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调查与研究

2020-03-02 11:18: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给药错误发生率 李静 护师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要】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临床口服给药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给药错误发生率显著下降,其中护士查对不严降至6.7%,口服药单标记不准确降至15.7%,口服药管理不规范降至27.8%,均达到目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影响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的因素较多,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的正确率,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护理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减少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为医院节约成本。

【关键词】 住院患者;口服药;品管圈;正确服用;护士查对;口服药单标记;规范管理

QCC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occur rate of inpatients oral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Reduced in patients with oral medication errors in hospital.Methods setting up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group, to determine the scheme of oral medicine, clinical reasons were analyzed,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rror evaluation and effect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improvement scheme.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oral drug delivery error ra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nurse to check is not strict to 6%, oral drugs labeled inaccurate to 15%, oral administration is not standard to 27%, reached the target valu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Conclusion many factors affecting patients oral medication error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helps the system to caus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medicine to patients with oral, promote healthy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to avoid the unneceary disputes, reduce medical economic burden of the patient, cost savings for the hospital 【Key word】 Hospitalized patients; oral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rrect use of oral drugs; nurse; marking; Specification Management 药物治疗是病人住院期间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口服用药是一种最普遍的给药方式[1]

护理人员作为病房药物的管理者、药物治疗的执行者、患者用药前后的监护人以及不良反应的一线观测人员,在确保医嘱执行的准确、及时、有效、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给药错误指的

[3]是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嘱之间和发放者的药物存在差异示,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居首位

4、5]

研究显

。如何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地服用药物,使急需解决的问题。2013年5~9月,我科运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管理方法,针对口服给药错误例数的原因进行PDCA分析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968 例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护士、患者、医生及摆药师发放调查表,平均1次/人。统计患者在院期间口服给药错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调查服用口服药968例(8712例次),男576例、女392例,年龄18~88岁,平均43.87岁;文化程度:文盲174例,小学253例,中专164例,大专183例,本科及以上194例。确诊冠心病304例,高血压病364例,心律失常187例,其他113例。2013年1~5月收治的595例为对照组(调查服用口服药5355例次),2013年6~8月373例为观察组(调查服用自备口服药3357例次)。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组圈 2013年1月,心血管内科护理组成立QCC小组,设立圈名为“知心圈”。QCC小组成员8名,其中圈长1人,由护士长担任,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及督导工作;秘书1人,负责小组活动会议记录、统计工作;资料收集员6人,负责资料收集及原因分析。全体圈员平均年龄28.1岁;学历均为本科;职称: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3人。2013年1月经全体圈员根据不同主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给予评分,确定风范圈第一期活动主题为“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

1.2.2 现状调查 自行设计患者住院期间口服给药服药情况调查问卷,由责任护士负责分发和回收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002份,回收问卷1002份,有效回收率100%。QCC小组资料收集员负责分析数据及定期抽查。调查2013年1~5月住院患者595例(对照组)服用口服药次数373例次。统计出未规范、有效服用自备口服药369例次。期间护士查对不严45例次,占37.2%;摆药单标记错误32例次,占26.4%;口服药管理不规范18例,占14.9%;药房口服药摆药16例,占13.2%;其他10例,占8.2%;;其中属严重护理缺陷1例,一般护理缺陷5例,护理缺点69例,安全隐患26例方法。由调查结果可知最主要的口服给药错误的原因有:护士查对不严、摆药单标记错误、口服药管理不规范。因此,本圈着重研究及减少以上3种原因导致的口服给药错误问题。

1.2.3 确定与分析口服给药错误率高的要因 全体圈员讨论分析影响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率高的因素,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得出五大要因:护士简化流程,查对意识不强,口服药管理不规范、摆药单时间标记无明确规定、药房摆药职责不明确。①医护人员因素:a.护士工作量大,实际操作中为了节约时间简化工作流程;b.护士查对意识不强,未掌握查对标准,未执行腕带核对[6];c.口服药管理不规范:调查中患者存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情况,最多的为10种36粒,最少为2种3粒。由于口服药的种类、规格多,管理中存在无人负责、无固定品种数量、无专科药品管理制度。②机制因素:a.口服药单标记时间无明确规定,对于首次开具的口服药当日是否服用;长期摆药的服用时间无确切标准;b.药房摆药人员不固定,每个科室摆药方式与时间安排不一致,摆药师的职责不明确。

1.2.4 设定目标值 知心圈圈能力为88%,按品管圈方法给出的公式计算出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即查对不严格目标值=45 -(45×37.20%×88%)= 30;口服药单标记不准确目标值=32 -(32×26.44%×88%)=23;口服药管理不规范目标值为=18 -(18×14.88%×88%)= 15 。 1.2.5 制定并运用PDCA方法改进措施

1.2.5.1 护士简化流程、查对意识不强要因改进方案 首先,结合案例组织护士学习查对制度及流程,以规范护士行为。制作查对内容的安全提示标识置于口服药车上,鼓励患者参与双向核对及腕带的核对,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改变护士简化流程、盲目执行医嘱的惯性思维方式。其次,制定双人发药、双人签名的规章制度。用改变排班模式,增加口服药发放班次A+1,以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做到双人发药、双人签名。并在口服药执行单上注明服药时间、规格、数量,使护士在发放口服药前有据可查,避免盲目给药;护士核对后必须经得第二人核对签名后再给药,形成良好的给药习惯,同时也为患者出院后规范服用口服药做准备。对于新入科、进修、实习人员除上述措施外,继续教育组长专门制定强化培训计划,带教老师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培训。 1.2.5.2 口服药管理不合理要因改进方案 ①修订“口服药流程(摆药、长期/临时、出院)及口服药项目核对标准”,加强流程管理。重视发药过程中的双人核对制度,做到“发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 ②制定新入科、实习生、药师的口服药培训计划,由专人负责。具体内容包括科内常规用药的种类、数量、作用、不良反应;口服给药的服用时间、医嘱处理的具体事项、口服给药的流程及核对项目;口服给药的双人核对、双人签名。③对科内常见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归纳,建立“口服给药错误本”,方便护士平时查阅并起到警示作用。④制定口服药管理制度,改装废弃急救车为口服药车专人负责。⑤将常用口服药和备用口服药进行每天清点与每周清点的区分,并参照毒麻药品的数字化管理进行数量及效期的管理,以保证口服药无“三无”现象。

1.2.5.3 管理监督 QCC小组成员成立专项质控组,主班护士每日督查药师摆药情况,包干护士自查患者每天服药情况,质控小组成员每日不定期抽查、圈长即护士长每周抽查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情况,每2周圈员集会,对检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在科室例会中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总结,针对重复、普遍出现的问题,组织科室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其原因,制定持续改进策略,并作为下一个循环中的持续改进重点,由质控小组在随机抽查中追踪验证措施的落实并实施效果评价[7],检查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成绩。

1.3 评价方法 调查2013年6~8月住院患者200例(观察组)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情况,调查服药次数共600例次,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经过PDCA循环后护士查对不严、口服药管理不规范、摆药单时间标记不准确目标值均已达到,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比较例次(%)组别调查例次服药间隔时间不符未按规定剂量服用漏服擅自停药服用过期药物合计对照组 3 讨论

提供安全的口服给药是医院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病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我科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科病人数约82.4%,其中3种以上口服药的患者占83.6%,其中8种口服药以上的患者占5.4%,平均每日口服给药234例次。护士在多种类、高频次的口服给药过程中,因医、护、患等多方面的干扰因素而发生不同情况的口服给药错误。这些不仅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也阻碍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和价值观,还影响医护患三者间的和谐关系。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运用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来保证安全的口服给药。首先,强化护理人员对查对制度的认识,要求人人过关、人人掌握,做到患者人人戴腕带、护士事事核对腕带,有效避免因查对导致的口服给药错误。其次,规范口服药的管理,对科内常用、特殊、毒麻等口服药进行分类及清点。采用字母进行口服药的种类管理,数字进行口服药的数量管理。最后,修订科内相关流程与制度职责,做到流程标准化、制度严谨化、职责完善化最终达到合理有效的降低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的目的。

通过QCC活动来解决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率低的问题,是全体圈员对新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全体圈员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寻找要因,制定目标值,提出改进措施,运用数据反馈效果,体会到了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圈员们的创新性、科研性并提升了整个团体的凝聚力和合作力。运用PDCA循环后,我科从患者入院开始至患者服药入口等,均将口服给药监管措施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监管和特殊情况的交接班。根据患者服药种类使用不同类型的便携式口服药盒,分装后由责任护士与值班护士共同核对后,服药前再次核对后双签名,确保了服药的时间及剂量、种类的准确性。针对医护方面的要因,制定相关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患者入院时即标识、分装患者自备药,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药物宣传教育[6-7]。科室还成立专项质控组,配合品管圈小组抽查护士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情况,监督各项措施执行情况,针对问题持续改进。因而,实施QCC活动后,患者服药查对不严格、口服药单标记不准确、口服药管理不规范比例显著下降,前两项均达到目标值。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均P<0.01)。开展QCC活动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均较前提高,使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较前明显降低,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但在临床工作中,仍有个别护士在工作中未按操作规范进行,导致部分患者未能规范服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继续寻找根本原因,加强培训,及时制定措施并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丁小伟,王珠琳.心内科实施服药到口流程管理初探[J]. 护理学杂志,2012,27(8):49-51.

[2]王秋.病区护理人员用药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医 疗前沿, 2011, 6(11): 652 [3]W illiam s DJP.M edication errors[J ].J R Coll Physicians Edinb, 2007, 37: 3432346 [4]李香娥.4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 ].护理实践 与研究, 2010, 7(19): 69271 [5]杨菊英.11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 究, 2009, 6(23): 20221 [6]李印庆,赫晓莉,王树英,等.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7,7(9):57 58 [7] 王晓媛,黄英,韦丈英,等.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状况调 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5):41-42.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优秀)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内科病区噪音中的应用

返修 品管圈在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中的应用

69起护士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处方不合格率方面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调查与研究.doc》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调查与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