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1

2020-03-03 06:11: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再接再厉做好督导工作

——论扎实推进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人民日报》(2014年02月24日)

当前,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全面铺开,督导工作也站在了新的起点。如何在第一批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做好督导工作,对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45个中央督导组和地方各级督导组吃透中央精神,坚持严督实导,层层传导压力,坚持开门督导,以过硬素质和良好作风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实践证明,抓作风建设,既要靠内力驱动,又要靠外力推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坚强有力的督促指导功不可没。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面更广、群众期待更高、头绪更多、任务更重。如何进一步加强督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坚持抓严、认真抓实、切实抓长上下功夫,确保活动取得预期的成效,中央巡回督导组和各级督导组肩上的担子很重。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督导工作特殊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中央的部署落到实处。

再接再厉做好督导工作,重在坚持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严字当头、把好关口,讲规矩不讲面子,才能将中央要求和部署一贯到底;有的放矢、督到实处,近距离、

1 面对面、实打实督导,才能促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才能有条不紊,准确把握督导工作的着力点;注重方法、分类指导,才能心中有数,增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气可鼓而不可泄,业可进而不可退。督导工作要做到不辱使命,加强自身能力和作风建设十分重要。每一名督导组成员都要弘扬认真精神和务实作风,自觉强化学习,深入了解督导对象实际情况,带头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强化督导责任、提高督导能力、增强督导效果,形成上下齐抓、内外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我们就一定能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真正做到让党员、干部思想上受教育、作风上有转变,让广大群众感到变化、感到满意。

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

《人民日报》(2014年03月10日)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严”“三实”,谆谆告诫,语重心长。对于各级干部来说,这“三严”“三实”,是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

古人讲“君子求诸己”“持身要严”,说的都是律己要从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

2 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坚持这“三严”,我们才会达致“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年多来,我们党坚决反“四风”、坚持“铁八条”,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些干部觉得有点过头,甚至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这就是认识问题、态度问题。“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加约束,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总想突破规矩自由自在,我们拿什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一处弛则百处懈”,要求一旦放松,标准一旦从宽,自我约束就等于自我放任,制度刚性就变成了“橡皮泥”。惟有严字当头,从严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立规矩、定底线、亮红线,才能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我们党一贯提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今天仍然需要坚持和发扬,做好“实”的文章。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处处用“实”说话,胜过一切阔论虚功。各级干部做到“三实”,我们的改革蓝图才会变成美好现实。

3 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当“三拍干部”。一些干部不懂得“功成不必在我”的操守,常有“新官不理旧事”的错误心态,有的地方换一任干部就新上一批项目,使很多事情虎头蛇尾,留下不少“半拉子”工程。有的对上级阳奉阴违,对群众则成了“官油子”、不办实事。凡此种种,都是不以实立身,不以实为守,不以实行事。各级干部如果谋事不求实,创业不踏实,做人不老实,不但做人失败,什么事也都干不成。

今天,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各级干部惟有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清风正气一点一点积聚起来,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昂扬起来,以严与实的过硬作风,担当改革重任,增进人民福祉。

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

《人民日报》(2014年03月19日)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词,写尽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

4 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深刻阐述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语重心长地勉励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为各级干部忠实履行职责提供了行动标杆,为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害”不再,兰考早已难觅当年灾害肆虐踪迹;“焦桐”成荫,仿佛无语诉说当年感人故事。焦裕禄虽然在兰考仅工作470多天,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党员干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事迹之所以历经岁月风雨永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之所以穿越半个世纪仍然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从牛玉儒到杨善洲,无数优秀共产党人正是以焦裕禄为榜样,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不断丰富着党的精神宝库,烛照更多的干部奋然前行。

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的焦裕禄精神,其实质是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这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我们今天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的是促进各级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付诸改革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增进人民福祉而艰苦奋

5 斗、无私奉献。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委都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扪心自问当官是为了什么?能为百姓做些什么?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见贤思齐,反复镜鉴,常修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才能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素质能力、改善作风形象,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抓作风必先强党性

《人民日报》(2014年03月20日)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以强化党性修养带动作风建设,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为我们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净化党风政风树立了标杆。

党员姓党,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抓作风必先强党性。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在群众心中铸就永远的丰碑,就在于他始终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党性宗旨,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

6 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对待事业、带动群众。“本立而道生”,坚定的信仰、坚强的党性,是焦裕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源泉。

今天,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日益复杂,各级干部面对的考验层出不穷,加强党性修养,更显得迫切而重要。党性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加强党性修养体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性修养提出的四点要求,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公私分明见境界,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学习思考养心性,就是要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求真务实明宗旨,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嫉恶如仇扬正气,就是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正在深入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对党性的一次大检验、大锻炼。要让教育实践活动落地有声,就必须见物见人,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党性强则作风正,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应把党性修养放到突出位置,防止用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只注

7 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或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焦裕禄等好干部看齐,在学思践悟中磨砺党性,我们就能永葆蓬勃朝气、浩然正气。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1.doc》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