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读后感

2020-03-01 19:10: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同桌的你》读后感

看过了小说和电影,《同桌的你》源自那首久远的民谣,充满了青涩的回忆。不过,你要是认为这就是一部浅显的青春纯爱小说的话,就一定不会看到背后蕴含的深意和真相。

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两个相爱的人的分离归结为造化弄人,缘分交错,但本质上这就是个怯弱的借口。抽离出那些我们80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元素,高考、军训、四级考试、非典、留学、工作,这个故事的根底其实是一个女孩用最宝贵的青春、真情陪伴一个男孩漫长、不给力的成长。

同龄男孩比女孩要晚熟,这是《那些年》告诉我们的定论。但其实,男性也不必然比女性更勇敢、更无畏,相反在面临考验时可能更胆小、更怯懦。

周小栀对林一说,以后我就要叫你“哥哥”。当一个女孩把自己的男朋友叫“哥哥”的时候。,这里面饱含多少不明就里的托付,信赖这个男人会在任何紧要关头给她兄长般的保护和依靠。那个时候的林一自然不会懂的。

女孩等了十年,等不来一个男孩的成长。

他为她打架、比拼喝牛奶„„.他给她的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男子汉的幼稚保护,但是在每一次大是大非面前的他都露了怯,周小栀把自己第一次交付给他意外怀孕时,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该怎么办?”他陪着她去非正规医院堕胎大出血,周小栀的父亲让他滚,他就真滚了,没去医院看一眼。周小栀问他,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选择,会不会选择留下我们的孩子?她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我保证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周小栀问他,我不去美国你还会不会去,他说“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然而最终的答案就是我还是会去。

一个女人判断一个男人是否可以托付终身,不是看哪些平日里温柔体贴的“小甜头”,而是要看涉及你切身利益的时候他的那些抉择,是那些经得起考验的“大甜头”。

非典的时候,林一被隔离了,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送走。生死攸关的时候,周小栀原谅了林一,在深夜里爬上高高的梯子,用弱小的身躯里集聚的爱情力量敲碎了隔离室的窗户玻璃,伸手让林一跟她走。。。

到底是谁在庇护谁?娇小的周小栀一直在庇护高大的林一,考大学、过四级、留学,把他送上一步步人生成长的阶梯。

有时候,女人对男人的爱近乎母亲对幼子的爱,包容他所有的幼稚、怯弱、不担当,如贝蚌孕育珍珠,爱起来都是生疼生疼的。

这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它展示了梦想的虚妄和生活的真相,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生活表面有着截然相反的里子,他放弃了周小栀并没有换来想象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换来的不过是一份真挚感情的破碎和两人都找不到真爱的凑合婚姻。

一纸请柬,让两人十年重逢。感情,在两人闪躲悲切的眼神中,清晰的存在。十年,周小栀还爱着林一,林一也还爱着周小栀,但是没有承担和归宿的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就算,爱一百年,一万年不熄灭,对双方都没有意义,只能化作那句再也说不出别的话的“你还好吗”。

教堂里,周小栀穿着洁白的婚纱,站在新郎身旁等待新婚的誓言,林一想要抢回自己失去十年的女孩,可是那只是一闪念,最后周小栀那句迟疑的“我愿意”将我们拉回现实。最后一次,他还是怯弱了,与自己深爱的女孩失之交臂。

一个女孩等了十年,等不来一个男孩的真正成长,你也确实可以说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同桌,你好烦》读后感

《同桌,你好烦》的读后感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读后感.doc》
同桌的你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