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作传——《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2020-03-02 19:29: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李乐:为历史作传

——《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李乐

书名虽是《我的前半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始终觉得溥仪所讲述的,并不仅是他个人的故事,而更像是在为那50年间的社会历史立传。他所叙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联接着整个时代的血脉。

诚然,本书是以溥仪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来叙述的,它首先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末代皇帝怎样一步步从帝王的宝座上一路跌跌撞撞,最终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它首先满足的,也是读者对这个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落魄皇帝一生遭际的好奇。

但溥仪的叙述并没有停留在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和忏悔里,而是把自己的一生汇入了历史的洪流中: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日本侵略、新中国成立,这辉煌壮阔的50年间,发生在中国的每一次巨大的变化都冲击、改变着溥仪的命运。因此在本书中,溥仪同时扮演着一个串联者、引导者的作用,他仿佛是读者流放在100年前的眼睛,通过他的观察和叙述,联接起一个个分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后来者可以窥看到当时较为真实的社会风貌。

比如第三章中,描述“丁巳复辟”时,不仅写了紫禁城里,“人人都像遇见了大喜事”的情态,还着墨描绘了北京街市上——居民们挂起了纸糊的龙旗,报贩走街串巷地叫卖有关复辟的号外,人们抢购用马尾做的假发辫——这些生动的行为,把当时社会的情态由内至外、由上而下地活灵活现地还原在读者眼前。

除了整体的社会风貌,吸引读者的还有行走期间的各色历史人物。溥仪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能亲身接触到上至王公贵族、军阀、侵略者,下至太监杂役、乳母、农民等各类人群。对于其中的历史名流,溥仪的叙述不一定更完整、更真实,但他所提供给读者的角度却更独到。无论如何,我们是透过一双曾经帝王的双眼去品评,那种略带俯瞰的视角,消除了普通读者和这些名宿之间的距离感,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

他写洋博士胡适,充满了调侃的意味,这位“所谓新文士、洋博士”,在溥仪这个昏聩的皇帝面前,居然毕恭毕敬、受宠若惊。对他的描写虽不多,但仅从他信中“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竟能站在我国最末一代皇帝——历代伟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的面前!”这几十个字里,就可以将他对皇帝的逢迎阿谀一览无余。

在知名的大人物之外,全书也不惜重笔描写了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虽然只是围绕在溥仪身边的个案,但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却是当时社会中这一类人的风貌。可以说着笔在小处,着眼在全局。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全书的第二章中,溥仪提到他的乳母。在这个逐步衰颓的皇宫里,这个朴素的女人表现出了难得的温顺,也只有他给了少年溥仪以怎样为人的教育。但连溥仪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把他喂大的女人,正是因为“大清”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才家破人亡,而9年哺育“大清皇帝”的日子带给她的,除了屈辱,还有自己的亲身女儿早已不在人世的噩耗。

这个小人物之所以在这宏大纷杂的历史中如此令人驻目,正是因为她身上所体现的鲜明的矛盾——一方面,她沉静温顺,在这个人人乖张怪戾的皇宫里显示出了几乎唯一的人性,让人感到她的可怜可爱;另一方面,她对自身悲剧的麻木、她的完全的逆来顺受又让人怒其不争。然而在那个时代,甚至是更久以前的封建王朝中,像这样挣扎在底层而又全然不知反抗的人还有多少?还有多少人连她这样的“幸运”都得不到而生活地更为凄惨?透过她,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王朝中一类人共同的悲剧。

与她形成对比的,是第九章,溥仪成为战犯后参观平顶山时遇到的方素荣。同样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女人——5岁时经历屠村,丧失了全部亲人后四处流浪、隐姓埋名地生活。在身体和心灵饱受摧残之后,她表现出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刚毅和坚强,她有对日本人和汉奸的恨,但为了理想的事业而放弃了个人的仇恨,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宽容。

相比与唯唯诺诺的乳母,方素荣更加爱憎分明,她们虽然都是可怜可爱的女性,但方素荣更是可敬,她是已经觉醒了的现代女性,有理想和事业。相比于乳母的麻木和顺从,她的顽强和斗争的精神令人钦佩。

而方素荣和溥仪乳母的对比,也正是新旧两个时代,苦难的人民的精神思想的对比,是封建社会受奴役压迫的“爬行人”,与新社会中成为主人的“直立人”的对比。

在这本书中,类似的对比无处不在。

奢华但是缺乏人性的宫廷与接受改造时的“监狱”对比;在天津“行在”时,遗老旧臣的殷勤与进步人士的激烈谴责对比;旧社会中童仆一面干活一面遭受虐待折磨的经历和新社会里儿童受到的关怀也是对比;包括溥仪本人的前后思想也经历了转变:一开始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乖戾性情与写书时流露的忏悔羞愧形成鲜明的对照。

而这一系列的比较都是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的,它们所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军阀混战时期与新中国的差异,是人民由奴仆到主人的转变。 因此,读《我的前半生》,如果仅仅将它作为一本“帝王笔记”而抱着猎奇的心理去读,就大大贬低了它的价值,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历史,更描述了20世纪前叶,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和历史波澜起伏的演进。 它所承载的,是50年,一代人,共同的血泪和记忆。

《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历史读书报告

历史读书报告

《为历史作传——《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doc》
为历史作传——《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