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教案

2020-03-02 10:19: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

人体解剖生理常识

教学目的:

1、了解正常人体的分部,重要生命器官所在部位,骨骼、呼吸、循环、神经器官及其功能。

2 掌握正常生命体征:呼吸、心跳、脉搏、神志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 教学难点:各个系统的表现及生命意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程

中国人体解剖的历史起源

人体解剖在近代中国的兴起是西医学植根于中国的重要标志,也是西医学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体解剖在近代中国的实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二、讲述课程

(一)、什么是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二)、人体解剖学中重要生命器官所在部位

1、骨骼系统:脊柱、肋骨、四肢长骨;

2 呼吸系统:上呼吸道、肺、胸膜腔、呼吸运动 3 心血管系统:心脏位置、体表投影、心跳与脉搏判断、血液循环

4 神经系统:正常意识、瞳孔、脊髓与脊神经。

(三)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

2、体温:正常37 ℃ 。

(1)37.5 — 38℃ 为低热,38 — 39 ℃ 为中热 39 — 40℃ 高热。 (2)平静时,心跳每增加20 次,温度上升 1 ℃ 左右。

3、脉膊:正常人在安静状态 60 — 100 次 / 分,一般人在70 次 / 分。(自测脉膊)

4、呼吸:正常人平静状态下16 — 20 次 / 分。

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 收缩压12.0~18.6kPa (90~140 mm Hg) 舒张压8.0~12.0 kPa (60~90 mm Hg) 脉压差4.0~5.3 kPa

(30~40 mm Hg)

6、瞳孔: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双侧瞳孔均能缩小,停照后恢复原状

小结:急救人员对生命体征认真观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发现疾病的安危和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

根据挂图了解人体结构及器官分布。

第二章

教学目的:

1、生命体征包括的内容。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测量

2、说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

3、生命体征的正确测量方法和记录,做到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 教学难点: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教学用具:体温表

血压计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旦遇到紧急、危重的情况,首先先检查生命体征,判断急救对象是死是活,是轻是重。

二、讲述新课

(一)什么是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征象,也是医护人员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生命体征是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二)体温的观察及测量

(1)、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2)、正常体温的范围:腋下温度36.0~37.0℃ (舌下36.3~37.2℃

直肠36.5~37.7℃) (3)、测量体温的方法:

测体温前,先将体温表水银柱甩到35℃以下,擦去腋窝的汗液,将水银柱的一端置于腋窝深处,屈臂过胸将之夹紧,5分钟后取 (4)、注意事项

1、在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以防撞碎。

2、切记不得把体温表放在热水中或沸水中,以防爆炸。

(三)脉搏的观察及测量

1、脉搏是动脉的搏动

2、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 70—75 次

3、测量脉搏的方法:

诊脉者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为宜,一般病人计数半分钟,危重病人等应测1分钟。

4、注意事项

1.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免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3.偏瘫病人或一侧肢体受伤的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

(三)呼吸的观察及测量

(1)、呼吸时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2)、正常呼吸的范围:16~20次∕min (3)、测量呼吸的方法:

可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的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其呼吸次 数,以一分钟为计算单位。

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

(4)、注意事项

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

○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应当测量1分钟 ○

(四)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1)、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2)、正常血压的范围: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 收缩压12.0~18.6kPa (90~140 mm Hg) 舒张压8.0~12.0 kPa (60~90 mm Hg) 脉压差4.0~5.3 kPa

(30~40 mm Hg) (3)、测量血压的方法

1、被测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被测者把肘臂伸直,掌心向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2、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平第4肋软骨.把袖带平整的缠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距离肘窝2-3厘米.挤压输气球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水银柱又升高20-30mmHg后,慢慢的放气,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3.在听诊器中听到的第一声,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音消失或减弱时,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4.测量后,放尽袖带中的空气,解开袖带.测血压完毕.

测后,将血压计右倾45°,关闭气门,气球放在固定的位置,以免压碎玻璃管.

(4)、注意事项

1、偏瘫病人或一侧肢体受伤的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2、袖袋内的气体一定要驱尽。

学生分组练习:四大生命体征的正确测量方法。

小结:充分结合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掌握生命体征的正常值,促进增长学生的生活常识。 第三章

现场心肺复苏术理论及操作示范

急救知识培训教案

青安岗急救知识培训教案

安全急救知识

急救知识试题答案

急救知识问答题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

急救培训知识

日常急救知识

急救知识培训

学生卫生急救知识培训教案

《急救知识教案.doc》
急救知识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