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二上参观一大会址有感

2020-03-03 23:08: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参观一大会址有感

10月28日,十七大顺利闭幕后的第4天,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我们班的几个同学一起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很有意义,也让我感触良多。它不仅仅是让我再一次接受了党的教育,更让我对于我党建立、发展到成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这虽是我第一次来这里,却与想象中的场景十分相似:石库门的门楣上有半圆形的矾红色雕塑,乌黑的木门上配有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周围有米黄色的花岗岩石条围成,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之感。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是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除了一大的会议室的布置没有变动(包括桌椅的排放),里面有增加了中共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室,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让我们透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开始参观,我们全神贯注。历史文物陈列参观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四十余年的历史文物展览,是中国从屈辱到觉醒奋起的见证。列强侵略中国时分赃的《时局图》,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中共“一大”的蜡像模拟场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整个会议厅并不大,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地。参观的最后一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优秀党员图片史料展。熟悉的名字,原始的图片,宝贵的史料,为我们完整地再现了斗争年月的艰苦卓绝。顾正红、何秉彝、陈延年、罗亦农......革命先驱们坚守理想和信念,为之努力和奋斗,不到三十岁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英雄虽逝,精神长存。他们如一盏盏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照亮了整个漆黑的天空!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时会议厅里的蜡像: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居然宣布他们要合起伙来结党,要改天换地,获得中国的万里江山……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正是由这十几个不起眼的人物发起的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千难万险,写下了人间的一个神话,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多么不容易有伟大的一件事呀!

参观过程并不很长,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继承发扬前辈们坚忍持重、奋勇向前的作风,坚定信念,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国家,严于律己,做一名合格的积极分子。

参观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一大会址有感wjy

参观上海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一大会址

参观一大会址活动

参观一大会址新闻稿

参观一大会址观后感

参观一大会址感悟

《同济大二上参观一大会址有感.doc》
同济大二上参观一大会址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