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那一抹石油红(5.20修改)

2020-03-02 00:24: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最爱那一抹石油红

——川庆油建公司劳动模范陈宇先进事迹演讲稿 朗诵者:

画外音: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个人的青春故事,一个普通油建青年人的成长经历,他,就是川庆钻探公司先进集体、综合管理突出贡献队——川建27工程队队长:陈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陈宇的蜕变。

1995年的夏天,他从油建技工校毕业分配到川西南矿区气建公司野外施工队任管工。背着蓝色的背包,留着郭富城式的长发,走起路来相当摆酷,给领导和老员工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小子不好管”。

在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时间内,工作对他来说不是第一,因为他的最爱是驾着摩托车呼啸而去的感觉,是大声哼唱着黄家驹的“光辉岁月”。第一代独身子女“自我主义”、“小皇帝”这些词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那莽撞而冒失的青春,即便是换在今天这个开放的时代,也算得上“个性”青年。然而就是这小子,通过在油建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不断的心灵碰撞,滤去了年少的轻狂,伴随着油建事业的不断壮大而茁壮成长,先后荣获集团公司西气东输工程“先进个人”、川庆钻探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油建公司“劳动模

- 1

单位领导和班长都拍着他的肩膀说:“宇宇你小子不错,继续努力!”。第一次,他发觉“努力”工作的感觉是这么的美妙,第一次,他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从此,他身上的“刺”慢慢变少,郭富城式的长发也不见,他学会用包容和进取去对待生活和工作。

2002年-2003年的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用陈宇自己的话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工程,无论是单位还是他个人。第一次参建国家重点工程,第一次采用机械化大流水作业,第一次接触Φ508的管线,无数个第一次注定了工程建设的艰难性……陈宇和其他几名管工被先期选派到廊坊管道局学习,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什么是移动电站、吊管机、内对口器,在他的记忆中这一切都是空白,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肩负着学成后回去传授技艺的重任!每一个细节他们都不放过,认真的学习和笔记,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到了上岗证书直接奔赴了施工现场。站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第一次看着别人那“机械轰鸣似龙渊,引领长龙上青天”的机械化大流水作业场面时,陈宇的豪情满怀:“我们也要尽快把机械化大流水作业搞上来!”在披星戴月的管沟里,他高声喊出:“兄弟们,争口气,别人能行我们就能行!”。从此,在各大重点工程中,陈宇与他所在的班组,演绎出了一段“拼命三郎”的佳话。

工程初期,因经验不足,各工序配合程度较差,进度也

- 3

当父亲抵达双流机场时,他却因为施工现场的急需返回了施工现场:“老爷子,只能下次陪你喝喝酒啦!”他含着眼泪言语有点哽咽,在电话里而这个“下次”就是两年后。

六年的管道生涯,慢慢的将他磨练成一个不折不扣的管道汉子,也慢慢由一名管工逐步成长为安全员、工程队队长。他先后参加过南万忠、中青线、九龙山、北外环、在建兰成线工程施工建设,屡创佳绩。陈宇说,“工程现场的事,必须马不停蹄,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工作任务重,就去哪里”。作为工程队队长、一名作为共产党员,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要跟弟兄们在一起,他总是冲在前面,能把大家伙的心紧紧地聚在一起。

作为带兵打仗的基层干部,陈宇同志常年在外,很少照顾到家庭,和兄弟们在一起的时间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却屈指可数,他的女儿,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成长到一名带上红领巾的大姑娘,几年时间里,他的参与太少太少。陈宇的妻子说:宝贝会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宝贝生病的时候,总是哭闹着喊: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宝贝每次吃生日蛋糕时,总会说要切一块大的,留给爸爸。宝贝妈妈总是哽咽着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宝宝听话,爸爸就很快回来”。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件有趣而心酸的事。(播放录音)。 录音内容大致:(医生亲切地问道:小朋友你几岁了啊?

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回答道:我今年1岁了。

- 5

“有的人流连忘返于大城小巷,而我常行走在小山沟,不是因为志向不够远大,而是我的责任所在。平凡和艰苦更容易锻炼人,也更需要我们去坚守。”这是陈宇的青春感言!

在石油行业各条战线里,有着无数像陈宇同志一样的奋战在一线的兄弟姐妹们,他们青春无悔,勇于争先;他们肩挑重任,不言苦累,他们用平常的行动,平凡的事迹,在青春的流光岁月里铭刻下了那一抹最绚烂的石油红。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难忘那一抹香最爱那一抹香

那心中的一抹红

铭记心中那一抹红

心中的那一抹红

的长沙,我爱上那一抹红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那一抹中国红

那一抹桂花香

那一抹绿意

那一抹绿色

那一抹绿色

《最爱那一抹石油红(5.20修改).doc》
最爱那一抹石油红(5.20修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