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20-03-02 23:40: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青岛参观学习体会

2013年 9月 9日,在集团公司组织和领导带领下,我们一行15人赶赴青岛海尔、海信、青啤、青岛港集团等知名企业进行考察参观学习,这些企业具备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是其他企业争相效仿和学习的标杆,我们此次青岛之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到这里参观和学习这些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下面我就分别谈一下我的感受。

我们的第一站是海信,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海信的手机生产线和电视、商务空调生产线,了解了海信集团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企业,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模式的典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转型的典型,也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典型。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9年。海信是以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持续健康发展。进入21世纪,海信以强大的技术研发为后盾,以优秀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团队为支撑,加快了产业扩张的速度,形成了数字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智能信息系统技术支撑涵盖多媒体家电通信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地产与服务的产业格局,2009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海信拥有海信电器和海信科龙电器两家在沪、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同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海信、科龙和容声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集团。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其中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首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海信是国家首批创新企业,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单位,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推举的全国十大国企典型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信在青岛、深圳、顺德、美国、比利时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初步确立全球研发体系。科技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海信的技术创新工作始终走在国家同行前列。

第二站就是青岛的啤酒厂俗称“青啤”。要说青岛的企业,就不得不提青岛啤酒厂。来到青岛不去品尝地道的青岛啤酒实属一大遗憾。青岛啤酒的名气在外,有人说青岛是漂浮在两种泡沫上的城市,一种是指大海的浪花,一种是啤酒泡沫。青岛啤酒厂位于大名鼎鼎的青岛啤酒街。参加学习的第二天我们来到青岛啤博物馆,观看了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在青啤博物馆内体验了一把青啤特有的激情。青啤博物馆坐落在1903年建设的青岛啤酒厂,整个临街建筑外墙以仿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进行改造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展出面积为6千多平方米,共分为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区三个参观游览区域。在百年历史文化展区,大家可以顺着时空发展的顺序,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了解青岛啤酒起源发展以及历史。这展区最有意思的是两幅日本占领时期在国外广告宣传画,一副是穿旗袍的美女,坐在凳子上,身边桌子上放着一瓶青岛啤酒,是属于老式啤酒瓶,咖啡色很笨重的感觉。另一幅画是“桃园三结义”刘备、

关羽、张飞兄弟三个用大碗喝酒。这两幅画的意思是说,“美女英雄都喝青岛啤酒”反过来,喝

青岛啤酒的女人都是美女,喝过青岛啤酒的男人都是英雄!看完第一个展区就进入生产工艺车

间,参观青岛啤酒的生产线,看看青岛啤酒的灌酒和包装,第一展区和第二展区都是在1903

年建厂的,厂房内那栋建筑也是至今青岛市唯一保存完好的德国工业建筑,客人到那里参观真

正实现了喝正宗青岛啤酒,欣赏百年德国老建筑,可谓是一举两得,多功能区就是酒吧,醉酒

屋等等一批娱乐性互动节目,大家在中途酒吧可以品尝到只有在青岛啤酒厂才能喝到的原浆啤

酒。这种原浆啤酒是没有经过过滤的富含酵母的啤酒,看起来比较浑浊,但是入口绝对让你感

觉到一股清新扑面而来的感觉,直入心底。在醉酒小屋里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喝醉酒的感觉。接

着来到一个品酒区,大家可以畅饮刚刚在生产线上流出的青岛啤酒。作为世界一流的啤酒博物

馆——青岛啤酒博物馆,总投资2600万荟萃了历史的精华,展现了百年民族的风采,利用高科

技手段,让游客融入其中,感悟啤酒带给大家的噢妙,青岛啤酒博物馆对游客承诺“给我一小

时,还你100年”所以非常值得一看,相信大家不枉此行。

第三站是青岛海尔。首先参观的是海尔集团工业园。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参观的第一站是海尔大学。海尔大学声明在外,是海尔集团培养中高级

管理人才的摇篮,是海尔集团提出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背景下,在信息化时代新

经济的浪潮中为满足海尔国际化战略转移而成立的 。海尔大学的门槛为 木质高门槛,好像庙

堂,必须抬脚才能进入,意思是海尔大学的门槛很高。进门后就可以看见日新堂,正门上方写

有“日新”二字,门前的楹联为“博学而日参乎己,知名而行无过失焉”,用此联来激励进入此

门的海尔人,不断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绕过一个长长的走廊,呈现

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碧绿的水池,水池的对面是镂金堂,这个名字取自《学记》中的“锲而不

舍,金石可镂”,意思是勉励加入海尔的员工能够不断打磨自己,修炼自己,是自己从普通的金

石原料磨练成精美的艺术品。回廊的东侧是粉色的墙壁,墙壁上和扬州的公园是一样中空的,

从廊子的这边可以看见廊子的那边。走过长廊,就是曲水流觞,这是模仿醉仙翁亭前的曲水流

觞建造而成,据说,开足水龙头,一个漂浮物从开始到终点需要3分钟,呼应着一般员工在海

尔大学的三天学习周期是。走过曲水流觞,就是海尔大学的另一个出口了。

走出海尔大学,心潮澎湃,这样的企业,这样的培训机构,怎么会不拥有一流的员工,这

么会不造就一流的企业,这样的相辅相成又怎么会不成就一流的海尔?

在导游的引导下,走出海尔大学,接着参观了海尔空调生产流水线,一台台空调机在流水

线上慢慢移动,流水线上工人们忙碌着自己的工作,虽然他们有的只是拧几个螺丝,但他们都

做得那么一丝不苟。是的,在那一瞬间,我想起的是“企业管理的精髓之一是要善于将复杂的

问题简单化”。一台空调机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在海尔员工的眼里,它不过是拧紧几个螺

丝,插好自己的那几个插头,做着自己所做的平凡的反复的工作,这方面都是专家,没有人能

够做的比他们更好,尤其值得我们称道的是,每隔3-4个工序,都有一个质量管理员,他们穿

着不同的服饰,在检查者每一个工序的质量,在离开车间的时候,我们看到不少工人撑着电动

的运货叉车在移动,他们一律在规定黄线以内移动,绝无超越黄线的时候。

走出空调车间,我们在会议室聆听了海尔宣传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的报告。通过讲解,报告

的每一条信息都震撼着我们。海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即目标系

统,日清系统和激励机制共同组成的管理模式。目标系统是指当日事当日毕,同时找出差距,

提出改进目标,每个班组有一个日高栏,每天每人的工作量和表现情况一目了然,而这一切又

与每个员工的工资收入挂钩,同样登上日高栏。海尔集团灵活的将“马特莱法则”,又称80:

20法则运用于干部管理,即从管理学角度,把80:20作为确定比值,重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

关键项目,即以20%带动80%,运用该法则于管理,即职务越高,责任越大,对于错误和责任,

干部和员工责任分别为80、20,即干部对下属的错误负责80%,具体工作人员负责20%。因此,

海尔的管理是到位的,事无巨细均有人管,海尔的运转效率是高效的,自责权利赏罚分明,在

管理上,海尔的口号是“练为战,不为看”。海尔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索、借

鉴,为公司的明天做好今天的工作。

第四站是青岛港;青岛港是由青岛老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是我国仅此上海、

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从小小的细节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出来。在这里赏罚分明,员

工们都确信,付出越多收获越多,所有员工工作积极性很高。今天我们参观的前湾港,见到许

多忙忙碌碌的大型机器和许多货轮,集装箱、让我们震撼,讲解员使我们了解到每个集装箱都

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编码组成。许振超凭着勤奋好学,用于创新的坚韧意志和

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从一个普通的门机司机逐步锻炼成长为港口桥吊技术能手和

技术专家,一钩准,一钩净,二次停够„„青岛港桥吊队长许振超的“绝活儿”让桥吊队屡刷

多项港口作业的世界纪录。他们的振超精神是每个青岛人前进的动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

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

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

青岛港的“三个一代人”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作为新时代工人的骄傲: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

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奉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

在青岛湾,工人的福利待遇很好,青岛港集团奉这一原则提高福利待遇让工人们不离不弃!

作为青岛市最大的企业,它的辞职率是很低的。每个工人都有一张图片卡,目的就是让工人们

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做一名现代化工人!青岛港的成功经验是一个宝矿,很值得深入挖

掘,这是很有道理的,作为参观者,我们当然很难了解青岛管理的具体过程,但其管理方法所

带来的巨大成功,已经让我们确信,这种把社会主义观念和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结合,和企业的

现实特点,结合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很有效的管理方法。

青岛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青岛参观学习报告

赴青岛参观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青岛炼化公司”的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参观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青岛参观学习心得体会.doc》
青岛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