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督查通报会议上的讲话

2020-03-03 16:00: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在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督查通报

会议上的讲话

4月10号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会议之后,为了切实督促指导各县区、乡镇高质量完成提标扩面工作,真正把惠及广大贫困群众的这件好事、实事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由7名市上领导任组长,从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局、林业局、工青妇等相关部门抽调20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共计51名干部组成7个工作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深入村社、农户,先后三次对各县区各个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于4月27日、5月5日、5月26日连续三次召开督查工作汇报会,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安排部署督查工作。今天召开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督查情况通报会议,主要是督查组在对121个乡镇、街道的督查中发现,各县区的提标扩面工作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立即进行纠正。刚才,各督查组把对七县区督查的情况向大家进行了通报,牛书记、王书记、梁主席都讲了很好的意见,后面牛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一通报,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讲几点要求。

一、全市的总体进展情况

从刚才各督查组的通报和督查掌握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看,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会议之后,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市上要求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提标扩面工作总体上按照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会议之后,各县区及时召开了贯彻部署会议,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村组的工作责任制,制定了实施方案。各乡镇也建立了乡镇党政一把手总负责、乡镇副职、驻村干部、民政站工作人员长期负责的责任制和督查组全程监督的工作监管机制,普遍靠实了工作责任。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知晓范围有效扩大。各县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政府网站、会议等多种媒体和形式,对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有关政策规定进行了广泛宣传。各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及时组织召开会议进行了宣传动员和培训指导,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单、办黑板报、召开村民会议、入户讲解等形式,向广大城乡居民宣传政策并引导申请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有效扩大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政策的群众知晓范围。

三是严格操作程序,民主确定拟保对象。各县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扩面工作以村组、社区为单位,按照群众提议、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关键环节逐步开展,普遍召开村民会议提议拟保对象、推选评议小组代表,评议小组民主议定保障对象,组织乡镇干部入户调查,对确定的对象按照程序进行了两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各县区在县监察局和县民政局设立了举报电话,负责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举报。对群众反应条件不符合的积极调查核实,重新评议确定,确保了拟保对象的准确性。

四是强化督促指导,推进工作有效开展。各县区都建立了督查制度,县区主要领导、县级包乡镇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同志深入各乡镇、村社进行督促检查。各县区在市上督查组第

一、二次督查反馈情况后,及时召开紧急会议,针对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积极安排整改,部分县区如陇西、安定、临洮等还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农户调查核实。有的县如通渭县对个别工作不力的乡镇党政领导还采取了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的组织措施。通过市、县区连续多次大面积的随机明察暗访、连续追踪督查,以及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及时查处,使心存侥幸心理的个别乡镇、基层干部彻底打消了应付了事的心理,有效推进了提标扩面工作的规范操作和有序推进,尽管有些地方工作程序还不完全规范,但从督查组入户核查情况来看拟保对象基本准确。目前,大部分县区、乡镇已完成审查公示,工作进展顺利。

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提标扩面前一阶段工作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从各组通报的督查情况来看,存在问题依然很多,有些是普遍性的,有些是倾向性的,有些是苗头性的,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村社之间工作极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政策宣传没有全面到户。市上明确要求要将提标扩面政策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讲解等方式宣传到每家每户,宣传资料必须送到家家户户,做到政策家喻户晓。但督查发现,有些乡镇、村组为图省事,把政策宣传单发给小学生让带回家,而不关心小学生是否交给家长和哪些家庭没有小学生。有些村组干部仅仅是投送了宣传单,或者将宣传单发到了农户家中并贴在墙上,而不召开村民会议说明,不关心群众是否了解知晓。由于大部分农户家中年轻劳力都外出打工,在家的大多是不识字的老人和妇女,致使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的群众明确表示对提标扩面工作不清楚,知道的也是比较含糊,不清楚具体内容,尤其是偏远山区居住分散的群众,既没有收到宣传单,也没有村社干部告知,对提标扩面工作一无所知。通渭县在第二次督查反馈后,端午节也没有放假,抓紧整改,从前两天的督查看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基层干部对政策宣传工作大打折扣,不细致、留死角,没有扎扎实实宣讲到户,造成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众在评议结果公示上报后,才知道了政策,打听如何申请低保,有的甚至直接到市上上访。

(二)民主评议没有按规定操作。各县区都有一些乡镇的村组,没有把召开村民会议作为让群众了解政策、申请低保、开展评议、征求意见、发挥监督的关键环节,扎扎实实落实到位。有的村组既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村民大会提议评议低保对象,也不召集村民推举民主评议代表,村民小组的拟保对象由村、组干部确定,村民代表也由村、组干部提名,再到农户中只是去盖个章,操作过程不公开、不透明;有的召开村民会议不通知到每户农户,许多农户反映没有听到过开会通知;有的召集村民会议,只是将干部摸底掌握的家庭提上会议征求意见,可能很准确,但群众认为拟保对象是村干部决定的;有的甚至让拟保对象个人到其他农户家中去征求意见;有的村组将评议拟保对象和评选村民代表的空白表拿到农户家中去盖章,弄虚作假,违规操作。有的村民会议评议受家族势力、干部优势影响,丧失了公平、公正性。由于种种民主评议中的违规操作,造成张榜公示和评议结果上报乡镇后,群众不认可、不满意,有意见。

(三)张榜公示没有按规定执行。市上明确规定对拟保对象要以自然村为单位,在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进行三榜公示。从督查情况来看,部分乡镇已将审定的保障对象上报县区民政局审查,有的乡镇正在进行民政工作站初审后的二榜公示,还有的进行民主评议后的社区、村组一榜公示,也不平衡。但从现有的公示情况来看,也有许多问题,有的村组根本就没有张榜公示,在暗箱操作,群众对保了谁根本不知道;有的只公示到村部、乡镇政府,没有公布到自然村,或者张贴的比较偏背,群众知情面太小,根本不能起到监督作用;有的乡镇、村组只是公布了拟保对象的姓名,对具体保几人、保障标准多少、为什么保障都没有说明,群众即使看了也是含含糊糊。有的村干部没有按照乡镇分配的名额进行公示,而是减少名额公示,在公示完上报乡镇政府时,将自己的亲属加入已公示的名单骗保。对群众反映核实后取掉的,没有向本人说明,群众反映弄不清楚是为啥取掉的,感觉保不保由村上说了算。有些乡镇没有把原来的保障对象与这次扩面对象一起核实、公示、审核,也影响到提标扩面的公平公正。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某些乡镇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政策落实的公平公正。

(四)扩面指标没有合理分配。由于部分县区对乡镇、乡镇对村社困难群众的底子和贫困面吃得不透,在分配指标时没有按各乡镇、村社群众贫困程度区别对待,没有结合个别乡镇、村社群众困难面大的特殊性、现实性,因地制宜合理分配指标,条件好的乡镇和条件差的乡镇、山区乡镇和川区乡镇没有拉开档次,而是按照全县或全乡的指标统一分配,造成了群众对政策执行的不满意。从督查的情况来看,某些村由于整体经济发展好,群众普遍比较富裕,纳入低保的群众比有的贫困村条件较好的群众都好,而困难面比较大的乡镇和村社,受指标的限制,个别特殊困难户都没能纳入保障范围。由于指标分配不合理,纳入保障范围的农户贫富差距悬殊,邻近村社之间群众意见较大。

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我们在工作上不重视、不到位造成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领导和干部对这次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认识不足,没有从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立场去对待,思想上重视不够,只是从眼前利益出发,认为提标扩面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阶段性工作,只是解决少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却给财政增加了负担,给政府增加了工作量,带来了许多麻烦。有的乡镇领导甚至认为市上确定的扩面比例太大了,保障对象不好确定,工作不好开展,可以看出这些同志对群众的感情问题。这些同志根本就不知道市上争取这部分指标的艰难,也根本不知道老百姓生活的困难程度。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消极,行动迟缓,被动应付,不按市、县区的进度要求推进工作,各项措施迟迟不能有效落实。有些乡镇的工作只是落实在书面材料上,说的头头是道,可工作却没有开展。部分乡镇干部由于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政策吃不透,造成调查核实不准、操作程序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提标扩面对象的准确性。

二是工作责任不落实。各县区虽然都按照要求实行了县级干部包乡镇、科级干部包村责任制,在实施方案上都确定了包乡镇、包村的领导干部,但在市上的几次督查中发现,部分县区、乡镇的主要领导和其他县级领导深入村社、农户家中调查了解、督促检查不够,有的县级、科级干部不能带头落实工作责任,没有及时深入所包乡镇的群众中,了解和研究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督查驻村干部落实包村责任,没有调查工作措施到村、到户情况。乡镇驻村干部更是工作漂浮,不坚持到村、组落实工作,不钻研政策措施,不懂工作程序和方法,更不深入贫困农户了解、调查核实情况,不参加监督村民评议会议,不按程序认真落实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造成政策宣传、村民评议、张榜公示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群众的意见不能及时得到了解和反馈。部分村社干部更是想方设法照顾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优亲厚友,群众意见很大。

三是督促检查走过场。各县区、乡镇虽然都成立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监督小组,但部分成员因忙于本单位事务或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及时深入乡镇,深入村社跟踪监督,而是看材料,听汇报,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做老好人。个别乡镇所有方案、资料一应俱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井井有条,而实际工作情况却截然相反,乡镇领导、驻村干部很少到农户家中去了解情况,到困难家庭中更是很少去,工作上习惯于依赖村社干部,不了解实际情况,对村上汇报的情况根本不辨真伪,有的村干部报的是妻子、儿子的名字,乡镇也不核查。由于部分县区和乡镇对监督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监督检查不到位,存在的各种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有效解决,整体实施工作在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村组之间、条件较好的地方与条件较差的地方的拟保障家庭之间,差距较大,而产生了不平衡;对次困难家庭的界定,缺乏政策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措施,造成部分未保群众有意见,心理不平衡。这里说明一点,市上开展督查也是为了促进县上和乡上的工作,不是为了查谁的问题,希望县上和乡上端正态度,绝对不要绑在一起对付市上,县上更不能偏袒乡上,只有查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个别乡镇将农村低保政策变通为奖励政策,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摘棉花、种植地膜玉米等其他工作相挂钩,没有把真正困难的群众纳入保障范围,严重影响了拟保对象的准确性和公平公正。

近期,市上接到了一些群众关于提标扩面工作的上访、信访,主要可能是由于乡镇、村组在提标扩面工作中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宣传不到户、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的。截止目前,已接受来电来访18件,其中城市低保3件、农村低保15件。按县区分,安定8件,占45%;陇西6件,占33%;渭源2件,占11%;临洮、岷县各1件。经过统计分析,反映违规操作、优亲厚友的有10件,占55%;反映低保对象确定不准的5件,占28%;反映宣传不到位的3件,占17%。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切实深化对提标扩面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又一重大举措。这次提标扩面工作,如果按照省、市的要求实施了,真正把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保障,意义重大。第一个层面的意义,就是通过提标扩面真正给全市的困难群众带来了实惠,使全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个层面,今后国家将不断出台改善民生的政策,通过这次提标扩面工作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掌握全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情况,为我们在今后进一步做好保障民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个层面,通过开展这次提标扩面工作,也是对广大乡镇和村社干部工作作风的一次检验,对于改进基层干部作风都将是一个有效的促进。希望各县区充分认识这次提标扩面工作的重大意义,对下一步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查漏补缺,不但做到真正把困难的群众纳入保障,更要通过这项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民政工作基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改进乡镇村社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切实把各项责任靠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这次的提标扩面工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通过一切手段确保把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低保,保障其基本生活。在工作落实上,关键在于靠实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在县上一级,县上的包乡镇领导要真正深入下去督查、核实、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负起自己联系指导乡镇的责任。在乡镇一级,要一级一级靠实乡镇两个一把手、包片领导、民政工作站人员、驻村干部等人员的工作责任,要把谁调查、谁核实、谁签字的责任制度落实到位,要细化到宣传、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每一项具体任务,使所有人员都负起责任,真正按照规定的程序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各个保障对象准确无误。要制定具体的责任落实措施,实行奖罚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次会议后,市上的7个督查组将继续对各县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要开展互评总结工作,希望县区给乡镇说清楚,不要抱侥幸心理,而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各县区也要组织工作组开展明察暗访、入户核查,督促乡镇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提标扩面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县区原来的已保对象和这次的扩面对象一定要全部进行公示,防止产生新的不公平和矛盾。

(三)切实按规定和程序规范操作。各县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会后要按照各督查组通报的情况,认真查漏补缺,把宣传、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各项程序弥补到位,确保下一阶段保障金顺利发放,不出现任何问题。

一要继续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政策宣传到户是确保政策真正落实的基础。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要求以社为单位都要召开村民会议,宣传政策,公示拟保对象。或者要求乡、村、社干部到农户家中逐户开展政策宣传和公示,确保不留死角和盲点。市、县区要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平台,拓宽宣传思路,做到将宣传政策与督促检查相结合,与调查核实相结合,与张榜公示相结合,与查实上访相结合,最终真正达到让广大群众理解、关心、支持提标扩面工作的目标,让更多的群众满意。

二要严格按照要求张榜公示。张榜公示既是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也是宣传政策的过程。目前大部分乡镇只进行了一榜和二榜公示,但大部分不规范、不到位。县上要对此项工作抓紧部署,对已确定的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保障人口、补差标准等信息全部进行公示,而且要全部在自然村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公示,对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户要由驻村干部负责逐户公示,同时公开监督举报方式,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县区民政部门审查后要及时进行三榜公示,最大限度维护群众的知情权,打消群众由于不清楚而产生的怀疑、猜测和顾虑。总的要求是,村社公示工作未完成的不能审批,群众对村社公示不知道、不认可、不满意的不能审批,群众有上访的不能审批。

三要认真开展调查核实。调查核实是确保提标扩面工作准确无误的关键环节。在拟保对象初步确定后,县、乡、村三级要组织力量,深入农户逐户核查,看保障对象定的准不准、补差标准定的准不准、群众的认可程度高不高,确实通过深入核查,把误差降到最小,把准确度提到最高。同时,要认真调查核实群众的举报。县上要安排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随时掌握群众的不满情绪和意见,并及时核实,该退的退出,该纳入的审批纳入,将问题处理在张榜公示阶段,防止发放保障金时出现群众大规模上访的问题。

四要适当调整部分村社保障指标。现在在乡镇与乡镇之间进行保障指标调整已比较困难,县区要安排乡镇对条件较好村的指标给相邻贫困村进行适当调整,也可以对比较贫困村社进行适当增加指标的办法,或扩大覆盖面、降低补差标准的办法,将一些贫困面较大村中确实困难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尽量减少群众的不满,减少矛盾发生。

五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档案资料。由于部分村社、乡镇的群众提名、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都没有规范开展,所以一些档案资料也就不全,有的是临时补充的。会后,县区要安排各乡镇查漏补缺,全部整理健全各个程序、阶段的档案资料。

另外明确一点,农村上儿女与老人分家过、子女生活比较好的,对这部分老人坚决不能纳入保障,这个问题涉及社会道德导向问题,要通过法律程序让儿女履行赡养义务,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严肃查处各级各类违法违纪问题。这次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只有加大工作的开放度、增强透明度、扩大参与度,置于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才能真正达到让群众满意的目的。只有做到公开政策、公平对待、公正施保、阳光操作,才能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各县区要切实严肃工作纪律,严肃查处不如实提供家庭真实信息、以各种手段骗保的财政供给人员以及提供虚假信息受保的超标准对象。在这次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中,如果出现暗箱操作、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玩忽职守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对直接责任人要严厉处分,情节恶劣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现在发现部分村社干部有借助提标扩面索要拟保对象烟酒的现象,各县区一定要严肃查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严肃查处城市低保中的腐败现象,确保把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全部及时纳入保障,做到应保尽保。要严肃查处群众反映的违法乱纪问题,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市上对接到的上访由督查组一次性查实后再转到县上,由县上处理,通过典型事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净化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的工作环境,推动提标扩面工作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汇报

会宁县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工作实施方案

鄂州市城乡低保提标扩面任务圆满完成

民政局长在全县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牡丹镇做好农村低保提标扩面严把

农村低保提标工作动员会上讲话

关于农村低保扩面工作的紧急通知

城乡低保提标方案(材料)

领导在社会保险扩面会议上的讲话

乡镇城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情况汇报

《在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督查通报会议上的讲话.doc》
在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工作督查通报会议上的讲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