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2020-03-01 22:01: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中国国防政策: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建立起来的自卫型国防。

2.“国防”一次最早来自《后汉书·孔融传》

3.国防的基本类型:自卫型、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现代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保障②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③现代国防是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④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⑤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⑥国防教育的普及与展开

5.民族凝聚力综合国防灵魂,经济实力综合国防基础,国防实力综合国防支柱

6.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①是由全国人民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国防法规②是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国防法规③是国务院各部委、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大军区制定颁布的法规④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7.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三种形式:①是服现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②是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预备役部队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为服预备役③是学生军训,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要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人民共产党领导(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防职权) 10.国务院作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主(国务院的国防职权)

11.中央军事委员会作为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国防职权)

12.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

13.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②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员③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1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任务

1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员额230万,预备役部队组建于1983年

19.国防动员,也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试试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

20.国防动员按规模可分为总体动员和局部动员,按方式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时机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战争持续动员

21.后备兵员动员有三种用途:补充不满编的现役部队,补充扩建和新建的部队,补充战斗减员的部队

22.国民经济动员主要包括工业动员、农业动员、贸易动员。财政金融动员、科学技术动员、医疗卫生动员和劳动力动员

23.人民防空动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织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教育,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等。 24.国防交通动员包括交通运输和通讯动员

25.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教育的活动

26.国防教育的基本原则:①持之以恒,不断深入②服从大局,注重实效③坚持改革,适应

发展④全民动手,形成合力

27.2001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决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国国防教育日 28.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9.军事思想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30.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一是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具有突出的时代,三是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四是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31.军事思想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军事思想(孙武),

二、近代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创造性,认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是政治的的工具等),

三、现代军事思想(毛泽东)

32.军事思想在军事实践中的指导作用①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行动指南②军事思想是研究各门具体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③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3.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

34.武经七书:李卫公问,三略,尉缭子,六韬,司马法,吴子,孙子兵法 35.《孙子兵法》现存仅为13篇,6076个字

36.第一篇 计篇 一是重战思想 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 三是实现战争胜利的手段(诡通) 37.第二篇 作战篇 “兵贵胜,不贵久”胜敌而益强 38.第三篇 谋攻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

39.第四篇 形篇 一是灵活运用攻防两种作战方式 二是敢于打必胜之仗 三是以优势兵力对劣势之敌

40.第五篇 势篇 时正,时奇,奇正并用而且彼此呼应 41.第六篇 虚实篇 “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

42.第七篇 军争篇 一是用兵的方法 二是指挥作战的方法 三是运用好迂直之计

43.第八篇 九变篇 一是随机应变 二是分清利害 三是有备无患 四是带兵要克服五个弱点 44.第九篇 行军篇 因地处军 视情相敌 治军附众

45.第十篇 地形篇 一是对六种地形的利用 二是将有六败 三是上将之道 46.第十一篇 九地篇 九种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

兵贵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

三是将帅要沉着指挥,做到有条不紊

47.第十二篇 火攻篇 以火佐攻 慎战思想

48.第十三篇 用间篇 因间 内间 死间 反间 生间

49.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①重战,慎战,备战思想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③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④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⑤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50.(含义)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51.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2.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产生和形成①(1927.8-1935.1)“暴力革命学说”“枪杆里出政权”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井冈山的斗争》《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②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在抗日时期建立(1935.1-1945.8)《论持久战》③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达到了全面成熟(1945.8-1949.9)④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了新发展(1949.10-至今)

5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二、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三、人民战争思想,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五、国防建设理论

54.战争定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势

55.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①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②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③着眼特点,着眼发展④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三大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6.“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我军形成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三化)

57.人民战争思想的含义: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的战争

58.人民战争的三个基本特征: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群众性,战争的组织性

59.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

二、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三、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五、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60.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61.邓小平: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江泽民: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胡锦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62.军事高技术分类:飞机打近又打远,导弹打面又打点,坦克打明又打暗,电子战打定又打变

63.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高技术的总称 64.电子对抗技术的特点:时效性,多变性,连续性,广泛性,机密性

65.目前电子对抗主要包括:信息对抗技术,雷达对抗技术,光电对抗技术,网络攻防

66.通信干扰技术主要包括:一是快捷引导干扰频率技术,二是灵活干扰技术,三是复合干扰技术

67.信息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一是扩展频谱技术,二是采用自适应天线阵干扰对消技术,三是采用猝发通信技术,四是采用新的通信波段

68.网络防御技术:①安全防护技术②防火墙技术③实时信息安全机制

69.电子对抗技术的作战运用:①获取重要军事情报②破坏敌作战指挥系统③掩护突防和攻击④保卫重要军事目标⑤夺取战场主动权

70.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71.雷达的工作方式:一类是发射电波是连续的,称为连续波雷达,另一类发射的电波是间歇的,称为脉冲雷达,广泛应用的是脉冲雷达

72.现代伪装技术主要包括防光学侦察伪装,防雷达侦察伪装及防红外线侦察伪装 73.隐身技术包括隐身外形技术,隐身结构技术,和隐身材料技术 74.隐身武器:隐身飞机、隐身导弹、隐身舰船、隐身坦克

75.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76.光纤制导导弹有点:作战范围广,射程远,攻击力强;制导精度高;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生存能力强;作战灵活,易于操作

77.按导弹射程可分为:近程导弹(1000km以内)中程导弹(1000-3000km)远程导弹(3000—8000km)洲际导弹(8000km以上)

78.制导雷分为三类①打击坦克、装甲车和直升机的制导地雷②执行反潜、反舰任务的制导水雷③执行反卫星任务的太空雷

79.航天飞机主要特点:可重复利用,能将有效载荷送入空间轨道,发射和载人时的加速度比火箭要小,按空间可从事各种研究和实践活动

80.军事卫星系统按用途分为:军事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均是测地卫星,军事气象卫星

81.航天作战武器系统主要包括:反卫星武器,反导武器,轨道轰炸武器,军用空天飞机 82.1970.4.24我国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试验卫星

1981.9.20我国运用一枚运载火箭,一次把三颗卫星送入太空

83.指挥控制技术是指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侦察、监视、情报、指挥、控制、通信、杀伤等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C4KISR系统

84.指挥控制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综合控制技术。 85.指挥控制技术的作用①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②军队一体化作战体系的粘合剂③军队指挥控制的重要手段④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根本保证

86.激光武器分为激光干扰与致盲武器,战术激光武器,战区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 87.粒子束武器具有加速、高能、灵活、干净、全天候使用等特点 88.环境武器分三种类型:气象型,地震作用型,生态型 89.信息是实物观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90.信息特征: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扩充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转化性,时效性 91.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92.(陆海空天电网心)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信息战是其中一种作战形式 93.信息化战争三非基本战法:非线性作战,非对称作战,非接触作战

94.构成信息化战争的五要素:时代特征,信息化军队,信息化武器装备,多维空间,信息主导作用

95.①信息化战争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③近年来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

96.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五次革命:语言、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无线电、计算机

97.陆战:打破军兵种建制,实现了小规模“点兵式”作战模式,使得地面战争的界限开始模糊

98.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用第一支数字化部队,常青藤部队)是人类有机械划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度或者叫转折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自从海湾战争

以来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承前启后的战争

99.控制海洋的关键:对世界重要海道、海峡的控制

100.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主导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节奏快速化,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行动精确化,指挥作战扁平化 101.空军必须把握两个字:空中交通,空中作战

102.空军摧毁敌军的手段:电子干扰,无人机,摧毁导弹制导雷达、发射装置 103.贝卡谷地之战:12min 104武器装备系统构成: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C4KISR系统

105.软杀伤性信息武器,是指以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代表的网络攻击型信息武器和以电子战武器为代表的电子攻击型信息武器

106.单兵数字化装备由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综合头盔系统、武器分系统、综合人体防护系统和电源分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107.C4KISR系统:k杀伤,i情报,s监视,r侦察

108.信息空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包括电磁空间(第五维战场),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采取了军事打击,攻心并举方针)

109.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战争的威慑力极大提升,军队将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10.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

一、战争的暴力性减弱,

二、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

三、战争主体多元化

111.战争的威慑力极大提升: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平均每五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每9000枚炸弹才能摧毁一个地面坚固目标。越战时,减到200到300枚炸弹摧毁一个目标,现在需1.2枚

112.军队将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军队规模作战单元趋于小型化,

二、军队信息系统的构成将高度一体化(未来军队信息系统的构成,将构成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精确打击和支援保障四大作战职能),

三、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能化

113.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一、树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的新理念,

二、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三、努力实现武器整备的信息化,

四、努力培养国防信息人才队伍,

五、正确处理机械化半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114.信息基础建设重点:一是努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二是加快国家大型网络系统建设,三是大力开发各种软件技术

115.阿富汗战争:首次使用侦察攻击型无人机,全球信息棚格、铅地炸弹、风力修正子母弹、斯拉姆燃料空气炸弹

116.科索沃战争:首次使用电磁脉冲炸弹、计算机病毒攻击武器、石墨炸弹、GPS制导的巡航导弹

117.软杀伤型信息武器:计算机病毒、网络战、电子干扰 硬杀伤型信息武器:导弹、精确制导导弹药(JDAM)

118.信息化武器系统包括: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C4KISR 119.联合作战:盟军、兵种、兵器

网络中心站:后勤、心理、评估 120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121.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 122.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的自然状态,如山地、丘陵、平原

地物是指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共定性物体,如居民地,道路,江河、森林等

123.平原:一般地面平坦宽广,海拔在200m以下的地区叫平原(12%) 丘陵地:地面起伏较缓,高差一般在200m以下的高地叫丘陵地(10%) 山地:高差一般在200m以上的高低(33%) 山林地:许多树木聚生的山地(10%)

居民地: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的地区

水网稻田地: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众多,水稻田遍布的地区 124.我国基本地形图比例尺:(cm)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1:100万

125.地图比例尺的定义: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126.比例尺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

127.图上距离的量算:用直尺量算,在直线比例尺上量,利用坐标网估读,用里程表量读 128.地物符号分四类: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轮廓符号)

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线状符号)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点状符号)

说明和配置符号 129.我国出版的地图多数为四色(黑绿蓝棕)少数为七色 130.等高线:等高闭合,多高少低,密陡稀缓,形似地理 131.等高线分类:首曲线

间曲线

助曲线

计曲线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doc》
军事理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