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心得总结

2020-03-02 16:06: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党课心得总结

在这本节党课的学习中,我们观看了《复兴之路》历史记录片。看完后给我的震惊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它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经济体制的建立,1978开始了改革开放,指出了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为中心

1984年中共12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议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92年,面对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到了一个由初期到中期的关键时刻。当年,邓小平到南方各省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谈话,指出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的意义,市场与计划的辨证关系(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这有利于解放全国人民的思想,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基础。1992年,中共14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13届三中全会召开,规定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中共15大召开,指出我过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以后又开了大大小小的会议,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二.世纪跨越,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

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观看《复兴之路》还有其他两点感受,一点就是中国的复兴离不开正确的道路选择。无论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失败,还是后来共产党人的成功。以及后来从中国成立到近来的各中探索与建设,有的选择错误,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有的是正确的选择,像三大改造中的正确策略,使中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使中国在近三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在不同时期指引着中国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申奥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的重要经济体,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独撑一方等等。这些都显示了道路的正确选择对中国复兴的巨大影响。复兴之路仍在继续,现在及以后中国的发展都需要相关的人员把握时代的发展潮流结合中国实际,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全体中国人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地努力奋斗。 另一点就是中国的复兴是中国人民思想意识的觉醒。从君权神授,以帝为尊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为了实现这一步的转变,中国人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三百多年前,中国人闭关自守,意识狭隘,后来面对侵略人们开始关注世界的情况,再然后通过各派力量的革命和探索,中国人民的意识不断地得到解放,科学,平等,民主等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在那个闷热的夏季,当维新党人因变法失败而当街斩首时,麻木的中国民众或许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围观,但是后来在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时,四方蜂拥而起,百日皇帝梦立即破碎;企图独裁专制的国民党遭到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在中国近现代的复兴中,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思想意识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中,尤其要注意发展人民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人民去关注和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不断地克服近千年来在国人心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的思想残余。

改革开放的道路已经辅开,下面是全面发展的问题,道路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如此,但就是遇到多大困难,这个改革开放的路也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如同当年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死伤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新中国前进,就是让炸药包炸个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这是解放战争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在改革中上千万职工的下岗失业不也是这种为了新中国前进所付出代价嘛,可以说是千万职工的下岗成就了经济的腾飞,这在世界改革史上也是少有的,是因为中国人多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经济腾飞必须要牺牲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如同当年的解放战争,死伤是不可避免的。

1915年《新青年》亮相,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在中国社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和社会思潮纷纷涌入。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当时的中国前途一片黑暗。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多年以后,毛泽东对外国朋友说,我们原先都不是拿枪的,都是爱和平的人,有种地的、有做工的、有当教员的、有做生意的,我是当小学教员的,我没有准备拿枪去打仗,毛泽东将武装革命形容为“逼上梁山”。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1936年纵横十余省跨越二万五千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复兴之路》可以说使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且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改革开放之举措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路。现在中国正处于十八大提出的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我们的共产党,站立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创业在当家作主的城乡,铁锤造出了真理,镰刀收获了希望,劈荆丛、开大道、图发展、当自强。改革前沿有你们伟岸的身影,开放的航道有你们沸腾的热浪。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你们冲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排除重重阻力,带领全国人民精神焕发地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使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切都离不开这复兴之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已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创下这复兴之路的奇迹。

党课心得总结

党课个人总结、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

《党课心得总结.doc》
党课心得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