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2020-03-02 15:54: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六年级上学期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1、墨梅

2、*竹石

3、*石灰吟

4、*泊船瓜洲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过零丁洋

7、登高

8、*蜂

9、淮上与友人别

10、从军行

11、春夜洛城闻笛

12、秋词

13、咏月

14、登岳阳楼

15、念奴娇•赤壁怀古

16、无题

17、无题

18、书愤

19、龟虽寿 20、春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陋室铭

2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24、马诗

25、渭城曲

26、借箭

27、沁园春•雪

28、清平乐 •六盘山

29、采桑子 30、劝学

31、送人游岭南

32、旅夜书怀

33、少年行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咏月 唐 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 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 能得几多时少年。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唐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龟虽寿 汉魏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渭城曲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借箭 明 罗贯中

一天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采桑子

宋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 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 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劝学 唐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送人游岭南 唐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少年行 唐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古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诗经》选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即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出自《诗经•王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我国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反映的内容是丈夫去服那遥无归期的兵役或徭役后,妻子在家默默地痛苦思念。《君子于役》正是这样内容的一首诗,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重役之下人民生活的巨大痛苦,而且以统治者无休无止的重役给人民婚姻造成的危害间接地反射出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芣苢》出自《诗经·周南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春 天 ,成 群 的 妇 女 ,在 那平原 旷 野 之 上 ,风 和 日 丽 之 中 ,欢 欢 喜 喜 地 采 着 它 的 嫩 叶 ,一 边 唱 着 那 "采 采 芣 苢 "的 歌 儿 ?那 真 是 令 人 心 旷 神 怡 的 情 景 。生 虽 是 艰 难 的 事 情 ,却 总 有 许 多 快 乐 在 这 艰 难 之 中 。

硕 鼠

硕 鼠 硕 鼠 ,

无 食 我 黍 。

三 岁 贯 女 ,

莫 我 肯 顾 。

逝 将 去 女 ,

适 彼 乐 土 。

乐 土 乐 土 ,

爰 得 我 所 ?

硕 鼠 硕 鼠 ,

无 食 我 麦 !

三 岁 贯 女 ,

莫 我 肯 德 。

逝 将 去 女 ,

适 彼 乐 国 。

乐 国 乐 国 ,

爰 得 我 直 ?

硕 鼠 硕 鼠 ,

无 食 我 苗 !

三 岁 贯 女 ,

莫 我 肯 劳 。 逝 将 去 女 ,

适 彼 乐 郊 。

乐 郊 乐 郊 ,

谁 之 永 号 !

《硕鼠》出自《诗经·魏风》。这首诗反映农夫对沉重的剥削的怨恨和控诉。诗人把剥削者比为大老鼠。农夫年年岁岁辛苦地供养了“老鼠”,却得不到它们丝毫的恩惠。忍无可忍的诗人发出愤怒的呼声,发誓要离开“老鼠”,去寻觅安居的“乐土”。尽管这片“乐土”是不存在的,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鼓舞着人民进行抗争。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重章叠词的手法来加强感情力量。比如开头“硕鼠”叠用,表达出农夫苦苦祈求之意;最后两个“乐土”叠用,则表达出无限向往之情。

黄鸟

诗经 · 秦风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 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秦穆公于公元前621年(鲁文公六年)去世,用了177人为他殉葬,这是古书记载中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它反映出秦国社会野蛮落后的一面。很有才干的子车

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鍼(针)虎都在其中。秦国人民对他们的死深为痛惜,作《黄鸟》诗三章哀悼他们,表示了人民对人殉制度以及穆公死后用人殉葬的愤怒谴责。

六年级下学期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35、*卜算子•咏梅

36、*卜算子•咏梅

37、*菩萨蛮•大柏地

38、*长歌行

39、*七步诗 40、*出塞

41、*春夜喜雨

42、*示儿

4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4、*江畔独步寻花

45、*浪淘沙

4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7、菊花

48、江上

49、鄂州南楼书事 50、送人赴安西

51、秋思

52、咸阳值雨

53、浣溪沙

54、蝶恋花

55、峨眉山月歌

56、白云泉

57、春兴

58、逢入京使

59、大德歌•冬 60、立秋 6

1、中秋月 6

2、江楼感旧 6

3、海棠

64、夜别韦司士 6

5、三月晦日送春 6

6、暮春即事 6

7、卢溪别人 6

8、早梅

69、缺题

70、青玉案•元夕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魏 曹植 (1)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2)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菊花

唐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江上 宋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鄂州南楼书事 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送人赴安西 唐 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咸阳值雨 唐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浣溪沙 宋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蝶恋花 宋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云泉 唐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春兴 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大德歌•冬 元 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中秋月 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江楼感旧 唐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海棠 宋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夜别韦司士 唐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三月晦日送春 唐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暮春即事 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卢溪别人 唐 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早梅 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缺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论语》选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3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3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3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古诗文诵读篇目

一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古诗文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篇目

五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补充篇目徐

三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doc》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