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文稿(王张虎)1

2020-03-01 16:59: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电视专题片文案:

彩条+黑场

【画面意境】“召唤”、画面(王张虎从门里出来,沿路山上,进入葡萄园、王张虎在葡萄园,穿梭、修剪,)、手法(全景与正面近景的交替叠加)、配乐(自然音:水鸪鸪叫声)

【配音】这里是地处陕北腹地的子长县,在这个叫王家沟的小山村里,村里散住着几十户人家,有个叫王张虎的党员中心户,提起他,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九年前,王张虎还是个一贫如洗的“炭毛子”,九年后,他摇身一变,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 九年间,他带动全村30多户党员群众发展葡萄产业,不但自己富了,而且带动周围群众也富了,2010年他被子长县委命名为科学发展示范户。

【画面】(透过葡萄叶看到走近葡萄园的王张虎,定格特写面部)

【标题字幕】

王张虎的葡萄熟了

【30秒现场】葡萄与王张虎的自然融合。自然音:水鸪鸪叫声

【同期声】 王张虎:人活脸,树活皮,葡萄一年一层皮。没栽葡萄之前,我的生活过的也是没皮没脸。

【配音】王张虎的这句话道出了生活的艰辛,他像陕北许多农民一样,他曾经承受过那片土地带给他的好多苦难。

- 1 -

【同期声】 王张虎:没栽葡萄之前,那个时候生活过的非常艰苦,下过煤窑,赚的是命钱,出门打过工,成天看人家的脸色,累死累活不算,日子一天过的不如一天。

【配音】俗话说“三十而立”,九年前,他已经37岁,早已过了而立之年。那么,他是如何想到栽葡萄的呢?

【同期声】王张虎:我平时喜欢看书,偶然在一个书摊上看到了一本《西北园艺》杂志,里面有很多有关种植的知识,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的一个同学在银川的一个葡萄园上班,我就去了银川,看到朋友的葡萄,让我大开眼界。我又跑去湖北十堰,湖北十堰的地形和我们这里相似,气候还不如我们这里的,当时我就想人家能种好,我们为什么不能?

【画面】(灰画面)葡萄地全景 整地、挖壕、栽苗

【配音】 2002年,王张虎就是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开始了他的致富梦想。创业的路,往往有许多坎坷,不论这条路走的多么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同期声】王张虎:决定种葡萄,周围的人都不看好,还带点儿嘲笑,我不管他们说什么,我是很有信心。俗话说近地贤妻家中宝,离我家最近的地就是我们土窑顶上的这块儿地了,当时也觉得这块儿地形很复杂,但是再复杂的地,只要好好整理务劳,它都会是一块儿好地。

【同期声】王张虎妻子:一听说要种葡萄,我坚决不同意,当时家里只有500块钱,只够吃喝,没有额外的钱。但他很坚持,我也只能支持他,我赌气说三年之内没利的话,我就不和你过了!

【画面】葡萄园里,王张虎初建葡萄园的情形(资料)

【配音】在确定栽种葡萄目标后,王张虎带着他的妻子,没日没夜苦干了几个月,花光了借来的4万多元,硬是在自家脑畔山上的红

胶泥地里整出了宽窄不匀、形状不一的10亩平地。随即,他又带着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5万多元,先后到山东、河北、银川等地买回国际领先的红提、美人指、维多利亚等几十个新品种三千多株葡萄苗进行试验栽培,逐年淘汰不适宜品种。

【同期声】王张虎:当时是引进70多个品种,不知道哪一种品种能种活;有些品种可能不适合种,但一定有适合的,都去尝试,就会有希望。

【同期声】王张虎妻子:当时,买苗子的钱都是借的,生活过的越来越紧张,女儿当时小,没有钱的时候,还常常抱怨说,都是我爸爸把钱拿去整地了。前几年不见一分利,可着急了,想着万一失败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配音】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栽培,王张虎心想05年必定能有个好收成,没想到老天和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春季放出的葡萄苗没几天,不少苗子就因霜霉病枯萎死亡,面对家人的指责和周围群众的冷言冷语,他受到了很大打击,感到了一丝彷徨,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同期声】王张虎: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我想了很久,这条路必须走,而且要走到底。

【配音】此时的王长虎唯一能做的就是四处学习,虚心求教。他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起床观看中央七套、陕西农林卫视和山东卫视的乡村季风等有关农业种植方面的节目;征订了《西北园艺》、《北方果树》等十多种杂志,遇到有关种植方面的问题,及时向专家打电话求教;田间作业时,他每天都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写葡萄栽培日记,适时、适度的将技术措施落实、应用到位,精心栽培管理。

【同期声】王张虎: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给果树记日记,坚持每天给果树记日记,日积月累,很多时期将会有什么样的病灾都清楚了,比如什么时间施肥,套袋,心里都有数,这样

会帮助葡萄更好的成长。

【同期声】王张虎的妻子:他一天的时间都在这个地里,除了吃饭的时间,经常在葡萄地里给葡萄记日记。

【配音】从2005年开始,王张虎每年自费参加杨凌农高会,拿着自己生产的葡萄到农高会上亮宝。

【同期声】王张虎:其实做什么事情都要上心了,在种葡萄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在这种植这条道路上必须做到“四心”:用心学习、耐心实施、细心总结、虚心交流。

【配音】凭着这“四心”,王张虎成为了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葡萄大王”。如今,他的10亩山地葡萄栽植了40多个国际优质品种,建起了2座日光温棚,配臵了太阳能杀虫灯,年产 1.2万斤;近年,他还尝试栽培盆景葡萄,保证“一盆多品种,一年多成熟”,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

【同期声】王张虎的妻子(乐呵呵):我们的葡萄可甜了,营养价值可高了。

【同期声】王张虎:现在人吃东西都追求无公害、比无公害好的叫绿色食品,比绿色食品还好的是有机食品,大棚里面栽植的是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扎纳和里扎马特两个国际最优质的品种,(每年)五月份就可以上市,全部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一斤葡萄卖60元,自有它的道理。

【画面】葡萄园里,硕果累累,姹紫嫣红

【配音】今年王张虎的葡萄已到丰产期,由于王张虎采用有机肥打底,太阳膜反光,电子杀虫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技术,吸引了很多新老客户竞相上门购买

【同期声】买家 :我是第3次来这里买葡萄了,确实很甜,口感好,新鲜,最主要是吃着放心)

【画面】王张虎在别人的葡萄地里手把手帮扶的过程,并讲解葡萄病灾等防御方法等等

【配音】“致富不忘众乡亲”,作为党员中心户的王张虎在打理好自己葡萄园的同时,热心帮助周围群众发展葡萄产业,很多时候是手把手的去教。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有30多户群众发展葡萄产业,成为全县有名的葡萄生产专业村,产值达到150万元,村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现场30秒】王长虎讲解技术 (月子肥、伺候月子)

【同期声】种植户1 :是王张虎一手帮助我种起葡萄的,就是在他的带动下,才有我的葡萄园,一遇到问题我就给张虎打电话请教,他还常来我的葡萄地给我解决问题,我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同期声】 帮扶户2:是王张虎带动我发展葡萄产业的,还常来给我们手把手的教了。

【同期声】王张虎:我是一名党员中心户,我有责任帮助大家,让大家一起富起来,生活才有意思!

【同期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雷兴平:王张虎是我县1300多个党员中心户的典型代表,他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用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信念带富了王家沟村乃至周边几个乡镇的群众。正是有一批像王张虎一样的科学发展示范户,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才得到有效提升,新农村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效。

【配音】 又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群众笑在了脸上,王张虎喜在了心里。我们祝愿,王张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王家沟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片尾字幕:

监制雷兴平闫旭东策划徐雪峰

编撰文小红曹莹

摄像魏巍薛金平曹莹制作文小红魏巍

中共延安市委组织部

中共子长县委组织部

2011年9月

虎王归来

心得体会张仕虎

年度工作总结张虎

调研报告王虎

王虎优秀党员材料

《虎王开会》教案

《虎王归来》观后感

河沙专项整治汇报片文稿

公司优秀员工发言稿张虎

述职报告 张虎帅

《专题片文稿(王张虎)1.doc》
专题片文稿(王张虎)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