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文章

2020-03-03 04:12: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析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琰

(2011年1月5日)

由于机构设臵和经费问题,近年来新建成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处于非正常养护管理状态。如何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确保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与服务品质,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是当前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做好“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公路养护的理论分析

1、农村公路概念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及其所属的桥梁、隧道。其中,县道是指:联结县域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直接或主要为乡、村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和乡、村与外部联系的公路。村道是指经地方交

- 1(1)更安全。普遍树立“呵护生命,安全第一”的理念。公路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因公路设施破损或不完善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和损害程度大幅降低。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公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公路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公路救援和应急反应体系基本建立。

(2)更畅通。普遍树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不同层级的公路衔接顺畅,高速公路形成网络,国省干线结构趋向合理,县乡公路技术状况显著改善。公路经常保持较高的行驶质量,服务设施较为完备,行车舒适度明显提高。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用户可以及时获取可靠的路况信息,保证出行时间。养护施工管理科学规范,作业快速,因养护作业造成的交通中断大为减少。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中断交通时间大幅下降。

(3)更和谐。普遍树立“保护自然,节约资源”和 “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的观念。具备条件的公路用地全部实现绿化美化。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更低程度。谨慎使用自然资源,养护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执法规范、文明, 服务更具人性化。具有时代特征与行业特色的公路文化体系基本建立。职工队伍素质稳步提高。行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公路管理部门与公众的关系更为融洽。

- 3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合理把握改革的时机与节奏,平稳推进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 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坚持科技兴路、环保节约。借鉴先进养护管理技术和经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科技成果对养护管理事业的贡献率。树立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绿色公路、预防性养护和再生利用技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公路养护模式。

(6)坚持依法治路、保障畅通。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公路保护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公路。把坚持依法行政与积极履行职责统一起来,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管理透明度,确保公路完好畅通。

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 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以县公路养护管理段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县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主体, 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省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意见,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与县(市、区)财政部门共同筹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按规定管理和统筹使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

- 5(2)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特殊困难地区的资金补助。 (3)争取农村公路沿线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4)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2、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含危桥改造)经费应以县级财政支出为主,省市应按养护里程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县财政主要负责县道的大中修资金,镇财政主要负责乡、村道大中修资金。农村公路大中修资金可建立后备基金,各级政府每年将大中修经费纳入其中,确保农村公路大中修资金来源有可靠的保证。

3、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

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计划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制订, 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筹集的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资金分别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到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企业和个人捐助 的资金,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按要求安排使用;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所筹集到的养护资金,由村民委员会按照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计划用于村道的养护。

4、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流转

县级交通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以及各镇应设立专户,经

- 7府。该方式是专业化、市场化养护公司的雏形或者低级形式, 主要用于交通量小、等级较低的一般农村道路。优点在于易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引进竞争降低了养护成本,且小规模零星作业方式,比较符合农村公路分布广的特点。

(3)道班养护。这是目前农村道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主要由县级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以道班的形式在重要农村道路沿线布设。该方式优点是具备一定的养护机械和相对固定的人员, 道路养护质量较高,基本能够完成除大中修外的农村公路和桥涵的养护工程。缺点在于养护生产与养护管理没有分开, 上述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管理职能,养护生产的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养人不养路”的现象。

(4)专业公司养护。养护公司是拥有独立注册资金、相应设备及技术人员和施工资格,在工商税务部门注册登记, 具有独立资金调配和权利,与公路管理部门处于独立平等地位, 真正面向市场的实体。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探讨

根据上述四种养护管理方式的分析,认为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将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分段承包养护、道班养护、专业公司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机构精干、体系完整、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管理顺畅、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有效监督、办事高效”的养护管养体制。

- 9各方面资金,逐步实行公示、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供给效率。在养护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实行公开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业主、养护施工、养护监理三方面相互监督、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体制。

3、农村公路养护的具体组织形式

(1)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组织形式, 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会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一般应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选择有相应养护资质的单位实施。县乡道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及改善工程可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村道大中修及改善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道公路的养护应充分发挥乡级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委托、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养护方式,同时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也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 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同时,鼓励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捆绑招标, 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充分发挥专业管理、施工、监理队伍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的作用。鼓励通过竞争方式,将油路挖补和水泥路修补等小型养护工程捆绑承包给专业化养护队伍 ,实行管理、计量支付。

(2)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后,要加强对新体制的研究、指导工作,努力探索农村公路大中

- 11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承包合同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计划

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书

农村公路养护协议书

农村公路养护合同书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文章.doc》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