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乡环路村村支部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2020-03-03 03:05: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马蹄乡环路村村支部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今年,一场历史罕见的春夏伏三连旱在西南大地上不断

升级。而位于古蔺县南部的马蹄乡环路村成为此次干旱的重

灾区,环路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6.27平方公里,人口2036人,全村海拔350米到1400米,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资源严重缺乏,是一个十年九

旱的村,虽然脚下就是赤水河,却只能望河兴叹,虽然有高

耸的山,却没有充足的水,这个历来水源馈乏,水利基础设

施薄弱的小山村,在连日的超高温天气下,水井干涸,田地

龟裂、庄稼绝收,人畜饮水陷入非常困难的局面。旱魔还在

疯狂的肆虐着整个山村,老百姓最根本的生存基础变得苍白

无力。在生死一线间,环路村党支部给环路村村民送上了橄

榄枝。

去年入冬以来,少雨无雨现象开始,干旱现象产生,至

今年7月,全村平均降雨量不足70毫米,7月底8月初,旱

魔超乎人们想象更加疯狂地肆虐着整个地区,环路村一个偏

僻而土地薄弱的小山村,平时生活与生产全靠集雨节灌的望

天水解决的村,面对罕见的旱灾,其直接影响简直不言而喻,水稻抽不出穗,玉米长至一米多高便枯萎在地里,红薯与花

生,完全绝收。为全面掌握全村旱情,环路村党支部成员走

组访户,获得了全村旱情翔实情况:全村共6个组,有2000

多人受灾。

一、

五、六组已经没水,塘池已经干裂,其中环

路五组李五寨苗族同胞聚居点旱情尤为严重,只有到6公里

以外的赤水河取水,灾情的严重程度超出了党支部成员的预

想。

面对灾情,党支部成员不等不靠,团结和带领党员克

难攻坚,抗击旱魔,他们利用自家有摩托车的便利条件,率

先开展起了用摩托车为全村人民送水的行动,在他们的精神

鼓舞下,全村有摩托车的党员都加入到了其中,此时,由环路村党支部成员组成的摩托车送水队正式组建起来。

他们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给群众送去生命之水,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全村人员的思想动向问题,严重干旱必然导致人心惶惶,全村庄稼绝收,人畜饮水困难,菜都吃不上,支部成员面对严峻形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知道,群众要生存、生活,水源之争避免不了,必导致不和谐关系发展,不和谐必然不稳定,不稳定就无从谈抗旱救灾,想到这一关键点,他们抢先一步,迅速召集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做好宣传动员,呼吁大家大旱面前要人人团结,他们自己也利用老百姓来接水、送水队休息的间隙,与大家一起共商对策、如何共渡难关。经过他们各方面做动员,现在,只要他们的队伍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队伍送水到哪里,哪里便有了称赞声,他们从各方面鼓舞群众,动员群众,安抚群众,至今全村无一例水事纠纷,全村人民抗旱救灾情绪高涨。

截止目前,在烈日当头下,在山路崎岖中,他们所带领的义务送水队平均每天送水3趟,共1000多方,保障了全村四个组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共寻到新水源4处,党支部立足长远考虑,根据乡党委政府的抗旱救灾积极政策出发,果断决定将4处水源地拓宽、挖深、加固来保障以后年月的饮水问题,在那段时间里,他门一边组织带领队伍送水,一边就近寻找新水源,又一边联系外界,多方筹集抗旱救灾资金,联系环路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抗旱救灾捐款10000余元。

在抗旱救灾过程中,作为一名党员,一群人民的代表,党支部成员们深知自己的担子与责任,他们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敢于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马蹄乡马岭村李先华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马蹄乡姜明同志抗旱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镇党委书记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普通农民党员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马蹄乡环路村村支部抗旱救灾先进事迹.doc》
马蹄乡环路村村支部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