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2020-03-01 17:23: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通过早晨屈校长的领学,对《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文有了粗枝大叶的了解,为什么说是了解呢,说实话我是提前没有读,一直到晚自习下,放下其他事情,认真捧起书本去阅读。读第一遍时不仅让我想起我给自己定的座右铭:“态度改变人生,执着成就未来”,想想学生,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是什么态度。十年来,我也曾无数次的拿最优秀学生的作业去要求其他学生,甚至给其他学生造成严重心理负担,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知识时的两极分化。读第二遍时,感觉最难的还是“确定”,我们怎么去确定学生现在已达到什么程度?怎么去确定学生是否已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如果我们能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确定学生发展水平层次的能力,我想我们的教育技巧也好,还是教育能力也好都会有显著的提升,对不同学生的态度都会是欣赏的,而不是拿最优秀人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我们的态度也会不再是面目狰狞,而是润物细无声的陪伴与友善。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看到此文我迫切想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

分钟”。这又不得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长流水。只有这样,也只能这样才能像那位老师一样,用一生在备课,现场准备只有15分钟。而进行这种准备的唯一路径是读书,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读了此文,让我感触最深的观点有三,一是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二是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三是与阅读相配合的书写——是儿童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加以关注,就能慢慢去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学。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文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基础知识就像楼的地基,做为初高中生物都带的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到的初中生物知识,学生已忘的一干二净。反思初中生物教学,很多时候对基础知识给予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初中生物还或多或少存在考前突击的现象,很多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并未始终保持在记忆里,更谈不上牢记终生。在以后的初

中生物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筑牢基础知识,让学生到高中时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创造性的劳动上去。

《‘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中指出“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我们都知道,只有当学生在学习时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把现在学习的知识融入到他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进行阅读并筑牢基础知识。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文中提到“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回想刚参加工作当班主任的经历,班上有不少的后进生,几乎门门课都是二三十分,甚至数学和英语成绩是个位数,那时就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些学科只需要认真背一背就能考及格的,于是就强迫学生下课到办公室亲自盯上去背,但坚持了一月发现学生成绩是有所长进,但只要老师不去盯,由会回到二三十分的地步。今天通过学习,知道了第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第二,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兴趣会使其脑袋中有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其

大脑,迫使其大脑加强工作;第三,解决问题后的感到的每一次巨大的胜利是其前进与坚持不懈的内生动力;第四,创造性劳动引起的兴趣越大,读书就读的越多;第五,遇到困难时,更应当更多的阅读。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文中指出“知识因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尽快地摆脱”。所以,教师要做的不是看学生谁能储存知识,谁储备的知识越多,并能在教师的要求下,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而是怎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时不变成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同时想方设法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学生主动生成知识,体验此过程的乐趣,而不仅仅是记住别人的思想。因此,我们在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时,是不是也更应该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关于获取知识》

《关于获取知识》一文中指出:“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如何做的这一点呢?第一,让学生面前出现疑问;第二,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

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第三,让学生对自己思想进行“回顾”,对自己知识仓库进行“清点”。总之,教师在授课时要给学生留白,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抽取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抽取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

《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反思自己的教学,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遇到学生不容易懂的理论时,往往是通过一些技巧帮助学生先记住这些理论,再去慢慢理解。比如在讲高中呼吸作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能记住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但过不了几天,再问的时候基本又是含糊其辞,因此在教学时,我当时主要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第一阶段,再去记住相对容易的第三阶段,然后采用推导的形式推出第二阶段。这虽然对学生记忆有一定的帮助,但这种记忆却没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今天,通过阅读《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一文,使我知道了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贯的分析现有的抽象理论,更应该从事实入手让学生了解大量的事实,了解他们要学习的理论的来龙去脉,让他们从思考大量的事实的过程中慢慢的感知其中的真理所在,没有对事实的思考也是徒劳无功的。总之,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明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那就是“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的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通过阅读《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一文,反思学生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教材时没有学好、没有学透,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夹生饭的现象,首先是像第9篇中所说识记没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也是我在课堂中存在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第10篇的学习,苏大师指出,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孩子身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一次学习新教材时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学习好的那些学生在学习时思维活跃,和教师同步。也就是说他的上每一堂课,听得认真,学的透彻,没有夹生饭,做到了堂堂清、日日清,同时做作业时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老师表扬,同学羡慕,自己也有成就感,感觉好,有能量,越学越轻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是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在第一次的新教材学习中,让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模糊的、肤浅的表象减到最低水平;二是努力使学生就向我校学风中提到的乐学、勤学、会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好学到乐学的转变。

《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通过阅读《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一文指出,如果你弄懂了这种依存关系的实质,你就能解开那个“连环套”:学习新教材的时间不够用,是因为时间花在检查家庭功课上了,而检查家庭功课占用很多时间,又是因为教材没有充分学透。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教学观点,有时就是赶快上课,赶快结束课,然后通过反反复复做卷提高成绩,多做几遍就会了,美其名曰:以考代练或者以考代训,尤其在高三复习中。而在在反反复复做卷中,我们又会发现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做题的确没问题。但是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总是反反复复在错着同样的问题。老师发现他们错了,之后他们又回去改,有的几次才能改对。有的是当时改对了,但是过两天又做这样的题,还是错。更有老师曾经说,我讲了十遍了学生还都不懂,再一次让我想起了以前安校长在会上的批评。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在第一次认识这个新知识的时候,他感觉会了,书中说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而这些学生一遇到新的问题,他学到的知识就不会运用了,成为了死知识,究其原因是掌握知识时缺乏思考。

《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通过阅读《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一文,首先我对文中提到的“被提问的学生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所以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多

也不过是少数几个有可能被提问的学生”。为了破解这个问题,笔者采用了草稿本检查家庭课业,并使草稿本代替了黑板。可以说采用草稿本本身的价值任然是防止学生的死记硬背,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记诵的时候同时进行思考,也像第九篇中提到的这样,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能使识记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可见,思考在我们掌握知识方面是非常非常重要。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不单要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思考,就在家庭课业的检查中也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做一是可以把检查知识变成知识的积极运用;二是教师还能考虑并关注学困生的工作情况及其能力和特点;三是还可为教师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读书心得——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doc》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