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的冷思考

2020-03-03 13:31: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的冷思考

民族小学 田海龙

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正在我县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如何才能使此项改革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呢?值得我们冷静地思考、认真的分析、积极的实践研究和探索:

一、改革是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只有改革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创新、才会有机遇、才会别有洞天,虽然在改革中会出现挫折、失败甚至会有“毒”副产品的生成,但拒绝改革意味着墨守成规、死水一潭,注定在竞争中的失败结局。“改”里孕育着希望、有破茧化蝶的蜕变可能,所以改革与创新应成为教育的主流,只有这样教育工作才能常做常新、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反观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不能说一无是处,但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效果不明显已是不争的实事,面面俱到的课文分析,知识点的罗列堆砌,着实难为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难怪引发了众多语文教师的哀叹:“语文究竟应该教什么?应该怎样教?”

1 为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自2009年至今我校都在对语文教学进行着研究实践和探索,从写字教学到精读课文三三阅读教学,从略读课文阅读化教学到阅读周周练,从互动态作文教学到亲子阅读,无不体现着重视阅读积累,重视知识技能的实践、重视习作技巧水平的提升,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未能达到改革的预期,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语文课程使命,改革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控与取舍改得不彻底不到位。二是学生的读书积累量达不到要求,缺乏读书的自觉性和兴趣。三是没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分析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正当我举手无措时,2016年12月9日山东“语文主题性学习”改革的参观学习强烈地刺激和震撼了我的内心使我迫切地感受到改革的魅力,坚定了我的改革信念。

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开放了课堂、加强了学生的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和内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好印证和突破了我校的语文课程改革。

由此我深切地感受到改革是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如何更好地实施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

要想更好地实施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论学习、确定改革的方向

对比学习毕英春《双主题整合教学的智慧》丛书和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看双主题整合教学如何落实课标内容,看双主题整合教学如何实践课标解读的语文学习方法和途径,不难发现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的思想、理念和做法都在落实着课标的要求,因此理论学习是教师开展语文主题教学革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了解课标理解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内涵的基础上实施改革才能确保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要想扩大教师的改革视野可以进一步阅读韩新娥的《海量阅读》和李希贵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等文章,教师会对阅读教学有新的体会和认知。

(二)方法学习,掌握课堂改革的策略

系统学习《双主题整合教学的智慧——小学语文1+X单元授课教学》资料,掌握双主题的阐释、双主题的确定、整合教学的策略、整合教学的基本模式、整合教学的课型,领悟方法,掌握课堂改革的策略和途径,做到实验前的准备充分。

(三)集体研讨、尝试实践

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之下,集学校语文教师之全力针对某一单元确定单元内容情感主题和语言文字运用主题,并围绕语言文字应用主题进行教材内容整合和教材内外的整合,选材完成后就是

3 设计教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先完成内容情感主题的教学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感兴趣的段落让学生读,在读中体会,同时提取出语言文字运用主题,加以阐释、迁移印证(附篇)、尝试应用、拓展应用、内化知识。

教学设计完成后推选一名教师执教,其余教师参与听评课,集思广义,再改再试,循序渐进,教师就会有心得。行动实践比空想更有效更重要。实践中的我们都是小马,不亲自过河,永远体会不到到达对岸的快乐。

(四)借鉴对比、提升自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个行动研究者就应该俱有学无止境的欲望,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这是我们成功的内因。必要的时侯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到外面参观学习和交流来提升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收获也可以使自己得到提升,所以要给自己创造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

(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既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语文教师除具备有必要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博览群书积淀文学思想修养,要以自己的博学赢得学生的敬佩,实现亲其师信其道,以教师的博学影响学生。我们既要生活也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让读书充实我们的生活去影响我们的学生,才能称其师。

三、改革中要克服七种不良倾向

一是要克服假改革做秀课的表面工作,要表里如一,实质改革实践探索。

二是要克服功利化思想,初始的学生阅读要不加任何限制要求和任务,让学生放松地读,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兴趣后再加不动笔墨不读书、填写阅读记录卡、读书心得体会等限制和要求,才能使学生不认为读书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进而形成习惯。我们不能清晰得记起小的时候吃过什么,但却强壮了我们的体格,无功利化读书也一样。

三是要克服怕成绩下滑而畏惧改革的心理:教学改革不同于经济政治改革,他的周期性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性期,一种方法和习惯的掌握和形成需要时间来磨练,阶段性的成绩下滑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以及家长都应有预见性的心理准备,但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必然,大家要共同渡过这一个艰难的心理承受期。

四是要克服改革的片面性;语文主题性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能单改某一段,小学1—6年级要全面启动,一二年级的识字跟不上就会影响三至六年级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所以改革是全面性的不是片面性的,需要全校语文教师和班级的参与。

5 五是要克服空中楼阁现象:语文主题性改革是以学生的阅读为前提和基础的,失去了这个前提和基础,你的课堂将举步维艰无法进行,教师一定要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课堂上学生才能针对性的交流和展示,这就需要调剂好学生读书的时间。

六是要克服混乱的时间安排,做到时间安排科学合理,孩子什么时候读什么内容,什么时间积累背诵、什么时间读书交流都应该程序化,防止浪费时间和单位时间内容繁重,导致学生的学习倦怠。

七是要克服恋旧思想:改革就是改变革除旧的不好的不科学的与现实不适应的制度或做法,虽然只有破旧才能立新,但破旧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在立新的同时我们仍要借用以前好的有效的做法,但不能对旧的抱残守缺且依依不舍。我们不能邯郸学步,更不能东施效颦,而要做真实全新的自己。

人间正道是沧桑,让我们且行且歌,谱写自我教学重生的乐章,为翼城教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语文主题性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阶段性小结

九年级上册语文主题性阅读课教案

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

语文教学改革反思

语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改革学习心得

高级成都一诊语文的冷思考

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冷思考

《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的冷思考.doc》
语文主题性教学改革的冷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