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八中高三年级暑假语文作业(三)

2020-03-03 08:59: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年昆明八中高三年级暑假语文作业

(三)

参考答案

1.C【 解析】原文是说抗战精神“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而非抗战精神本身是“暴力刺激”,且原文并无递进意味。

2.A【解析】根据文中“乍一看”可知“ 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判断错误。

3.C【解析】反推错误,“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是不可变更的前提。

4.(3分)C【解析】“相”是“察看”之意。

5.(3分)B【解析】B项中②③⑤句均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符合题干要求。①句是解说会通河在元朝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的前情,故AD项不可选;④句治河之方是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⑥句虽也表明宋礼治河有方,但与④句编组,故C项不可选。

6.(3分)A【解析】A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原文说“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卒于官”相当于“卒于官任”,是说他担任工部尚书之职未退休就去世了,选项中“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的“积劳成疾”和“在工部”,于原文无据,且有悖于文中“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之意。

7.(10分)(1)(5分)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都比漕运多。(5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任”“终 ”“世 ”分别给1分。)

(2)(5分)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多摊派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4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有司”“科派 ”“病”分别给1分。)

8.(5分)诗人“笑”怀王糊涂昏庸,听信小人,放逐屈原,最终造成自己客死秦国,楚国国运衰败的悲剧结局。(3分)诗人“笑”怀王是希望唐王朝统治者居安思危,吸取楚怀王的历史教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2分)

9.(6分)【答题示例】①拟人:首联“碧溪留我武关东”一句诗人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自己在武关的盘桓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陈迹的临风联想上来。②对比:颔联“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两句诗人用强烈的对比,将郑袖得宠而“酣似醉”之态,与屈原遭放逐后的“憔悴”,形容枯槁、流落失意之色作鲜明的对比。通过小人得势、贤臣见弃的形象对比,婉转地抨击了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赏析对比“山樯谷堑”与“弱吐强吞”或赏析对比“怀王”与“圣神”言之成理亦可)③类比、比喻:颔联“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两句诗人用郑袖“娇娆”“酣似醉”,表现其娇妒、得宠之态,而“酣似醉”的类比,足见怀王对他的宠幸和放纵;诗人用屈原的“憔悴”,表现其形容枯槁、失意之色,而“去如蓬”的比喻,足见屈原遭放逐后到处流落,无所依归的漂泊生涯。形象地表现了怀王的昏庸。(赏析颈联比喻“山樯”与“谷堑”,言之成理亦可)④借代:颈联“山樯谷堑”代指昔日江山依旧,“弱吐强吞” 代指弱肉强食七国争雄的局面。诗人通过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说明楚怀王正是因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导致了丧师失地、身死异国的悲剧。(依据诗句赏析出一种修辞得3分)

10.(6分)(1)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2)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3)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该空不给分)

11.⑴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应是6处点扣,还有姑娘进出电话亭的两次“寒气”滑进来的描写和小伙子映着雪光看姑娘侧影的描写;B项

“侧面表现了姑娘的美丽动人”错,应是对每周六必来的姑娘的期待;C项正面描写方法中还有更重要的方法——语言描写,通过大量“独白”式的语言来刻画姑娘的内心世界) ⑵①小伙子的拨号音是六声,而姑娘的拨号音只有五声,与结尾老者的解释呼应。②老者对姑娘的到来满心期待,姑娘打电话时他又不动声色,姑娘离开后他一声长叹,表明老者习以为常了。③姑娘离开交费时,“略低着头”“匆匆”付钱,走入严寒,红头巾却“披在肩头”,没了之前的优雅从容,或是心虚的表现。④姑娘打电话的内容透露出她家境极为优越,而在下雪的傍晚那么冷还出来打公用电话聊天,其言行的矛盾可见其所言未必属实。(6分。每点2分,答对三处即可得满分)

⑶①“小伙子”形象特点:品位低,世俗。②“小伙子”的作用是侧面烘托“姑娘”形象。小说通过小伙子“眼睛渐渐睁大了”、“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等一系列反应,侧面烘托出姑娘的外貌和内在的吸引力。(或答:小伙子对姑娘起到了对比或反衬的作用。用小伙子的品位低下和世俗,突出了姑娘有内涵有梦想的特点。或答:小伙子对姑娘起到了陪衬的作用。小伙子与姑娘貌似追求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浅薄之人,只是一个直露,一个伪装,构成陪衬关系)(6分。形象特点2分;作用4分,要求有判断有分析,答其中任何一点皆可) ⑷观点一:姑娘是个有理想、有内涵的人,是作者赞美的对象。

①姑娘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对美的深刻感悟。从她对瑞士饭店塞沃伊气质的评价,她对颜色的审美见解,对别林斯基的理解,对莎士比亚的感悟,可以看出她有不俗的内涵与修养。 ②姑娘对梦想的追求是执着坚定的。自己考试失败,姑娘坦然面对,“成败无所谓”,“来年么,还要考,还要!”“人生,人生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可我,还是得一天一天地这么过。”这些语言表现了姑娘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

观点二:姑娘是个虚荣浅薄的人,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①姑娘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喜欢炫耀卖弄。她例举北京有名饭店任由朋友挑,她炫耀妈妈人在国外和神通广大。

②姑娘的审美和鉴赏标准存在问题。姑娘推崇的皆为洋事物,如对于“塞沃伊”调侃式推崇;对于流行色,信奉巴黎预测;对于独白作品的选择,喜欢莎剧,认为蔡文姬“太陈旧了”。她的审美和鉴赏标准明显透着崇洋意味。

③姑娘不是生活的强者而是弱者。老者说她“每逢星期六这个点儿,她准来——交给我四分钱,跟她自个说上十分钟的话儿”,只有生活的弱者,才会以这种方式掩耳盗铃、孤芳自赏、自“愚”自乐。

(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2.(1)选C给3分,选A 给2分,选D给1分。D项“与现实无关”与原文意思有出入(原文为“与现实利益无关”),“使人产生创造力”这个意思文中没有体现。B项“严词以对”理解有误,原文为“嗤之以鼻”,并没有正面应对,更没有以“办学方针”与之辩论。E项,文中没有表现“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2)主要贡献:

①以北大为阵地,聚拢了新文化运动人士,使他们充分发挥了作用。

②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阵地。

③努力宣传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支持中国科学社。(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主要不同:

①从事文化和思想工作的动机不同。陈、胡等更多是出于政治的动机,蔡元培更倾向于将文化和道德革新看作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途径和标志。

②在一些文化问题上持不同见解。如陈、胡等将科学看作是万能的,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蔡元培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并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

③在人生观问题上的不同。陈、胡等认为只需要提倡一种科学的人生观,蔡元培同时强调美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亮节高风”是就蔡元培先生的人品进行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①包容异见,和而不同。比如蔡元培与陈、胡等人思想主张有分歧,但他一方面仍然延聘他们为北大教员,支持他们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

②公而忘私,深明大义。面对针对自己的人生攻击,蔡元培“嗤之以鼻”、不予计较,他极力辩明的是北大的办学方针,维护北大这个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③勇担责任,顾全大局。面对北洋政府的施压,蔡元培勇于承担责任,表示:“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8分,一个方面给4分:每个方面观点明确,给1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3分。)

13.B(3分)【解析】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A.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C.鹅行鸭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这里应该用“邯郸学步”。D.不虞之誉:意想不到的赞扬。“不虞”本身就是“意想不到”的意思,属语义重复。

14.C(3分)【解析】A.“地震时„„防范”“地震预防”,不合逻辑;“处置及防范”,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电视”和“转载”不搭配。D.句子杂糅,导致主语暗换,“接受调查”的不是执法人员;逻辑问题,“猎获物”与“违法所得”并列不当。

15.D (3分)【解析】⑥是领起句,⑤②是对⑥的阐释,④紧承②,通过转折,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引出③,即“重要目标”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标任务,最后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小结。

16.(6分)②③⑤⑩1114 (6分,每个1分)

【解析】②“所属的”多余。③“带来”,使句子缺主语。⑤“的”改变了句子主语,使主语“未经用户允许收集的用户信息”变成了“用户信息”。⑩“到”,多余。11“任其”赘余,“任”就有本句中“让”的意思。14“事先”和“预”重复累赘。

17.(5分)【参考示例】

不放飞理想的翅膀,绚烂的青春也会变得暗淡

不扬起思考的风帆,渊博的知识也会变得肤浅

不散发德行的馨香,优雅的风度也会变得粗俗

不紧跟时间的步伐,悠长的岁月也会变得短暂

不挣脱失败的泥淖,绮丽的风景也会变得昏暗

不树立奋斗的航标,远大的理想也会变得渺小

(句式2分,内容2分,语言流畅生动1分。)

六、作文(60分)

立意指导:两个立意

一个是:适度消费 勤俭节约。

参照“网友丙:钱是你的,但是资源是大家的,我们绝不应该用十人份的菜肴来满足两人的”

另一个是:过度消费的危害攀比消费虚荣

参照“网友乙: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消费已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更是身份的象征、成功的标志。

网友丙接着说:现在可怕的是有人浪费了,还高昂着头说‘这是消费’。

网友丁附和网友丙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但现在的人光忙着物质的消费,哪还顾得上其他啊?

大家议论纷纷„„”

评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以符合材料内容及由材料引发的感悟或联想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文字,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 (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 (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身份被提拔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二年,因(办事)机敏干练,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七年遭逢母亲丧事,但是皇帝下诏让他留任处理政务。永乐九年皇帝命令开修会通河。

所谓会通河,是元朝至元年间,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引汶水并截断济水,连接(集中)到卫河,形成转运漕粮的河道,名叫“会通”。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要比漕运多。明朝初年运输粮饷到辽东、北平,也专用海运。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决口,断绝了安山湖水流,会通于是淤滞。永乐初年,河运海运

并行。海运艰险遥远物资多有失亡,而河运则从长江、淮河到达阳武,征调山西、河南的民夫,沿岸牵引一百七十里入卫河,经过八个递运所,百姓觉得非常辛苦。于是命令宋礼和都督周长前往治理会通河。

宋礼认为会通河的水源,必须依靠汶水(输送)。于是在堽城和戴村筑坝,横亘五里,遏止汶水的流向,使汶水不向南流入洸水而向北流入大海。又汇集几处泉流,都从汶上流出,到达南旺后,又分为二道水流,十分之四的流水向南连接徐、沛,十分之六的流水向北到达临清。南旺地势高,开口引水,往南往北都注入水流,就称作水脊。借此观察合适的地方设置水闸,根据天时节令蓄水放水。从这里分水北边到达临清,地势降低了九十尺,设置水闸十七处,而后到达卫河;向南到达沽头时,地势降低了一百一十六尺,设置水闸二十一处,而后到达淮河。总共派遣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工三十万,免除租税一百一十万石有余,二百天疏浚工程完成。这一年,皇帝又采用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恢复黄河旧河河道,用来削减水势,使黄河不再危害漕粮运输,命令宋礼同时监管这项工程。八月回到京师,评论功劳属于第一,受到上等奖赏。

第二年,因为卫河水患,皇帝命令宋礼前往筹划治理。宋礼请从魏家湾开挖支河两条,泄水放入土河,又从德州西北开挖支河一条,泄水放入旧黄河河道,让水流从海丰大沽河入海。皇帝命令等到秋收后开工。宋礼还提出:“海运经过艰难险阻,每年船只往往损毁,有的还漂失沉没。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多摊派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统计海船一艘,用一百人运一千石,这笔费用可以办理河船装载二百石的二十艘,每船用十个人,可以运载四千石。据此分析,利弊很明显。请调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衮州粮,合计一百万石,从河运供应北京。”于是河运得到极大便利,漕粮运输越来越多。永乐十三年终于停止了海运。永乐二十年宋礼因为衰老患疾被免除了早朝参拜,有事奏请可让侍郎代办。永乐二十年七月死在官任上。

暑假语文作业

暑假语文作业

暑假语文作业

暑假语文作业

小学语文作业评语集锦(高年级)

高年级创造性作业

初一暑假语文作业

初一暑假语文作业

四年级暑假语文作业

暑假语文作业设计

《昆明八中高三年级暑假语文作业(三).doc》
昆明八中高三年级暑假语文作业(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