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教学3

2020-03-01 17:26: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打开原图素材,执行:图像——计算,参数设置如下:

源1,通道:红。源2,通道:绿。混合模式:叠加,不透明度75%。 点确定后会在通道面板看到alpha1通道。

2、点RGB通道,回到图层面板,再执行:图像——计算,参数设置如下: 源1,通道:红。源2,通道:蓝。混合模式:叠加,不透明度81%。

3、点通道面板,选择Alpha 1通道,按Ctrl + A 全选,按Ctrl + C 复制,点红色通道,按Ctrl + V 粘贴。然后选择Alpha 2通道,按Ctrl + A 全选,按Ctrl + C 复制,点绿色通道,按Ctrl + V 粘贴。

4、回到图层面板,图层——创建调整层——曲线,RGB通道亮部略微提亮,暗部略微降暗(就是说曲线是一个斜着的S型,不过弯度没那么大),红色通道微微提亮(就是把曲线中间部分微微向左上方拉一点)。蓝色通道曲线右端点向下拉三分之一格(一共不有4个格嘛)。完工。

后期就能达到清凉的漂亮效果哦!

所以利用Photoshop后期制作各种效果已经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拿手好戏了!因此,初学者不能错过这个教程哦!

(人像的片片当然要先处理一下脸部的皮肤,瑕疵之类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一.打开图片,复制背景图层。

大概地调一下曲线亮度(自己掌握),色相/饱和度(+12,具体自己掌握,因为没有一张图片是完全相同的,达到鲜艳的效果就可以了)

二.把图片模式转为Lab模式(不需要拼合),图像——应用图像(a通道,柔光,60%),再把图像模式转回RGB

三.最后,稍微调整一下图片的颜色之类的参数,使之颜色更和谐!(如果已经满意,也可以不调),合并完成!

C41显影药水来冲洗,产生色彩上的冲突,造成影像高反差、色调偏离、高色彩饱和与粗粒子,让影像色调变的格有一番风味,用PHOTOSHOP也可以制作出同样效果。

1、新增一个色彩平衡的调整图层,分别把中间调、高光、阴影加入大量的蓝、绿色。 中间调:0 47 64 高光: 0 40 48 阴影: 0 49 25

2、完成后再将图层混合模式设为【叠加】。

3、再新增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分别把亮、暗部的对比提高。就是让上部曲线向上弯曲,让下部分曲线向下弯曲,一点点就够了。(对于接触过一段时间PS的人这个地方很容易,但是因为留言不能截图,所以我一直很头疼曲线这个问题怎么用文字去表达,如果有好的办法请留言给我,我就暂且先这么说吧)

4、打开图层面板将二个调整图层的眼睛关闭,再执行 菜单选项 / 选择 / 色彩范围,并将选择设为【中间调】。

5、按下【确定】后,中间调的部分就会被选取起来,这时再新增【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

6、将饱和度向右拉,提高色彩饱和度,完成后对着背景层按Ctrl+J再复製一层来

、养成好习惯,复制一层。

2、新建调整层——色阶(0 1.08 255)

3、新建调整层——通道混合器(红:76 0 0 常数:28),图层不透明度44%

4、再次新建调整层——通道混合器(红:96 0 0 常数:0),图层不透明度 54%

5、新建可调整层——可选颜色,数值如下: 红色:-60 29 86 -14 黄色:-100 50 -51 -41 绿色:-100 -1 -86 6 白色:100 0 0 -23 中性色:6 0 0 0 6.、再次新建图层——可选颜色,图层不透明度30%,数值如下: 白色:16 0 0 0 勾选“绝对”

7.、新建调整层——照片滤镜(加温滤镜(85),数值默认)

8、新建调整层——可选颜色,图层不透明度9%,数值如下: 红色:-37 5 -68 -66 白色:89 -100 -79 33 中性色:-35 -22 16 -37

8、再次创建调整层——可选颜色,图层不透明度53%,数值如下: 红色:92 -15 -5 -45 黄色:15 20 -16 5 绿色:-65 4 -100 40 青色:29 37 24 65 蓝色:0 -100 100 39 白色:48 -15 5 12 中性色:-10 5 -4 0 黑色:-10 5 -4 0

10、加上字会更有意境,还是那句话,教程是死的,数值肯定有所不同,不要死搬教程。

、打开原图素材,选择菜单:图像 > 模式 > Lab颜色,确定后把背景图层复制一层,执行:图像 > 应用图像,参数设置如下: 通 道: 明度 混 合: 柔光 不透明度: 40%

2、创建渐变映射调整图层(颜色为#2A0B85~~~#FD7B01),确定后把图层的不透明度改为:40%,

3、合并所有图层,选择菜单:图像 > 模式 > RGB颜色,确定后再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如下: 绿色:输出150 输入128 蓝色: 66 64 (这个输入输出必须要动一下曲线才会出现,随便动一下就好啦)

4、新建一个图层,按Ctrl + Alt + Shift + E盖印图层,执行:滤镜 > 模糊 > 高斯模糊,数值为5,确定后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叠加”,图层不透明度改为:60%。

5、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对红色进行调整,加大饱和度,参数设置如下: 红色:0 36 0

6、新建一个图层,盖印图层,按Ctrl + Shift + U去色,然后把图层不透明度改为:15%。

7、新建一个图层,盖印图层,适当锐化一下,再用加深工具把边角部分加深一下,完成。

、打开原图,执行 图层-新建调整图层-可选颜色,数值设置如下: 红色:-100 32 100 -46 黄色:-100 -34 100 100 黑色: 20 23 100 -23

2、进入通道面板(找不到通道面板?执行 窗口-通道),复制绿通道,得到“绿 副本”通道,选择“绿 副本”通道,执行 图像-计算,源1和源2的通道都是“绿 副本”, 图层不一样对吧?不用管,得到我们想要的选区就可以了,混合模式为线性光,不透明度100%。点确定后出现alpha1通道,这部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精确的天空选区。点击RGB通道,回到图层面板。

3、把我原图相册里的叠加素材打开,拉到这个图里面。(不会拉?就是用移动工具,快捷键为V,按住左键拉到这张图上就行了),拉过来后调整位置和大小(调整大小的快捷键是ctlr+T,调整好大小后ctrl+回车确定。),摆在哪自己喜欢就好。图层模式改为叠加。

4、回到通道面板,按住ctrl左击alpha1通道载入选区,出现蚂蚁线了吧?然后回到图层面板,对新拉进的那个滤色图层添加蒙版,添加蒙版就在你背景层下面那一行工具里面,左数第三个,就是一个方块中间是圆圈那个小工具。这样滤色素材的颜色就盖到了云彩上。

5、接着把我原图相册里的滤色素材拉到这张图里面,调整位置和大小。图层模式改为滤色。

6、做一个圆角相册边的效果,选择矩形工具,快捷键为U,在最上面的一条工具里选择圆形圆形矩角工具,在图中拉出你想要保留的地方,ctrl+回车建立选区,ctrl+shift+I反选,编辑-填充-白色。这一步完全个人爱好,不喜欢可以不做,完工。

要突出的部分,如果觉得色调单一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补色。

1、打开原图素材,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参数设置下: 红色:23 -22 38 -41 黄色:0 0 -26 0

2、新建一个图层,填充颜色:#450D7D,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变亮”,图层不透明度改为:50%

3、新建一个图层,填充颜色:#021D60,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排除”,图层不透明度改为:30%

4、新建一个图层,按Ctrl + Alt + Shift + E 盖印图层。执行:滤镜 > 模糊 > 高斯模糊,数值为5,确定后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

5、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红色:-37 4 9 0)确定后用黑色画笔把背景及人物皮肤部分擦出来

6、把当前图层复制一层,图层不透明度改为:30%。

7、创建曲线调整图层,稍微调亮一点。

8、新建一个图层,盖印图层。适当给人物磨下皮,选择减淡工具把人物脸部的高光部分涂亮一点。

9、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对蓝色调整(左上半格,右下半格)确定后再创建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0 6)

10、新建一个图层填充颜色:#021D60,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排除”,图层不透明度改为:10%

11、按Ctrl + Alt + ~ 调出高光部分的选区,新建一个图层填充白色,图层不透明度改为:5%。

12、用钢笔勾出嘴唇部分,适当羽化一下,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稍微调亮一点

13、创建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0 3)

14、创建曲线调整图层(蓝 右下半格)。

15、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0 -5 0)

16、新建一个图层,盖印图层。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滤色”,图层不透明度改为:30%,加上图层蒙版只保留顶部,其它部分用黑色画笔擦掉。 最后调整下整体颜色,完成最终效果。

模式和图层不透明度即可。不过为了配合这种效果,还需要加上一些装饰元素,如星光及一些梦幻装饰笔刷。人物部分也需要简单的美白及磨皮。

topaz滤镜和一些常用的笔刷在www.daodoc.com上都有下载,也可以百度搜索。

1、养成好习惯。复制一个图层(ctrl + J),然后对复制后的图层进行滤镜处理,本文运用到的是Topaz滤镜,设置参数如下:锐利:2.10,范围:1,边角脆化:2.23,噪点密度:1.57。

2、选用橡皮,然后给该图层添加蒙板,对蒙板处理:把不需要用滤镜的地方用橡皮简单的擦拭一下,达到你想要的效果。这里我只对连部小小的修改,避免让脸部太多滤镜后的效果。

3、添加色彩平衡调整图层(-30, 26, 37)

4、添加一个彩虹的渐变,透明度75%,模式设为:柔光(这个彩虹渐变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由七个颜色组成的渐变,在渐变里面系统给了一个,如果颜色不满意也可以自己新建一个,如果不会新建的话请留言。

5、最后就是点缀了,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笔刷随便刷几下,关键是要有梦幻的感觉,这就需要模糊了,新建一层用笔刷刷好对这个层进行高斯模糊就好了。

、打开原图素材,把背景图层复制一层,适当的给人物磨皮(磨皮的方法千千万,就不再细说了,网上有很多图片辅助处理软件,NIKON自带那个就不错,新手建议美图秀秀,光影之类的,能快速处理皮肤,然后再进入PHOTOSHOP进行区域处理。)

2、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对红色及蓝色进行调整(红色微亮,蓝色微淡,简单的说就是红色曲线偏上,蓝色偏下)

3、按Ctrl + Alt + ~ 调出高光选区,按Ctrl + Shift + I 反选,然后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对蓝色进行调整(输入:231 输出249 这个数值要你动下曲线才会出来,还不懂的话这样讲,就是左端点靠上半格,右端点靠下半格)

4、新建一个图层,用白色到透明的渐变拉出径向渐变,然后把图层填充改为:31%。

5、新建一个图层,还是用白色渐变,位置在画面的右上角也就是照射人物来那不的方向,图层填充改为:78%。

6、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选择黑色,数值为:黄:-5/白:-6/黄:+7

7、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选择高光,数值:黄:-5,红:+5,确定后完成最终效果。

、打开原图,复制一层。

2、隐藏背景景副本(复制的那层),选择背景图层,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相/饱和度(点击“着色”,数值默认)。

3、显示背景副本,设置该图层混合模式为柔光。

4、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彩平衡(-55 30 28)。

5、图层=新建调整图层=照片滤镜(加温滤镜(81))。

6、图层=新建可调整层=通道混合器(蓝:0 0 80)

7、新建图层,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

8、设置前景色为白色,背景色为黑色,在新建图层拉出渐变(径向渐变),调整不透明度。(目的是为了四周暗角突出中间,不拉渐变也可以做,随意发挥)。完成。

、首先打开图片,进行进入通道面板,选择“绿”通道,ctrl+a全选,ctrl+c复制,然后选择RGB通道,返回图层面板,新建一图层(什么叫新建一个图层,找不到小图标的点击图层—新建—图层—确定),ctrl+V粘贴,然后设置混合模式为“滤色”,并调整“不透明度”为10%。

2、图层-新建调整图层-可选颜色,点击“确定”,设置如下: 红色: -100 -56 48 0 黄色: -100 -50 +100 0 绿色: -100 100 -100 0 白色: 0 0 0 -30 中性色: 0 0 0 -26 黑色: 0 0 0 10

3、图层-新建调整图层-通道混合器(蓝:-54 48 84 14)

4、新建一图层,按下Ctrl+Shift+Alt+E快捷进行盖印,然后选择“滤镜—渲染—光照效果”命令,光照类型选取全光源,然后把园拉到跟图片差不多大(园周围有小点点,拉动那个就可以了),然后按住园中心的圆圈,把它拉到右上角,也就是图中高光的部位。曝光度调整为10。设置该图层混合模式为:变暗。(有好多人问我图层混合模式在哪,就在写着“正常”那个地方)。

5、加字,完工。

、首先打开原图,对皮肤和一些瑕疵进行修片,做渐变映射调解层,颜色设置如图,这个颜色系统自带,原理在上一个教程己经说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混合颜色透明度27%,接下来做色彩色平衡调解层,中间调,0/+4/-20/,不保持亮度,做好这2步之后就得到右边图样效果

2、完成上面两个步骤之后,你可以选择合并图层或不合并,我在做侬个教程的时候为方便截图把图层的全部合并了,我们继续,新建空白图层,默认前景色,设置渐变工具如图所示,在空白层拉渐变,混合模式变暗,不透明度视你渐变轻重而定,这一步的目的是压暗角,接下来做色阶调整:5/1.13/248,是为发轻微加反差,结束步暂时得到图片效果

3、合并,复制背景,色彩平衡调整,不保持亮度,中间调:-19/+16/0,为发保留细节我们继续改混合模式为颜色,曲线调整如图(186.200/67.56)改不透明度 60%,最生币制背景副本,适当进行锐化处理,改画布大小排版,本例效果就做好了,这晨主要还是说渐变映射工具的运用,数值只针对本教程素材而言

PS调色教程,主要是利用PS通道把图片调出很好看的色调。

1、打开原图, 选择——图像模式——lab颜色

2、在lab模式下进入通道, 选择a通道(什么叫选择a通道,很多新手不明白这个问题,导致选择的图层出错,所谓选择a通道,就是你要用鼠标左击那个通道图层,让那个通道成为当前工作通道),再按住ctrl 鼠标左键点击a通道载入选区

3、选择反向(Ctrl+shift+I), 然后复制 (Ctrl+C),选择b通道 ,按住ctrl鼠标左键点击b通道载入选区 然后粘贴 (Ctrl+V)图像模式 回到RGB颜色

4、图像——应用图像——通道(蓝)——混合(变亮)

5、图像——调整—— 照片滤镜——深黄——浓度——15 ——保留明度 ,调色完成。 1.打开图片,拖入天空素材,将不透明度设为20%,并用蒙版进行溶图(这步可以省略,但大片空白天空的一定要加哦)

2.新建一层,盖印,执行通道混和器操作,将蓝色通道值设为0,0,85

3.执行色相/饱和度操作,将饱和度值降低到-15

4.发现效果图较灰,执行亮度/对比度操作 亮度:-8 对比度: 5

5.新建一层,填充为白色,图层模式为叠加,不透明度设为30%

6.复制白色图层,并将其图层模式改为柔光,不透明度改为20%

7.新建一层,设置前景色为白色,用前景到透明渐变从天空向人物斜拉渐变

8.新建一层,盖印图层,执行应用图像操作,数据设置如下 通道:红 混色:实色混合 不透明度:8%

9.增加效果图层次,执行再次色阶调节 输入色阶 : 29 1.32 255 10.上文字,完工。

、打开原图素材,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如下: 红色:-2 -11 28 0 黄色:0 -10 9 0 绿色:91 -18 -100 29 白色:-19 -22 4 0

2、再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如下: 绿色:100 35 -30 0 黄色:-7 0 49 0

3、建立曲线调整层,提亮。(让曲线略微向上弯曲即可,否则会造成曝光过度)

4、新建一个图层,填充颜色:#5729CE,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图层不透明度改为:40%

5、按Ctrl + Alt + ~ 调出高光选区,新建一个图层填充白色

6、新建一个图层,按Ctrl + Alt + Shift + E 盖印图层,执行:滤镜 > 模糊 > 高斯模糊,数值为5,确定后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图层不透明度改为:60%

7、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对蓝色进行调整(输入:230 输出:255)

8、

8、新建一个图层,按Ctrl + Alt + Shift + E盖印图层。执行:滤镜 > 模糊 > 高斯模糊,数值为5,确定后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图层不透明度改为:20%

9、新建一个图层,盖印图层。用加深工具把边角部位加深一点,再适当锐化一下,完成。

、打开原图,发现脸部有点过红,所以通过可选颜色来降低脸部的红色。 图层-新建调整图层-可选颜色 红:0 0 0 -93 洋红:0 -100 0 -100

2、新建图层(图层-新建-图层-确定),填充颜色(编辑,填充,颜色,确定。)#350636,混合模式为:排除。不透明度80%。

3、新建图层,填充颜色# dfdaa3,混合模式为:柔光,不透明度50%。

4、再新建图层,填充颜色# e2aab0,混合模式为:柔光,不透明度50%。

5、到了这一步会发现图像的基本颜色是有了,但是有点偏白,没有层次感,所以我没在创建一个曲线调整层,图层-新建调整图层-曲线。把高光略微拉高,暗部略微降低,其实就是拉成一个斜着的S形,完工。

、打开你的素材

2、复制2次背景层,图层一去色(ctrl+shift+u)

3、图层二的模式为滤色 降低透明度为60

4、在图层二上面新加一个色彩平衡,色阶数值为0 21 0 ,与图层二编组(ctrl+G)

5、添加一个纯色,数值R:67 G:44 B:0 ,模式为强光 降低透明度为50

6、完成了,简单吧?

、打开通道面板。

选择蓝色通道。选择菜单“图像/应用图像”设置如下: 通道:蓝 勾选“反向” 混合:正片叠底 不透明度: 50 %

选择绿色通道选择“图像/应用图像”设置如下: 通道:绿 勾选“反向” 混合:正片叠底 不透明度: 20%

选择红色通道选择“图像/应用图像”如下图设置: 通道:红 不要勾选“反向” 混合:变暗 不透明度: 100%

2、图像现在层次感不明显。色彩饱和度太低。接下来分别调节各色彩通道的色阶。 选择蓝色通道, 选择菜单“图像/调整/色阶”(输入色阶:21 0.76 151)

选择绿色通道,选择菜单“图像/调整/色阶”(输入色阶:45 1.36 211)

选择红色通道,选择菜单“图像/调整/色阶”(输入色阶:51 1.28 255)

3、增加图像对比度,增加图像层次。选择菜单“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10,11)

4、最后让图像更鲜艳一些。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1 27 0),如果颜色不满意自己再调一下就完工了。

PS案例教学3

PS教学

ps教学

PS教案2和3

ps知识点个人总结3

ps教学工作总结

PS教学反思

PS教学2

ps教学设计

PS基础教学

《ps教学3.doc》
ps教学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