办,创卫办外设十个专业工作组,并按街道划片分区,由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军分区(人武部)、组织部各负责一个片区,117个市、区单位进驻50个社区,实行联创联建,形成了由“指挥部、专项组、街道片区、责任单位”组成的环环相扣的创卫工作组织网络机构。

3、亲力亲为,率先垂范。省政府分管领导胡振鹏副省长也多次来我市现场指导,对我市创卫工作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市委书记宋晨光多次发表告市民《公开信》和电视讲话,号召全体市民积极投身创卫。市长龚建华上任的第一次活动,就到市创卫指挥部了解创卫工作进度,主动承接创卫工作任务,并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四套班子领导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走访群众,检查卫生,进行调研;市人大、市政协经常组织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爱国卫生和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在决策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经常专题研究创卫工作,每月定期听取创卫工作汇报,针对难点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现场办公;在资金保障上,尽管市本级财力有限,但在创卫问题上,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市政府都舍得投入;在组织行动上,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了“向万名市民征求城市管理意见和建议”、“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创卫知识考试”、“创卫杯机关运动会”等活动。为构建创卫工作的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还将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确定为“宜春市环境卫生日”。每当环境卫生日来临,市领导总是带头参加各类活动,既当组织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宣传员。

4、责任落实,奖罚分明。为全面落实创卫工作责任,我们先后制定下发了《宜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考核办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责任追究办法》和《宜春市创卫工作监督检查处罚暂行办法》,层层签订了责任状,级级提交了承诺书,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并将创建效果与单位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每年年终,市四套班子对创卫工作进行巡回看变化,并召开城市创建千人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在创卫工作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二)坚持标准,用好标准,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涵盖城市卫生方方面面,既有硬件要求,又有软件规范,是做好城市卫生工作、加速城市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整个创卫工作进程中,我们从领导分工到任务分解,从总体规划到项目实施,从计划安排到检查落实,始终坚持以国家标准为准绳,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1、重培训,强学习,全面普及创卫标准。为科学指导我市创卫工作,自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国家标准及各种专业培训班30多期,培训业务骨干1000多人次,印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指导手册》3000多册,从指挥部到专业组,从职能单位到社区居委会,建立了一支熟悉标准的创卫工作骨干力量。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以责任书的形式将标准分解到每一个创卫基层单位,以专栏专题的形式将标准宣传到千家万户,形成了工作规程讲标准,自查自纠讲标准,检查评比讲标准的工作习惯,使《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得到全面普及。

2、走出去,请进来,深刻理解创卫标准。一方面,我们将整个创卫工作始终置于专家的指导之下,每组织一项重大的创卫达标活动,都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或现场点评。先后多次向全国爱卫办胡小濛处长汇报,并得到胡处长的多次指导和帮助;同时,多次邀请全国创卫专家潘顺昌教授、绵阳市爱卫办黄远松主任、省卫生厅领导、省爱办领导、南昌市爱卫办饶美蓉主任等行家里手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科学会诊、现场把脉。另一方面,我们还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分期分批到一些国家卫生城市如绵阳、郑州、大连、威海、桂林、长治、常德、南昌、无锡等对口学习,开眼界、长见识、换脑筋。通过学绵阳抓创建,学大连抓文明,学威海抓交通,学郑州抓“五小”,学常德抓市容,学无锡抓绿化,学南昌抓市场……使城市卫生水平全面得到提升。

3、树典型,抓示范,自觉实践创卫标准。由于项目与项目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工作基础和客观条件不同,创卫工作不可能在同一起点上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以点带面的方法,促进平衡发展。农贸市场改造、小餐饮及“五小”行业整治、城中村整治等,每一个项目都树立了一批示范点,并以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推广,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三)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活力倍增 创卫是群众的需要,群众是创卫的主体。创卫为了群众,创卫也依赖群众。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创卫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实现市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我市坚持把广泛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卫的良好氛围。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和教育,使全市上下对创卫工作形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共为,创卫也成了一种习惯。

1、会议推动。市委、市政府把创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务会议逢会必讲创卫,创卫指挥部实行每周创卫办主任例会、每月指挥部调度会制度。从全市创卫动员会到八片一区、各单位系统召开誓师大会,从各类创卫工作任务交办会到“门前三包”最差单位点评会,通过层层动员、级级培训,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全市“齐步走”的良好局面。

2、宣传发动。宜春日报、宜春电视台、宜春广播电台、赣西晚报、宜春新闻网、市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均开辟了“创卫专题”、“创卫大家谈”、“曝光台”、“健康教育”等栏目,大量刊登报道创卫活动、宣传健康知识,以及创卫工作典型事迹和人物,《宜春日报》还开办了每周一期的卫生健康专刊,形成了强有力媒体宣传态势。同时,我们印制了《市民健康教育读本》、《市民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宣传画30余万册(份),分发至市民手中,并在中心城区醒目位置设制了100余块大中型创卫广告宣传牌,在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创卫宣传标语;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均设立了宣传教育栏,定期更换内容;公交车、出租车设置创卫温馨提示语;移动、电信、联通每周定期向用户发布3条创卫公益短信,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推动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3、活动促动。“城市美不美关键看素质”,“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引导市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我们创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争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宜春”为主的素质教育活动的通知》,号召全体市民倡导文明新风,各级各部门先后开展了各种喜闻乐见的文明创建活动,如:创卫指挥部组织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展了“创卫万人健步行”、争做文明宜春人”万人签名、创卫知识竞赛等集中性活动;宣传部门组织编撰发行了争做文明市民《知与行》10万册,并在城区街道和相关单位开办了25所文明市民学校;教育部门在城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做合格小公民“五小”(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文明小主人、环境小卫士、生态小使者)、“小手牵大手、创卫路上齐步走”、“创卫漫画比赛”等活动;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组织开展了“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在单位做个好职工;讲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讲学习品德,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四讲四做”公民道德活动,以及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活动。一系列广泛深入、持续不断地的群众性创卫活动,赋予了创卫工作蓬勃的活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四)加大投入,服务市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为切实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宜春城区总体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六年来,我市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30多亿元,实施“六位一体”整容改造,启动了6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宜春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品位日益提高,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

1、城市道路愈加畅通。改造道路100余公里、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42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251条;全面推行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延伸和增加公交线路15条,新增200余辆欧Ⅱ环保型无人售票车。

2、环卫设施愈加完善。新建占地420亩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场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新增垃圾中转站10座,增添垃圾压缩运输车9辆、大小道路清扫车30辆、垃圾封闭清运车19辆、吸粪车3辆、建筑垃圾封闭清运车36辆;新添果壳箱1000多只,新建改造公厕60多座,城区所有公厕实行了免费开放。

3、卫生服务愈加便捷。为了给城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我市本着把预防放在第一位,把慢性病、小伤小病放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来解决的思路,在城市街道建立了六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将公立医院向下延伸到社区,所有社区居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

4、城市生态愈加显现。新增公园6个(其中森林公园2个),社区游园25个,增加园林化单位100多个、园林化小区10个;采用BOT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日处理达到4万吨以上;新建医疗废弃物处理厂1个;新增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积极推广清洁燃料,供气公司日供气量3.5万立方米,液化石油站供应企业6家,燃气普及率达78.04%。

5、城市夜景愈加靓丽。通过实施城区路灯及“一江两岸”景观灯改造,新增路灯8000多盏,景观灯20000多盏,城市道路亮灯率达98%以上;并投资200万安装路灯节能监控系统,使城区灯光多样化、艺术化、节能化。

(五)突出重点,战役推进,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在创卫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行业管理与群众性创建相结合、专项治理与面上推动相结合,从创卫工作的难点、广大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入手,分阶段、分步骤,先后推进了八大战役,发动市民广泛参与,并做到了每个战役、每项整治都组织有序、发动全面、整治有力,有具体方案、具体目标和细化标准、完成时限,有复查整改、长效管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一些久治不愈的顽症。通过战役推动,不断把创卫工作引向深入。

1、健康教育战役。在创卫工作中,我市始终将健康教育作为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战役来打,以学校、医院、社区、行业、大众传媒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学校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行业健康教育、大众传媒健康教育、公共场所健康教育、控烟健康教育。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持久教育中逐渐得到了养成。

2、“门外四化”战役。从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入手,先后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整治,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家禽家畜整治,建筑工地整治,违章搭建整治,乱吐乱扔乱倒乱放整治,临街(路)围墙整治,各类网线线路清理整治,交通秩序整治,临街建筑美化、亮化改造等。同时,结合每年的义务植树活动,大搞春季绿化,绿化城区每一寸裸露土地。

3、“门内达标”战役。以整治“十乱”达到“十无”为目标,组织开展实施了城区楼院卫生大整治,大力开展卫生文明楼院、卫生文明小区、文明卫生校园等创建评比活动,全面推行了生活垃圾袋装化。

4、“蓝天碧水”战役。开展了城区锅炉整治、油烟和噪声污染整治、临街店面污染整治、城郊石材加工厂整治,严惩违法排污企业,全面推行使用清洁燃料。同时,积极配合“赣江环保宜春行”活动,投入2亿多元开展了母亲河环保综合整治,对城区秀江河进行了截污、清淤、筑坝,恢复了母亲河往日丰采。

5、行业卫生整治战役。按照“以小取胜”的工作思路,以打造示范街、示范区域、示范行业为突破口,采取“责任到街,门店到人”的分片包干、巡回监督、指导一片、整治一片、规范一片、巩固一片的等方式,分路段、分片区集中治理小餐饮及“五小”行业单位,全面改善了小餐饮、小美容美发厅、小旅店、小歌舞厅、小浴室、小网吧等行业的卫生状况。

6、“四害”达标战役。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的工作方针,标本兼治,立足治本,每年4月份和9月份,进行2次集中灭鼠活动,5月份和9月份,进行2次集中灭蚊、灭蝇、灭蟑螂活动,并做到统一时间、统一药物、统一方法、统一组织、统一行动,不漏单位、不漏住户、不漏房间、不漏外环境。

7、市场整治战役。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城区13家农贸市场全面进行了提质改造,并对商贸市场、建材市场和车辆市场进行了整治,统一规范了车辆市场、汽车美容市场、洗车场,使市场宽敞明亮,场内干净整洁,经营秩序井然,商品规行划市,服务优质规范。

8、巷道改造战役。2003年,小街小巷改造被列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通过采取政府引导、部门验收、街道组织、社会参与“七个一点”的方式,即: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一点,街道、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挤出一点,沿路店面(住户)捐赠一点,驻片单位资助一点,房地产开发商承担一点,联创联建挂点单位奉献一点,干部党员及居民义务投工投劳、自备原材料节省一点,先后开展四期小街小巷改造,改造251条小街小巷,并做到了改造一条、检查一条、亮化一条、靓丽一条。

(六)狠抓根本,标本兼治,长效机制全面落实 在战役推进、整治突破的基础上,我们始终坚持长短结合的方针,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创卫工作的根本来抓。

一是完善法规建设,让城市日常卫生管理有法可依。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实施意见》、《宜春中心城区除四害管理办法》、《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相关规定的通告》、《宜春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宜春市城市垃圾袋装收集管理办法》、《宜春市门前三包管理办法》、《宜春市市场管理办法》、《宜春市城市车辆清洗管理办法》、《宜春市市民行为守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通告》、《关于宜春中心城区养犬管理规定》、《宜春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十不准》等20多个规章制度,使城市日常卫生、秩序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让每一寸土地都有责任人。市、区、街道三级都根据要求相应设立了爱卫办、卫生监督管理所、健康教育所、除“四害”消杀站等机构,配齐配强了专(兼)职人员长期从事专项工作。并组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市一级有环境卫生管理处,区一级设立了环卫科,街道均设立了环卫所,居委会配齐了环卫管理人员,全城区共有环卫保洁人员2100多人。同时,还组建了文明劝导员、市民监督员、市民自治员,强化了市民自治管理。

为解决职责不清、重复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2005年元月1日,我市城区启动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统一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城市绿化、房地产、国土资源、人防全部和建筑、工商、环保、文化、卫生、水利、民政等部分行政处罚权,并实行综合执法大队派驻街道模式,让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将管理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小街小巷、延伸到城乡结合部;同时,成立城管公安分局,与市城管局合署办公。为便于管理,袁州区还重新调整了街道区划。综合执法在管理上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实施处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支队包面、大队包片、中队包块、队员包段,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目标、定考核、定奖惩;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全覆盖、无空档全天候”管理。

三是实行严格考核,让城市日常卫生齐抓共管。为保持城区环境卫生日清日洁,我市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推行城市管理百分制考核,实行了月月评分、末位淘汰制度。环境卫生主次干道实行16小时保洁制,垃圾滞留时间最长不超过10分钟;小街小巷及居民区实行10小时保洁制,垃圾滞留时间最长不超过30分钟;全面实施了“门前三包”管理和生活垃圾袋装;建筑垃圾与散装材料实行专业队伍密封运输,净车上路。

四是建立监督制度,让问题处理更加及时到位。为建立“环环相扣、上下呼应、规范高效、开放创新、日清日洁”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我市从倾听市民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入手,开设了创卫投诉热线,并与市长热线、“12319”城管服务热线联动,定点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发现问题入手,建立了社区创卫巡查“倒牵牛”制度和创卫信息管理系统,在区政府、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分别设立了工作巡查组和决策组,实行“三级巡查四级决策”,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问题的根本性转变,做到了问题从源头抓起、从基层抓起。为层层落实责任,还成立了由市人大副主任任组长的城市环境卫生督查领导小组,配备摄像取证器材,经常进行明查暗访,坚持每周通报,每月开展一次门前三包评点,定期在宜春日报等媒体通报批评“门前三包”较差单位。

(七)紧扣标准,举一反三,彻底整改存在问题 今年8月,我市接受了全国爱卫办组织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调研。在接到全国爱卫办《关于对江西省宜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暗访调研的报告》及录像光盘之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将整改提高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立马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作调,对专家组暗访情况作了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提出了“巩固成果,彻底整改,立足长效,严防反弹”的工作要求,并及时召开了暗访问题整改任务交办会,组织观看了暗访录像,要求全市各单位在进一步全面发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围绕全国爱卫办专家对我市创卫工作暗访后提出的5个方面的问题和建议,逐条逐项梳理,落实责任主体,明确整改要求,限时整改到位。同时,要求在整改暗访反馈问题的基础上,紧扣标准,举一反三,对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整改,做到见脏就清、见乱就整、见差就改,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现就有关整改情况一并作一汇报。

1、强力开展窗口单位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针对暗访反馈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窗口单位,卫生管理执行的力度不够,站内仍有旅客吸烟,候车室内有散在废弃物问题。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市窗口单位负责人会议,进一步落实创卫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市主要领导带领指挥部有关人员到火车站、汽车站等窗口单位现场督查、现场办公,要求他们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举一反三,高质量、严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好问题整改。各片区成立了重点窗口单位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由公安、工商、城管综合执法、卫生、街办等部门和重点窗口单位长途汽车站等窗口单位及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关人员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对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窗口单位周边环境卫生、商铺、店面社会秩序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通过整治,火车站、,加强了站内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完善吸烟室设施,落实了吸烟劝阻人员,增加了清扫人员,强化了清扫人员责任。

2、进一步加大了出租汽车卫生管理力度。针对出租汽车的卫生状况较差。特别是车内卫生、车座表面污渍斑斑问题。我们出台了《宜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出租车行业基本规范》。对全市出租车车容车貌进行了全面彻底整装换容,对从业人员行为进行了文明规范,达到了车貌整洁、车内卫生、座垫清洁、服务文明、遵守秩序整治效果,深受市民欢迎。

3、全面规范了集贸市场卫生管理。暗访反馈的个别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出售生肉摊位苍蝇飞舞,市场外的垃圾清理不及时,并有商贩占道经营问题。我们又对所有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进行一次全面整治,进一步完善了集贸市场活禽屠宰管理方式,使活禽销售和宰杀实行隔离,加强了市场家禽摊位改建后的长效管理,规范使用宰杀间,及时清洗,保持间内环境卫生干净;取缔了占道经营和周边露天市场,及时清扫、清运垃圾,加强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同时,对熟食间按照食品卫生要求加强监管。市场内配置灭蝇灯,并要求市场经营户人手一块苍蝇拍,及时消灭苍蝇,确保市场苍蝇密度不超标。

4、强化了食品街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规范化管理。针对暗访反馈食品街的环境卫生较差,夜晚商家占道经营,人行步道占用,部分地面污染等问题。我们从市区卫生局、市城管局以及相关街道片区抽调专人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培育正荣街、高士路、高士北路等小餐饮及“五小”行业为突破口,全面改善“五小”行业整体状况,强化餐饮店卫生监管,完善基础设施,整治占道经营行为,做到及时清扫保洁,彻底清除地面污迹。并对全市公共卫生单位尤其是“五小”行业的相同问题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制订问题整治时限表,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扎实推进“五小”行业整治工作,使小餐饮及“五小”行业面貌一新。

5、开展旧居民区的基础设施改造。针对国家暗访组指出的我市老城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存在部分卫生死角,特别是道路的硬化,环境卫生设施的不足问题。我们对旧城区“六清六改”,改建、拆建危旧房,硬化小街小巷路面,增设必要的环卫设施和设备,强化日常卫生管理。并对临街门店卷闸门、公共设施及“牛皮癣”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通过喷漆卷闸门、铲除“牛皮癣”、完善公共设施,拆除违章搭建、规范车辆停放、清理乱吊乱挂、清屋顶、整楼道、扫庭院、刷墙壁、清阴沟、掏粪池、换凉棚、修小路、完善环卫设施等整治活动,小街小巷卫生焕然一新,受到居民一致好评。

通过创卫,不仅创美了环境、创实了基础、创绿了家园。还创齐了人心,创高了素质。今天的宜春,卫生、健康已不再是一种奢求,而是人生的快乐,一份宝贵的财富。城市的幸福指数、环境指数、安全指数、健康指数、人文指数、诚信指数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在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办、省卫生厅、省爱卫办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距上级领导和全市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我们诚挚地希望各位领导及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彻底进行整改。我们坚信,有全国爱卫办、省爱卫办领导专家的指导、关心和帮助,有宜春中心城区数万市民的共同努力,宜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某市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总结

娄底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11.12)

《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doc》
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