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标准化与非标资产

2020-03-02 18:32: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官方专业解释:非标资产的全名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标准化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等,均是在一种相对明确、规范与公平的机制保护下进行的投融资过程,非标产品则是绕过银行或债券审批管理部门,通过某个非标准化的载体(如信托计划等),从而将投融资双方衔接起来。

在去年3月份银监会出台的“8号文”中,指出当前非标资产的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最近在做些银行的研究,这个东西接触的比较多,说下自己的理解吧,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多多交流~~ 研究中国的银行一定要看非标,如果只是单单分析资产负债表里的内容,可能会遗漏很多重要的信息。之前因为存在存贷比限制,所以银行为了利益,寻找新的放贷模式,就是非标了。投资非标一般收益率高些,而且利用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属于银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投资非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

在银行会计科目上的体现形式上,银行则通常只把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正式承担信用风险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则记在表外代客理财科目中。银行非保本理财业务在过去几年内迅速壮大,由此银行理财资金的一半以上均会记入资产负债表外,也就是说银行表外业务中隐藏了大量非标资产。对于银行来说,表外非标一方面不需耗用银行资本金,不用做资金拨备计提;另一方面来说,实为“放贷”的非标资产不计入银行贷款。 二是通过自有资金投资非标资产。

在会计科目上则反映在银行同业买入返售资产、应收款项投资项下,从而使得银行表内非标资产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张。

三是通过同业业务投资非标资产。

银行同业业务投资的非标资产,由于属于同业资产,按照规定仅需计提20%(3个月内)或25%(3个月外)的风险权重,而传统信贷的风险权重为100%,信托风险权重最高甚至可达150%,因此同业资产如此低的风险权重,可以美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降低银行的拨备率,放大信贷杠杆。银监会在某次季度会议上指出,同业业务中的买入返售资产近年来出现快速增长,其中超常增长部分主要集中在信托受益权、定向资产管理和他行理财产品上。也就是说,银行同业业务之下亦隐藏了大量的非标资产。在过去几年内,银行同业业务扩张迅速,据央行发布的2014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2009年初至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资产从6.21万亿元增加到21.47万亿元,增长246%,是同期总资产和贷款增幅的1.79倍和1.73倍;同业负债从5.32万亿元增加到17.87万亿元,增长236%,是同期总负债和存款增幅的1.74倍和1.87倍。

但近年来由于取消了存贷比限制,所以开始出现表外非标转表内非标的情况,会使得应收款项类投资等债券投资增加。

非标投资

定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投资,即绕过银行或债券审批管理部门,通过某个非标准化的载体(如信托计划)从而将投融资双方衔接起来。 种类: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意义:银监会对银行的信贷规模有着严格的监管,75%的存贷比红线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规模,在银行信贷资产的投资领域上也有所限制,例如限制银行贷款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矿产企业等产能过剩行业。因此,在寻求监管套利的动力之下,银行找到了一种新的放贷形式——投资非标资产——来规避银监会的监管。

优点:1.与普通贷款相比,通过投资非标资产为实体经济提供“贷款”业务的收益率相对偏高,能够为银行创造更高的效益; 2.利用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属于银行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会计科目中体现,银行在做大非标资产规模的同时不需要考虑存贷比限制;

银行非标业务政策一览表

银行资产评估

银行资产证明

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受限

非标设计

非标.压力容器

银行会计信息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

银行资产保全人员工作总结

银行资产经营部工作总结

银行资产经营部工作总结

《银行标准化与非标资产.doc》
银行标准化与非标资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