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第一学期班级总结

2020-03-03 21:44: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1)班2008——2009年第一学期班级总结

我们班共有小朋友39人,其中男孩子占了26名,女孩子只有13名,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大的集体,怎样管理好这个大集体,怎样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身心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们三位保教人员相互协作,共同经营班级,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地井然有序。现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出如下小结:

一、加强常规建设,使班级活动有序进行。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思想的权利;因此,与幼儿共同制定一些班级规则是幼儿行使权利的好办法之一。我们和幼儿讨论活动的规则,让幼儿从自我学习,协作他人创作到尊重他人成果等;再比如一些课室内规则、生活环节规则等,因为幼儿对这些规则的认识来源于他们生活中的经验,所以能逐渐接受并遵守这些规则,当某幼儿违反这些规则时,我们更是耐心地教育,引导其认识不足,做个守纪律、懂道理的好孩子。我班幼儿虽然在小班已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进入中班以来,我们对各行为习惯还是常抓不懈,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做好餐前餐后的管理。对新生,我们手把手,耐心地教导他们培养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同时我们加强了晨间谈话,每天就班级内发生的种种情况,让幼儿自己来评价,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明辨是非,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活动中,孩子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麻烦,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每当孩子向我求助时,我总是先说“你能行”然后再说“如果你实在不行我再来帮助你”。我充分利用老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孩子。每当孩子中有典型,及时表扬,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在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并且缺乏合作的能力,在游戏和区角活动中遇到问题不会协商、不会分工和交流,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因此我们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及时有效的进行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在平时的活动中随机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玩娃娃家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游戏中学会了合作。

二、保教并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尽心尽力为幼儿服务,从每个细节上去切实照顾好他们。在紧张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留心观察,照顾身体或健康状况欠佳的幼儿,帮助幼儿学习折叠整理自己的被褥衣物等,同时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会自我保护技能,尽可能地排除外患。天气好的时候,带他们散散步,下雪的时候,带他们去看雪花飘„„虽说中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但冬天的衣裤太多,检查并帮助幼儿塞衣裤则成了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有许多幼儿不会也不愿意主动整理好自己的裤子,总是随意一提,小肚皮总是露在外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十一月份就开始对幼儿进行这个方面的培养,首先我们从树立小榜样开始,把几个衣着整齐的小朋友请上来,请幼儿观看他们的小上衣和小裤子都是整整齐齐的,并为这几个小朋友带上小红花,使其他幼儿从羡慕到模仿,其次教师在幼儿大小便及午睡起床后,时刻提醒幼儿的小肚皮是不是露出来了,让幼儿记住衣服要整齐利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有一大部分幼儿不用教师的提醒就能做到,并且我们在进行这个方面的培养的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更加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中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值日生轮换制”,让做值日生的孩子负责擦桌子、发蜡笔、点人数……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保育工作很多,我们努力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使孩子们对我们有了慈母与严师的感觉,真正地喜欢我们。

三、注重环境创设,加强幼儿的能力培养。

现在我们实施的是课程整合教学,开展了《我喜欢》、《感官总动员》、《伞的世界》、《动物世界》《咚咚隆咚锵》等五个主题活动,并围绕了这些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积极引导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材料,使我们的主题活动得到了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开展。在以后的各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随着主题活动的发展,都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和赏识,接纳幼儿的艺术表现,引导幼儿体验动手与创造的乐趣。在我们的主题环境中,有幼儿的手工绘画作品,有我们提供的材料,也有幼儿收集的图片、照片、物品等,更有幼儿的观察记录和活动记录,还有家长发挥自己想象力的亲子作品等,使我班的主题环境不断的得到充实和调整,真正发挥出环境的价值。

结合主题课程,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静与动”的结合。10月份入新园后,我们根据班级场地,充分走廊、角落,在午睡间开辟了娃娃家、在活动室里设立了阅读区、加工厂、建筑工地、益智区;幼儿在活动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我们发现班中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口齿不清,说话不连贯,意思表达不清等现象。因此本学期我们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进行一些句型句式的学习,让孩子在掌握该句型的过程中,更灵活的理解相关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结构。在计算活动复习“前后”时,让孩子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复习“前”与“后”两个概念,同时也体会到相关的句式结构,学会正确运用句式结构表述“某动物在某方向”“某某小朋友在某方向”。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学习有关句式。如游戏“摸人”,通过动手触摸感觉猜出被摸的人是谁,他有的特征。如“我摸的是××,他是平头,他的衣服有方领子。通过反复的游戏,每位孩子都有机会练习,逐渐会较流利的说出有关类型句式,可以举一反三。在午睡前及下午的游戏时间,教给孩子一些篇幅不长,内容易记的儿歌、故事等。为了使他们能尝试较清晰地复述或转述出来,我们除了帮助他们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外,还帮助他们掌握作品的框架,即作品的开头、发展、结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班的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较明显的提高。

四.加强家园沟通,使家园充分互动。

1、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仅向家长介绍了本班的具体情况和计划安排。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或者信息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平时也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我们利用幼儿成长记录本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家长也主动反馈孩子通过各个主题活动在家的良好表现与习惯等,也有家长针对孩子的表现向我们请教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疑问,我们都尽可能地答复,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在每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展之前,我们都通过学习计划和通知的形式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一些主要的活动,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家长为配合主题活动,都很积极地收集各种资料。其中亲子作品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智慧的结晶,在他们共同创作的过程中,孩子动手动脑,体现协作能力。我们还选出一些比较好作品的展示在班级中。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总结本学期班级工作,也有欠缺与遗憾,但更多的是成功与收获。孩子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也感到放心与满意,同时,也更加丰富了我们的工作经验。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齐心协力将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总结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总结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中班班级工作总结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计划

第一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中班

第一学期中班班级工作总结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小结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班级总结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总结.doc》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