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预见习感想

2020-03-03 19:46: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预见习感想

预见习地点:XXXX 预见习时间:XXXX

这是我第二次预见习。

还记得第一次预见习的时候,拿着介绍信胆战心惊的去找院长,获得同意后又胆战心惊地去找外一科的科室主任,最后,在科室主任的介绍下,见到了自己的三位指导老师。其中一位老师一开始就让我剪指甲,头发扎起来,穿白大褂,一下子受到那么多指点,既有点激动又有点失落。激动是因为这有着自己开始接触医学工作的错觉,失落是因为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东西不懂,包括常识;原来第一步这么难啊!不过通过第一次预见习,我看到了无论医生还是护士的辛苦,总是那么忙东忙西,没有闲暇时候,一听到病人的呼叫铃就忙着奔过去,中午晚上都要值班,也没有双休日,感觉原来这不是一个好工作,因为那么累;但也感觉原来这是一个好工作,因为为病人解决痛苦也是很快乐的。

基于第一次的经验,这一次,似乎显得从容和熟练一些。也是,通常有了一次相同性质的经历,再遇同类事时自然就不再懵懵懂懂了,更主动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甚至会争取比之前做得更好。因此,预见习前便剪了指甲,准备好白大褂,预见习的时候也扎一头清爽的马尾,和同组的两名同学一起早早来到心内二科科室,等待安排。

基本地,每天上午的安排都是最开始听交接班,然后查房,查完房后便是自己熟悉环境或者翻阅医学类书籍或者在老师、师兄的指导下了解常规的一些东西。

最让自己有感触的是查房这一阶段。查房通常视住院病人多少而定,我在预见习的这几日,一般查房时间在2到3个小时。在这2到3个小时里,医生按照病人患病严重程度来决定查房顺序,然后挨个认真查看和询问病人情况,依据病例所了解的最新情况探讨医治方案。我们要做的就是尾随查房医生,观察了解他们的这一系列行为举措,如有必要便记上有些觉得有价值的内容。

通过聆听医生与病人、医生与医生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医生询问时的细致和关切,探讨时的专注和严肃,可以说是再一次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医学是需要严谨、扎实的知识,绝对马虎不得的,因为每一个医生面对的都是极其珍贵的人的生命,自然,也因为耳濡目染了医生的崇高使命感以及强烈责任心,对医生这个职业便有了更深一层理解。

由于我进行预见习所在的科室是心血管内科,所以接触到的病人多是中老年人,并且老年人居多。就我这个人来说,生病的老年人比其他年龄段的人都更能引起我的感触。第一是老年患者本身的痛苦:他们本就年纪大了,加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尤其像中风、高血压(很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这种,使老年人在饮食和行动上都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次是家庭的负担,这一点上,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所传承下来的孝之美德:无论自己的父母病得有多重,儿女都竭尽全力的照顾父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甚至当中也不乏看到了父母的痛苦,想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儿女。

预见习结束的时候,回想起刚开时听到的那些所谓的关于预见习“负面”的东西,比如“预见习会很无聊”,比如“只是在那坐着,没事做,没人管”,又比如“可以早下班,不必那么准时”等等,但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按时按要求认真地在完成这一任务,也包括说了上面这类话的人,毕竟,大家都知道自己以后也会成为一名医生,也是这样一个着一身白大褂救死扶伤的群体。 诚然,预见习的确会有让人觉得无聊的地方。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我们都还只是大一的学生,并且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接触到医学,那么,我们便不能像其他的见习生、实习生一样去听懂老师的指导、去完成相关的医学过程。我们顶多认识一下化验单,熟悉一下某些医疗程序,了解一下病例的书写形式,以至于很多的学生都会有“预见习早了”的想法,甚至包括个别的医生。但是不管怎么说怎么想,老师依然支持这项安排,学生也很认真地去完成预见习,只能说明,到底,预见习是能让我们有收获的!

预见习感想

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预见习

医学生预见习临床教学的影响因素

医学生见习报告

医学生见习报告

医学生见习报告

医学生见习自我鉴定

医学生见习自我鉴定

医学生见习心得

医学生见习报告

《医学生预见习感想.doc》
医学生预见习感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