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教育

2020-03-04 00:24: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小学生劳动教育讲稿

一、劳动的概念

1、劳动的概念

“劳动”在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今天我们的话题主要界定在小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当中。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有一个最好的诠释“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2、劳动的分类

“劳动教育”,从实施的主体看,可分为社会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和学校劳动教育;从基本内容来分,可分为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等。就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育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素养。

二、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优秀劳动者的特征尚不明显。

我们认为,作为优秀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素养应有五项:①要具有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观念;②劳动意志品质坚强,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③有强烈的责任感,劳动的主动性强,遵守劳动纪律;(4)有“独立见解”和“科技兴趣”;(5)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质量。围绕这五个方面,我们进行一定的调查和分析。值得注意的现象的是,目前“体力劳动”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的位置并不高,虽然有的人认为社会上并没有最低贱的职业。但在班级干部的职位中

愿意做“劳动委员”的只占到一小部分。对“未来的规划”愿意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或农民的很少。而希望做一个脑力劳动者占较大多数。看来“体力劳动也光荣”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家务劳动和在学校值日缺乏主动性是当前小学生劳动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学生劳动素养不均衡现象要引起警省。

虽然说从整体上看目前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正在不断提高,但不均衡现象还很严重。首先是年段的不均衡现象,比如,对待学校劳动值日的态度,各年级很不一样。其次,少数同学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与多数同学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比如,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情,有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不能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还有些同学认为天下没有最苦的事情,自以为苦则苦,自以为乐则乐,表现出一种自信乐观的精神;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填写“学习最苦,因为我讨厌学习”,厌学情绪极为强烈。这种人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言而喻。再比如认为人生幸福来源,有的同学认为“要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当然也有的同学认为“劳动创造一生幸福”,反差之大,可见一斑。我们还发现,同学们中网络游戏成瘾,有的人为了弄到钱,不惜骗家长,逼霸同学,还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换钱来上网。

(三)不要让“劳动”成为缺失的教育

目前家长、学校、老师并不重视劳动教育。学校的劳动教育也越走越窄,有的同学认为所谓劳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课,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春游、秋游和参观,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劳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不把劳动当教育,这是家长和学校不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原因。家长只过问孩子的衣食住行,只关心学业成绩,也会为孩子请家教,也会为孩子买教辅资料,但从不把孩子的劳动放在心上。社会乃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和学生,只看重分数,劳动教育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个孩子劳动好”几乎

被看成是讽刺;“这个孩子脑子灵”、“这个孩子动手能力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前者是别人对自己真心的表扬,而后者的“表扬”之外有弦外之音。

有劳动却无“教育”,这种现象很常见。家长“劝学”最常见的一句话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当农民”,有的家长为了教育厌学的同学,处罚的办法有时会采取“劳动”锻炼。老师处理违犯纪律的同学有时还会采用罚劳动的办法。其结果会是让学生惧怕劳动,以躲避劳动为乐。学校不能因校制宜科学地安排劳动教育,做法简单,一蹴而就,甚至作秀,不能提高劳动的教育附加值,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以劳动为苦,厌恶劳动。

(四)体力劳动教育的价值不容忽视。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与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都是不可能的。”(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们还发现,当前小学生对体力劳动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虽然有的同学认识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劳动。也有的同学认为社会上没有最低贱的劳动。但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愿意将来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或农民,而且随着学段的增高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愿意做“工人农民”而且是“有技术的工人农民”,一方面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关,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体力劳动的价值,这方面的教育被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

三、解决劳动教育问题的最好的一个对策

就是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劳动对塑造一个人的重要价值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

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这些人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这是因为,让孩子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坚韧负责、珍重亲情、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另外,美国心理学家威特兰从40年代开始对490名男孩子跟踪调研40年,结果表明:除去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及教育程度等因素外,常做家务的孩子比很少干家务的要幸福得多。大量记录表明:从小干活的孩子较有才干,充满自信,其人际交往能力两倍于父母卵翼下成长的同龄人,其收入可能5倍于后者,失业率却是后者的1/10。

通过劳动教育可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品质。

四、谈谈今后我们小学生怎样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职责。热爱劳动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同学们今后成材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劳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儿童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劳动的机会,缺少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当他将来独立生活时又怎么能适应呢?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及劳动能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第一,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通过劳动初步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

参加劳动的积极性,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

的劳动等。通过思想品德课、劳动技术课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

思想。

第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体会到教师劳动的付出,父母劳动的艰辛,更加尊敬教师、尊敬父母。平时要节水、节电,要爱惜学习、生活用品,爱护学校的桌椅,珍惜粮食。有时可以让自己做值日、洗衣服,从而更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第三,激发劳动的兴趣。

1、让同学自我管理

告诉同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培养同学的独立自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有“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用具自己摆放”等等。一旦给同学们自我管理的权利,同学们就会因为成就感而尽量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即便他不想,因为父母已经不管了,孩子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当然在这个过程教官要保证两点:第一是坚持到底,绝不妥协,哪怕因此出现一些小麻烦也要坚持让同学们自己想办法。第二是一定要全程协助、给予指点。因为孩子小,而且很多事情第一次做,所以会显得“笨”,这就要求教官要有耐心。指点不是包办,教官的角色是引导、协助,而不是指挥、命令。

2、用赏识教育方法

许多教官把赏识教育理解错了,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夸孩子。其实赏识教育不只是语言上的一味夸奖,而是肯定孩子、给孩子力量,让他有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教官可以在肯定孩子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例如孩子自己洗衣服,衣服洗得不是很干净,而且还溅了一地水。这时的教官及老师既不要对孩子发火,嫌他做得不好,也不要只夸奖孩子做得好,更恰当的做法可以说:“这件衣服你洗得不错,我相信你下次可以洗得更干净,而且可以更小心,

不让水溅出这么多。你也这样认为吗?”

3、和孩子共同完成

要让孩子明白,作为班内成员,每个人都有义务做值日劳动。给全班人分配好各自的任务,例如:一部分负责洒水、一部分负责扫地、一部分负责拖地、一部分负责擦桌凳、一部分负责打开水。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责任”。

第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同学们从事劳动应从自我服务劳动开始。如在家庭要做一些家务劳动,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大扫除等。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所形成的独立性,将对同学们今后积极主动,遇事动脑筋,具有劳动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养成教育与劳动教育方案

浅析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总结()

劳动教育教案

劳动教育心得

《小学生劳动教育.doc》
小学生劳动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