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教育

2020-03-03 03:15: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立足生本教育 构建语文教学的灵动课堂

岁去弦吐箭,感觉时间过得真是很快,一个学期又要接近尾声了,回头看看自己这个学期深深浅浅的串串脚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

本学期,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生本教育和课堂教学创新的教育理念,一直贯穿于理论学习的始终。尤其是关于生本教育的理念,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文章,学习了《人民教育》生本教育专刊,从网上学习各地在实行生本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的心得体会感悟困惑,观看牛主任从广东带回来的生本课堂教学视频。脑海里逐渐建构起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三维目标的理念、转变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理念等。我认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就要从掌握这些理念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最重要的是学习生本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这些理论学习,使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生本教育,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

二、注重积累引导,加强方法指导,夯实基础。

学期伊始,重在学法指导,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努力落实基础知识的巩固掌握,面向全体学生,降低起点和难度,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养,努力让学生有个好的开始。 教学上充分利用学案导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注重课本学习,从积累入手,夯实基础。语文学习,积累很重要。学期初就坚定抓落实,夯实基础,强化语文积累。倡导学生建立积累本、练笔本、练字本。文言文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文每学完一课,现代文学完一单元,就做一次20多分钟的巩固练习。通过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性的查缺补漏,及时复习及时巩固。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坚持引导不放松。譬如课堂合作、探究的习惯,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认真书写、卷面干净整洁的习惯等。让学生懂得一个好的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三、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努力 构建语文教学的灵动课堂 10月份,在牛主任的倡导下,高一年级尝试生本教学。一开始,比较茫然,不知从何处入手。为此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观看了一些生本教育的课堂实录,开始尝试新的教法。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以先进理念重塑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开展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完全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有人说,一切的教学行为,如果缺少思考学生,并且不把学生作为第一思考对象,那么这样的教学行为就会偏离教学的正常轨道,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生本式的语文教学必须强调学生本体这一重要的理念基点。

2、以高度的信任引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教学要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不是有人误认为的老师不备课了,而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所提问题可能会涉及很多方面的,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就很难实现课堂的效果。有些“生本课”上,老师要求像个脱口秀的主持人,广博、深厚的知识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化解了一个个出乎意料的问题,点拨得是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灵活的应变与因势利导的能力,来化解一个个随机生成的难题。所以,教学真正实现了相长。

3、以教学创新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创新是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且把“发现、创新”列入课程目标的最高等级,要求“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如课前五分钟演讲、组间辩论赛、读书心得交流、“我”推荐的文章交流等,利用多媒体观看各种与教学有关的视频,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在进行辩论赛时,让全班同学做准备,每组推荐出一名最佳辩手,有八个组组成正反方,让九组主持当评委,实现所有同学参与的目标。从发动到组织辩论赛,完全让学生组织。并且给优胜组买了奖品,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4、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引领学生探索质疑。

前置性作业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利用前置性作业,引领学生自己先学,然后将自己学习的成果拿到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再由学生进行总结。目的是让他们在课前去自主的学习,去收集相对应的知识,提前去感知课本知识。

应该说,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学生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的,课堂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后,还是能实现课堂的灵动的。

四、教学的困惑和疑虑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学生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去奢望他们提出来一些视角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了。每当这时,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若讲,对一些正在思考且马上就要接近胜利终点的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一点强行剥夺他们思考权利和成功喜悦的嫌疑,显然有悖于生本课堂的精神。而对另一部分不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可谓害处多多;不讲吧,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在成功的花园围墙外乱撞而不得其入门要领,心中总是于心不忍,尤其是宝贵的时间也随着学生们的叽叽喳喳而悄悄流走,教学任务眼看无法完成,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焦虑和郁闷。

而且班级之间也不平衡,有的班进行的好,有的班推进的难。主要表现在多数科都进行生本,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前置作业,无论浅易难,总是有部分不愿意去完成。所以不得不经常利用课堂时间来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学进度只好慢下来。采用分组座位后,学生讨论方便了,但闲话的机会也更多了。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生本教学有怨言,认为课堂上变闹了,老师讲述的内容便少了,心里接受不过来。个别学生选择沉默,课堂不参与讨论。小组发言时,其他组不能完全静下来听。前置作业布置容易但完成难,教师难以跟进。

虽然有困惑,有难度,但我对生本教学充满了信心,也许困难解决之时,就是我们真正达到的生本教学创新目标的关键时机。虽然任重道远,但我想只要坚持,就一定有收获。

“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

11.立足“文本” , 凸显“生本”

浅谈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体会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论文

《立足生本教育.doc》
立足生本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