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答案

2020-03-03 13:19: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答:

一、文体特色

首先,我们要明确《野草》作为鲁迅开创的“独语体”散文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诗之先河。作为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就表现形式来讲它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色:

1. 是诗歌的一种,本质上属于诗;

2.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3. 篇幅短小,情感浓重,有诗的意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具有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音乐

美;

4. 用散文形式写出,不受固定格式束缚,不分行,不押韵,有散文表现力的灵活性、多样

性;

5. 语言隽永,内容浓缩,耐人寻味。

其次,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散文诗,它还具有以下两个很重要的特色:

1.它的抒情性即抒情自我。例如:鲁迅在《英文译本序》中也说:“大抵仅仅是随

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又说:“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渗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鲁迅把有感而发都说成是“小感触”或“小感想”,其实它是作者的浓重情绪情感借社会人生某一事物而生发出来,抒写了作者在当时探索和战斗的那种特有的思想感情,是个人情绪情感在艺术上的渲泄。他把自己的散文诗看成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这说明作者在当时的特定社会背景下,所处的境遇,带有苦闷、彷徨、沉郁、寂寞的情绪,然而却仍然顽强不屈地生活着抗争着。“不会美丽”是指社会对它的压迫。但它是压不垮的,将顽强地艳放着。

2.它的“散文”定位。鲁迅《野草》中的篇章,既有叙事抒情式的,也有诗剧、寓言故事

和讽刺小品式的,像《过客》、《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狗的驳诘》等。这说明了散文诗应是诗和文(即各种文艺文体)的整合,它可以以文入诗,亦可以诗入文;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文,是诗与文交叉、渗透中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自由的新文体,是一种艺术的新的“格式塔质”。

二、思想内容

首先,《野草》的基本思想内容大致可归纳为:

1.表现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追求,赞扬为此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如《秋夜》描绘了在肃杀的秋夜里,自然界各种生物与暗夜及严寒抗争搏斗的诗的图景,用枣树坚强、挺拔的形象,象征革命者韧性战斗的精神,全篇充溢着一种诗意。其他如《好的故事》、《雪》等也属于这一类。。

2.揭露黑暗势力,鞭挞社会丑恶,如《失掉的好地狱》,《狗的驳诘》、《这样的战士》等。

3.表现自我在彷徨与探索中孤独苦闷的情绪和矛盾的心情,如《希望》、《影的告别》、《过客》等篇。

其次,《野草》中还透露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内容,即鲁迅独特的人生存在体验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一生命哲学又包含了三方面内容:

1.韧性战斗的哲学。《野草》里有一篇东西就是《聪明人 傻子和奴才》要开个窗子,不行。最后把墙砸了,行了。非常艰苦,要改变一种东西。鲁迅对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艰难性了解的深刻,对于“五四”以来的青年,那种抗争的过分乐观、过分急躁的这样一种观察。他用他启蒙者特有的清醒,提出了长期作战的这样一种思想。《野草》开头的第一篇叫《秋夜》,暗示传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在《秋夜》中两个对立的势力,一个是以“夜空”为代表的;一个是以“枣树”为代表的,两边的势力。那么在两个势力的对峙中来抒发自己的这样一种生命哲学,就是要一种韧性的战斗,执着的韧性的战斗。

2.反抗绝望的一种哲学。例如在《希望》他用一种无可奈何的、缠绵的、悱恻的调子倾诉了自己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痛苦:“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哪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其中,鲁迅用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发出了抗争绝望的声音,这里的“希望”,实际上正是“反抗绝望”的代名词。

3.向麻木复仇的哲学。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群众的精神麻木抱有一种激愤批判的情绪和思想。为此,他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把对社会精神现象的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复仇(其二)》用了《新约全书》里耶稣受难的故事,第一篇《复仇》写群众做“戏剧”看客的麻木,第二篇《复仇》不仅写民众一般的麻木,而且写了民众的麻木到了怎样自私残忍的程度,表达的是孤独的先觉者对于社会上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激情绪。

三、创作方法

(一)、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尤其是象征手法,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种:

1.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坚执投枪的战士,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

2.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青虫与星空的对立。《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好的故事》中那倒映在清澈河水中的山阴路上的美景,这些瑰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工笔结合着写意法绘出,带有象征寓意色彩。

3.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如《影的告别》等,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如果纵观《野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是从《秋夜》入梦,至末篇《一觉》清醒,做了一个很长的“秋夜梦”。

4.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这些寓言幽默泼辣,意味隽永。

(二)、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在思想和艺术上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在艺术上,鲁迅进行了广泛的吸取。包括了:

1.屠格涅夫散文诗启蒙主义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法;

2.望·霭覃《小约翰》亲切优美的象征主义的笔致;

3.爱罗先珂童话饱含稚气和童心的抒情格调以及充满哲理的气息;

4.裴多菲诗歌中反抗虚无思想、坚韧前进的乐观精神;

5.尼采文章在冷峻中洋溢箴言和警句的风格特色等。

可以说鲁迅在《野草》中的创作方法除了运用一些象征主义、现实主义等创作手法,更坚持着一种共生、互补、融化、创造的美学观,是鲁迅在融化中西文化之长基础上的一种独具匠心的创造。

工业设计史作业课后答案

绿色康复课后作业答案

证券投资学课后作业(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课后作业答案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软件需求工程课后作业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作业答案1

毛概版课后作业答案

毛概课后作业答案(新)

《课后作业答案.doc》
课后作业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