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2020-03-03 03:31: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三感”齐发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同时具备“情感、美感、语感”三个基本因素,才能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情感 美感 语感

一、课堂应该是有“情感”的

语文是一门最富有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之人,语文课堂则是情深意浓的快乐“大本营”。语文课堂需要激情,只有激情涌流,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徜详其间,滋润其中,并以情语情,将心契心,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这样,课堂就会因激情而灿烂。我是一名语文教师,通过新课改和自己对语文课堂情感的理解做了如下的探索。

1、链接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构建情谊浓浓的语文教学。用文本情感“热爱自己”,用自己的情感煽动学生,靠学生的情感激活文本。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自己的情感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为文本的原汁原味搭建平台,引导和促进三者之间的和谐共振。如教学《杏儿熟了》一文,解读文本,品中语情时,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七段,找出奶奶说的话,并标上记号。分小组齐读,男、女生竞赛读,开火车读,读后提问:从刚才朗读竞赛中你听懂了奶奶的话了吗?学生自由争论,揣摩品味,碰撞情感的火花。争论后,我进一步引导:刚才的发言真是太精彩了,教师也不禁想读一读。我这样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师范读,学生在倾听中领会、感受)我继续设问:你们感受到奶奶的快乐喜悦了吗?全班交流后,

师小结: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的成果,才会感受到愉悦和快乐。我又设问:奶奶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样的话呢?请再读

5、

6、7自然段,找出关于“我”“奶奶”动作神态的词语。从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你能读出“我”“奶奶”对小伙伴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吗?留下印象如何?生继续读文本,并利用情景剧展示“我”“奶奶”“小淘气”的不同动作、语言、神态。生齐读奶奶说的这句话。通过解读文本与角色换位,让学生与作品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和精神对话,在阅读中构建情感家园,营造情感体验氛围,让学生在共同探索过程中,充分认知的活动中,促进了学生与文本情感的和谐融洽,和谐共振。

2、点燃学生激情之火的方法

(1)缘情悟文,披文动情。课堂上我以自己的“情感”作教学主线。让情感去整合“知识和能力”整合“过程与方法”。教学时,先以情切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带着浓厚的感情去与文本对话。如教[丰碑一课时,导语是:同学们,你们听过长征途中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看段录像,去回顾那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出示红军过雪山的录像媒体,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贴近课文,贴近学生理解的导语,为引入课文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达到“课伊始,情即发”的目的。

(2)载情课文,引发共鸣。课文大多是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学中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这不但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而且能以作者的情感的火苗去点燃学生情感之花。在课堂上我挖掘教材内涵,悟出美妙之处,深邃之意。然后创设一种感情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绪,让

学生通过朗读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达到“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让激情在课堂上燃烧。如在品读交流《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此时抓住学生的激情让他们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我语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字体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成了一片废墟,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怎样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的无比憎恨之情。

(3)启发想象,体会情感。情感与形象是紧密联系的,而对想象的感知、理解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情感升华的桥梁,是情感的翅膀。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想象,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再现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文中的情感。如教学《大树的孩子》一文,当阅读到5——8自然段时以大树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归纳为两个探究主题:①大树为什么伤心?朋友们是怎样宽慰的?②大树为什么又感到高兴与自豪?让情境带着学生走进童话,尽情体验课文的5——8自然段,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大树为什么伤心,没有人关心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分别出示:小鹿、小鸟、风、河水,让学生带着问题:它们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自读5——8自然段,

提示学生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试读,充分感受文中相似的地方。并且进一步设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它们是怎样带走大树的种子?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不同的动作带来不同的感受,相机理解“叼”“带”“吹”“流”这些词语在宽慰语言中所表达的为文情怀。

二、课堂应该是有“美感”的

语文教材有精美的散文,有感人肺腑的诗歌,有犀利的杂文,有严谨的科学推理。语文课要能让学生体会得到语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思路美与人文美。语文的美是情感价值观的独特体验,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宣泄。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优美动人的教学氛围,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美的世界,以美的听觉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美的思想感悟生活中的人与事,以美的语言表达美的思想,美的情感,以美的举止形象感染别人。因此,在课堂中,我尽可能挖掘语言学科中美的因素,将其所传授的知识组织在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中,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使学生产生美的升华。让学生在轻重缓急中,在抑扬顿挫中,把坚定与动摇,掘强与脆弱、高昂与低沉、稳重与轻浮、美丽与丑陋、高傲与卑微、欢乐与悲哀等复杂的感情,诉诸于美妙的声音。作一次美丽的心灵远游,奏一曲立体的有声交响。语文的美感是需要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挖掘艺术形象,探究优雅的意境才能获得体验的。

三、课堂上应该是有“语感”的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

字直接的整体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培养语感就是通过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去领悟语言文字深处社会的繁荣昌盛,民族的荣辱辛酸,个人的悲欢离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在“读”中感悟。

语感是读出来的,读应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文体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意趣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跌宕起伏,气象万千,才能从整体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读中“忆”读中“想”,从而形成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读从三方面入手:①通过诵读,把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对文章的遗词练句加以揣摩和比较,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字?带到文中读读。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冒”字?怎样长为“冒”字?②利用诵读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在诵读中获得文章整体的感悟。

读的要求有两点:①入格。所谓“入格”就是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达到起码的朗读要求,即发音正确,吐字清楚、不唱读;②入情。就是有表情朗读,以声情并茂的语调、张弛有度的节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动听的声音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

2、“练”中提高。

学生的语感培养需要长期训练,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获得的语感不断强化。教学中,我通过对词和句的扩展训练,对课文内容的扩展训练来达到这一目标。在扩展训练中强化练字,练中突出实字,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得到巩固和提高。

当然,语感的培养也要求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并茂;说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这样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doc》
语文教学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