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创新方案

2020-03-02 16:55: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仓头镇中心小学2016-2017学年德育教育创新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小学德育大纲》为主要内容,坚持“生活力教育”的办学理念,确立“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思想,贯彻“务实、精细、创意”的工作方针,以主题班会、身边案例、切合校情的系统教育等为有效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宗旨,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学校文明守纪、品德高尚,走向社会有品位、有价值、有发展。

二、德育目标

(一)近期目标

1、以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以主题班会、集会、活动、身边案例分析等为载体,通过对学生进行守纪教育、目标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积极实施班集制,使学生能够做到遵守校纪、言行文明、是非分明,目标明确,对自己负责,对父母感恩,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2、本学年整理录制德育专题片《中心小学德育教育实录》。

(二)长远目标

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在“会做人、会学习、会审美、会健体、会管理”等方面进行引导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做人品位,提高学业成绩,实现人生价值。

三、采取措施

(一)守纪教育

1、把每学期第一个月定为学规范、守规则教育月,各班召开《遵规守纪,做文明小学生》主题班会,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等有关内容,讨论制定《班级公约》,评选“学守则、用规范”之星;

2、学校组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考试,每班抽取5名学生参加笔试;

3、列举身边反面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

4、开展“班级无学生违纪周竞赛”活动,每天班内自查,学生会检查,对各班违纪行为进行日通报、周评比、月量化,较差的班级定出目标和整改措施;

5、第一学期初组织学生军训,增强学生守纪观念。 教育效果:

通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军训等活动,使学生学生感受到纪律的重要性,加强纪律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改掉暑假期间的不良陋习和自由散漫的作风。

(二)目标教育

1、学习《目标的威力》教育美文及李镇西等教育专家名言;

2、规定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会为目标教育反思日,通过自我反思、交流反馈、评选进步学生等环节对上周目标进行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中看进步,找差距,定下一周目标。

3、学习有关励志文章、视频等素材,不断激励自己向目标迈进。

4、各班每周评选进步之星,每月评选级段进步之星,每两个月评选校级进步之星。

教育效果:

使学生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目标是希望、是航标灯,是前进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实际会制定出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发挥自身无限的潜能,引领学生向目标方向奋进。

(三)文明礼仪教育

1、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礼仪常识及古今中外的名人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书;

2、看,即组织学生观看一部文明礼仪专题教育片;

3、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

4、赛,即组织学校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和演讲比赛;

5、做,要求学生以文明礼仪规范自身行为,并设立“文明监督岗”,通过文明志愿者指导学生日常行为和礼仪举止。

6、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进行定期检查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

7、写,针对身边不文明现象,组织学生撰写德育小论文。 教育效果:

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使同学们认识到讲究文明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真正文明的人应是怎样做的。通过学生的自我剖析,使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使班级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营造和谐的校园礼仪氛围。

(四)感恩教育

1、开好《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全体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倡议书上写自己的感恩誓言并签名;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幸福”、“感恩故事,唤醒真情”、“创设情景,真情流露”等环节, 感受母爱的伟大,唤醒孩子心中对父母的爱。

2、利用升旗仪式举行隆重的“感恩教育活动宣传仪式”,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全员发动,并发放《中心小学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

3、各班建立感恩记录本、设专人负责,及时记录班级全体学生的言行和体会以及家长的评价,班主任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指导工作;

4、利用“校园之声”广播安排感恩歌曲及其感恩稿件,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积极营造“感恩文化”,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5、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

(1)倡导节约,杜绝浪费;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如: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搓搓手;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物等;开展少用父母一分钱活动。

(3)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和父母的生日,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4)组织学生观看一部亲情电影,感受浓浓亲情。

6、举行“感恩父母,与爱同行”演讲比赛;

7、各班评选出“感恩之星”,学校评选 “感恩教育”先进班级,予以总结表彰。

教育效果:

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推至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懂得回报别人的帮助,学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健康成长;用爱呼唤爱,用真情点燃真情,解开心里的疙瘩,释放压力,让孩子说出对父母的感激,并由感恩父母延伸到感恩老师、同学、国家以及社会。让孩子们在一个充满友爱的集体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成长。

(五)爱心教育

1、爱心教育宣传动员,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及黑板报等渠道,开展全方位的学习与宣传,为全面开展爱心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适时组织师生进行募捐活动,救助困难学生、孤寡老人和灾区。

3、开展爱心主题文章写作活动。每人书写一篇关于爱心方面的文章,集中评选,公布张贴,发奖,以资鼓励。

4、开展爱心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活动,以演讲的形式来传颂爱心故事,感召大家参与爱心行动。

5、开展爱心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和要求学生深入实际,每人做一件有爱心的事情,在实践中理解爱、奉献爱。

6、用实际行动来关爱身边有困难(学习、品行、生活方面)的学生。

7、班级内评选助人为乐明星,对助人为乐的同学或是小组进行加分奖励。

教育效果:

引导学生增强爱心意识,能传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心奉献精神,在爱心中快乐成长,在成长中学会关爱。鼓励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事事为他人着想,并践行爱心奉献,发扬“爱心从我做起”的美德,营造“人人有爱心,人人献爱心”的氛围,使师生融入到“爱心镇小”建设,为共同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中心小学作出积极贡献。

(六)法制教育

1、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给全体师生做法制教育报告一次,并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互动式对话,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应对策略。

2、上好法制课,召开主题班会,系统传授法律知识。

3、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4、每月进行一次典型案例分析,及时开展“有人向你勒索钱财怎么办?\",\"有人威胁你怎么办?\"等专题讨论活动。

5、及时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

6、运用视频、图片、编排校园系列短剧等,宣传法制内容,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7、举办模拟法庭、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各种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法制教育宣传,增强了小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在校园内的发生,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

(七)安全教育:

1、进行以“强化安全意识、增强生命能力”为主题的国旗下安全教育讲话。

2、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各方面安全教育常识的培训。

3、邀请交警队领导做交通安全报告会,尤其是学生乘车安全教育。

4、举办以“强化安全意识、增强生命能力”为主题的安全手抄报竞赛活动。

5、组织学校安全防范知识竞赛,在全校开展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和应急救援知识答题活动。

6、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班级微信群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技能。

7、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

8、每学期组织两次应急疏散演练。 教育效果: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了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使师生掌握了有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保证了学校财产及学生人身安全,杜绝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环境。

(八)爱国主义教育

1、每周坚持和规范升、降旗仪式。

2、每月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写好观后感。

3、召开“弘扬爱国主义,共创和谐镇小”主题班会比赛活动。

4、开展书法、绘画、图片、主题板报等展评活动。

5、开展“我为祖国服务”的社会公益活动,如上街清除广告纸、打扫卫生。

6、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故事”演讲话动或经典诗文朗诵;开展“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征文活动;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

7、出好一期实现中国梦的专题黑板报和学习园地。

8、结合清明节、“六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

9、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学情调查和“我为母校、我为我班献一计”活动。

10、结合行为规范、守则,开展“爱国从哪些小事做起”讨论活动。 教育效果:

通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了祖国的历史、文明、山河、资源以及建设成就等国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爱国、爱校、爱班、爱己氛围。

德育教育方案

弘扬传统文化__创新德育教育

固阳职业高中创新德育教育探索

德育教育基地方案方案2

小学三年级德育教育方案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优秀]

走向德育课程 创新德育教育(材料)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创新方案.doc》
德育教育创新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