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2020-03-02 05:57: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认真落实学生评价新举措

努力实现素质教育新飞跃

--某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情况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评价模式。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仅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2008年学校进入新课改以来,按照《某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要求,本着在“课改中学习、在课改中提高、在课改中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推行评价方式改革,建立了一套以“学生评价手册”为基础,以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多主体互动评价为主要特点的过程性、发展性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二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有了一些体会和收获,现仅对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总结如下:

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始终坚持“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一”是牢固树立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评价理念;“二”是坚持量化考核和过程管理并重的评价模式;“三”是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价原则;“四”是着力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律、自信、自强的四种精神;“五”是逐步完善“评价促学、评价促教、评价育人、评价中成长、评价中发展”的五种工作措施。评价工作扎实有序,渐入佳境。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为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评价的内容与要求,学校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公告栏公示方案,公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人及相关职责;组织培训班主任与相关教师,并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和家长大力宣传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细则的精神与要求,积极向家长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课改展室;精心制作了39块课改展板;开辟了”课改动态”网页;编撰了“走进新课改”宣传小报;校广播站不定期播出课改信息等。上述举措,使施综合素质测评的思想已得到师生、家长的理解、支持,为顺利展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师生联动,培训到位

我们以推进培训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三入”为载体,重点抓了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细心组织学习培训。

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部署培训活动,并结合实际制定培训计划。课改办负责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从而形成了领导小组指挥抓、课改办具体抓、师生合力抓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是用心选择培训内容。

学校从实际出发,安排了上级文件精神,新课改相关理论知识,其他课改试验校的先进经验,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评价的意义、目的,评价结果如何生成和使用。通

过指导教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讲解,每名师生不仅在理论认识上收获颇,同时对评价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

三是精心设计学习形式。

在培训中统筹兼顾,注重做好“四个结合”,将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讲座与辅导相结合、合作与交流相结合。

四、操作规范,评价科学

学校在评价工作操作中,实施“四化”策略,即:一是人本化策略。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在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重在激发其内在动力、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校本化策略。一是一切基于学校,通过自身努力,依靠学校资源,形成动力生成性评价机制,以操作规范,评价科学为主攻方向,研究、培训、管理多管齐下,立体运行,同时借助校外资源,提高效能;三是知本化策略。精心把课改团队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扎实有效的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是全员化策略。以整体工作的优化推动课改的深入。全面动员,全员参与,评价小组成员是领导者,管理者与实践者、培养者多种角色的重合,有利于对象的广泛性。规范操作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评价层面,一是监督层面。学校严格按照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互评)、教师评价、学校审定及通知或公示结果这一程序操作。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监督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组成)严格监督学校评价小组工作,做到了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

果公平,进而保证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严肃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贯穿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之中,跨度大,过程长,内容杂,工作量大。在整个操作流程中,学校始终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内容、结果全程公示,增强评价工作的透明度。从而保证了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五、精心实施,扎实推进。

首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领悟这其中的精神实质,让学生相互讨论、研究,做到了然于胸。这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教育过程。

其次,我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组织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班级评价小组先让学生上台宣读自评报告及自评等级,让其他同学结合平时相处中对他本人的理解和认识,评定等级(A、B、C、D),再由学生推选的代表对小组综合评定情况进行统计并参考学生的自评中的各项证据及学生互评意见,还联系同学们一学期来各方面的表现,确定相应的等级。评A和D的同学要公示出个人材料。实现了对学生的班级初评。

第三,教师根据平时的记录结合学生的表现,给出每个学生恰当的评价。教学班任课老师要综合学生出勤、过程表现等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的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同时提交给学分管理小组审核。学分管理小组对任课老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的资料进行复审,向课改指导

委员会提交认定意见。课改指导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在对学分确认后,由负责人签署学分认定的意见。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通告本人,并告知其原因。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 2010年,房俊、赵春松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65名学生以优异成绩通过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各名牌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并获得5分60至分不等的加分资格;五百余名学生获得吉林省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创新大赛、全国语文、英语能力大赛及其它竞赛奖项。曾两次荣获“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团体第一名。教师队伍中,一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一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一人被评为省级学科教学新秀,二人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共计近六十名教师获得各级奖项。学校被评为吉林省课改样板校。并成功举办了某地区课改现场会。

今后,学校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案,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得更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doc》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