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解读

2020-03-02 03:32: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阐述唯物辩证法,特别是阐述它的实质和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著作。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矛盾论》写作背景

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是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课时的讲稿,属于《唯物辩证法(讲演提纲)》中的一部分,篇名是《矛盾论统一法则》。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定名《矛盾论》,于1952年暂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再版时移入第一卷。

毛泽东写作《矛盾论》有两个理论动因。一是受苏联哲学界在20世纪30年代批判德波林学派的影响。毛泽东说:“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德波林是苏联哲学家。十月革命前曾参加孟什维克派,1929年后任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否认差异就是矛盾,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鼓吹用对立面的“互相调和”来解决矛盾,反对对立面的斗争。德波林学派在苏联有一定的影响,但在30年代初就受到批判,认为他们犯了理论脱离实践、哲学脱离政治等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德波林主义无疑给中国思想界和中共党内过去的政治领导以重大的影响。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用了较大的篇幅批判了德波林所谓在事物发展的开始阶段没有矛盾,有些事物之间只有差异并无矛盾的形而上学观点。二是对列宁唯物辩证法研究的继续。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对立统一法则,即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但由于列宁去世较早,没有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毛泽东的这篇著述是对列宁研究的继续深入。

毛泽东写作《矛盾论》的实践原因。《矛盾论》写作的时期,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转入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的主要错误倾向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无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给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虽然形式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否认和违背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国内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因此,如何从理论上特别是从哲学上概括总结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战线上最重要的任务。毛泽东的《矛盾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矛盾论》的主要内容

《矛盾论》约23 000字。一个引言,六个部分,一个结论。引言说明研究事物矛盾法则的重要性以及不得不涉及的广泛问题。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涵盖了辩证法中的几乎所有重要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两种宇宙观

论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着重指出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两种发展观斗争的焦点。指出了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是孤立性、静止性和片面性。而辩证法是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既从事物内部联系去研究,又从一事物和它事物的联系中去研究。辩证法是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发展,具有全面性。既看到量变,又看到质变;既看到外因,又看到内因。

毛泽东从反对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入手,重点论证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他引用了许多事例进行论证,指出自然界中机械运动、植物和动物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内部的矛盾性。又指出社会的发展,主要也是由于内因,并详细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还着重论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第一,内因和外因的性质、作用是对立的。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趋势和方向,是根本的动力,是第一位原因。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虽不能决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是第二位原因。第二,内外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事物的发展总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总要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受其它事物的影响和制约,这些都是外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通过事例进行论证,如1927年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战胜无产阶级,是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右”倾机会主义起作用的。

(二)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通过引用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矛盾普遍性的论述,又通过论述战争思想发展及党内的思想对立和斗争,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并得出结论,“不论是简单的

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从批判德波林否认差异就是矛盾的错误观点入手,指出差异就是矛盾,从而论证了事物发展全过程始终包含着矛盾。当然,矛盾表现形式不同,有时表现为差异,有时激化成为对抗性的,这是矛盾

的差别问题,而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矛盾是时时有,而不是时有时无。最后,又对矛盾贯穿始终的思想做出进一步发挥,指出新过程的发生,不是从无矛盾而来,而是从旧过程的矛盾转化而来,旧过程的结束,不是向无矛盾而去,而是转化为新过程的矛盾。新旧过程的交替,不是矛盾的消灭,而是矛盾的转化。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去理解,差异就是矛盾,并不是给矛盾下定义,而是说矛盾普遍存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矛盾的特殊性

论述了矛盾特殊性及其与普遍性关系的原理。指出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毛泽东详细分析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种形式: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每一种运动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矛盾的各个方面矛盾有其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阶段上的各个矛盾的各个方面矛盾有其特殊性。通过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得出结论: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毛泽东指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他首先分析了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矛盾的普遍性;其次分析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这种相互联结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事物既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又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最后分析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矛盾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始终,可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否认了一切,也否认了世界,所以说矛盾普遍性是共性绝对性,矛盾特殊性是说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有其特点,指矛盾特殊性的个性,而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暂时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马列主义理论要同各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必须正确处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正确解决和处理矛盾。

(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论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指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问题,反对平衡论。毛泽东指出,在许多矛盾构成的体系中起领导作用,规定和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是主要矛盾。毛泽东以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为例,分析了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它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又指出分析主要矛盾的意义,“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一个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它决定了一个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变化。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转化,决定于事物矛盾双方斗争力量的对比程度。毛泽东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有其特点。这就是总的说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他得出结论说,矛盾双方是不平衡的,要反对平衡论。

(五)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论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指出该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内容,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相互联结,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毛泽东重点论述了同一性的原理,指出同一性有两种情形:第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作为自己的前提,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其相反方向转化。毛泽东指出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为只有矛盾双方之间又同一又斗争,才能使事物由一种状态、过程向另一状态、过程转化,才能使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毛泽东用“相反相成”来说明这种联结。“相反”指斗争性,“相成”指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同一性对立而统一,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基础,矛盾双方之间没有同一性,就无法相互对立和排斥。

(六)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论述对抗矛盾和非对抗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指出对抗只是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对斗争形式要做具体分析。对抗指矛盾斗争发展到最后采取外部冲突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只有对立的两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采取对抗形式,转化为革命。毛泽东指出,认识对抗形式极为重要。对抗形式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对抗是解决矛盾斗争的最后形式,所以社会革命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暴力革命是阶级社会普遍规律。他分析了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相互转化,指出矛盾斗争的形式取决于矛盾的性质。对抗性质的矛盾,要采取对抗形式解决,非对抗性质的矛盾采取非对抗形式解决。但随着发展和条件的改变,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是可相互转化的,解决矛盾斗争的形式也随之转化。

在总结部分,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规律,也是思维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与形而上学发展观是根本对立的。它的发现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伟大变革。

三、《矛盾论》的当代意义

(一)理论意义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既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通俗化。

《矛盾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重要思想,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建构了一个分析矛盾特殊性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矛盾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极为系统和深刻的发挥,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哲学论证,在这一整套方法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在中国进行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在实践中总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成功地为中国革命现实服务。

《矛盾论》突破了中国传统矛盾观重同

一、贵中和的倾向,开始由中国传统哲学向现代化哲学转变。首先,克服了中国传统辩证法中“矛盾”概念的模糊性,明确所谓矛盾就是对立的统一,就是承认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性质和趋向,进而把“矛盾”的基本思想“相反相成”,改造成唯物辩证法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范畴,阐明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其次,科学阐明了“条件”对于矛盾转化的重要性,克服了中国传统辩证法忽视转化条件的相对主义倾向。更重要的是,深层次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华民族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二)现实意义

《矛盾论》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哲学指导,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思想武器。《矛盾论》运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故事、寓言、成语、俗话等形式来表达深刻的哲理,体现了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从小的方面说,容易为普通人所掌握,为日常生活提供哲学指导,成为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使凡事一分为二,抓主要矛盾,求同存异,成为许多中国人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从大的方面说,《矛盾论》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益颇多。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内部矛盾,使各个阶层和谐相处共同为社会主义而奋斗。而《矛盾论》辨析出内部矛盾不具有对抗性的特征,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它让人们正视矛盾,同时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动社会从不和谐到和谐,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矛盾的分析方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坚持矛盾论的指导思想,可以正确处理当今社会的各种矛盾,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不断前进。

我的矛盾解读《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

《矛盾论》

矛盾论

矛盾论

矛盾论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书笔记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解读.doc》
《矛盾论》解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