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

2020-03-03 08:12: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

(一)

湖北省特级教师 李洪祥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包括: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②社会主义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④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⑤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⑥在中国居住的人()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

2.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表明()

A.公民的自由权利是有限制的,是受法律约束的

B.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民的自由

C.每个国家的公民都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D.法制越健全,人们的自由权利就越少

3.目前,上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们广泛使用网络的同时,我国政府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对网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如下的关系()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立的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毫不相干的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这表明我国法律()

A.集中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B.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

C.明确规定了公民的义务D.倡导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进步的行为

5.初中学生小军走出超市时,超市的保安人员怀疑他偷了超市的东西,便对小军进行搜身,但从小军身上没有搜出任何东西。超市保安的行为()

A.符合法律的规定,无可非议B.符合法律的规定,但违背了道德的要求

C.侵犯了小军的人身自由权利 D.侵犯了小军的人身权,但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6.下列关于人格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格权是人权的一部分B.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C.人格权可以转让、抛弃D.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7.某影楼老板王某的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王某未经丽丽本人同意,将丽丽的艺术照摆放在橱窗里招揽生意

B.王某与李某发生口角后,将丑化后的李某照片挂在大街上

C.王某未征得鲁某同意,将鲁某的肖像用作广告宣传

D.王某将他人违规横穿马路的行为拍摄下来后,将照片在报纸上发表

大学生赵C因名字“中西合璧”,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遇到麻烦,民警要他把名字全部改为原汁原味的汉字,否则不予换发。赵C不服,一纸诉状将公安局告上法庭。经审理,法院一审判决赵C胜诉,公安局必须允许赵C使用原名换领身份证。回答第

8、第9题。

8.上述案例中,赵C之所以能胜诉,是因为我国公民依法享有()

A.姓名权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D.名誉权

9.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①公民权利需要法律的保障 ②公民个人的意愿和要求总是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 ④当个人合法公益受到侵害

时,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小红今年14岁。小红的母亲发现小红最近情绪低落,整日闷闷不乐。为了解情况,便于做小红的思想工作,母亲便偷看了女儿的日记。小红母亲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小云的()

A.人身自由权B.荣誉权C.稳私权D.姓名权

11.初中生小刘不听学校劝阻,执意辍学去外地打工挣钱。小刘的行为是_____的表现。()

A.不履行受教育义务B.不正确行使权利

C.张扬个性、自立自强D.注重自我保护

12.容容在家通过电视收看国庆6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从财产权角度看,她行使了对电视机的()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13.“山寨”是近年来的消费流行语。山寨商品实质上是以较低的成本模仿、剽窃、盗版主流品牌产品。模仿、剽窃、盗版主流品牌产品的行为是侵犯()

01A.他人智力成果权的行为

B.公民财产继承权的行为

C.公民合法名誉权的行为

D.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14.漫画《杀手锏》中的商家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

A.知情权B.依法求偿权

C.自主选择权D.安全权

15.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

A.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和要求B.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

C.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D.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

16.下列行为中,属于非正义行为的是()

A.鲁某炒股赚了120万元

B.周某从事传销,赚了12万元

C.刘某举报上司周某受贿,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

D.肖某发现儿子抢劫他人财物后将儿子送到公安机关

二、非选择题

17.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次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温总理真诚的聆听和坦诚的交流感动了广大网友。总理和网民长达一百多分钟的交流,更像是一次朋友间的“谈心”。从国计民生到普通小事,共和国总理宛如一个相识多年的知己,用心倾听,真诚作答。许多同学对此议论纷纷,小明说:“好啊,网络使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更广泛;在网上,我们还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谁也管不着。”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小明的观点予以评析。

18.某校八年级学生刘某,因迟到被停课5分钟并受到班主任老师的体罚,刘某想不开,在宿舍内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幸好被同学们及时发现并把她送往附近医院抢救,才算保住了性命,但先后花去医疗费共3600余元。学校只在事发当天到医院看望刘丽并支付了当天的医疗费,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看望过刘丽。刘丽的父母于是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了法庭。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被告某中学于判决生效后3日内赔偿原告医疗费、精神抚慰金共计5000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刘丽的班主任老师侵犯了刘丽的哪些权利?

(2)刘丽采取自杀的方式来对抗老师的侵权可取吗?简述理由。

(3)面对老师的体罚,我们应该怎么办?

19.请你判断下列做法和想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并分别说明理由。

(1)上计算机课时,同学无意间记住你的邮箱密码,偷看了你的电子邮件并被你发现,你立即报告老师。()

(2)你的好朋友在某游乐场游玩时因游乐设施质量问题而摔成重伤,你建议朋友通过协商、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3)你的同学小明与小刚相约第二天旷课去网吧玩游戏,邀请你参加,你爽快地答应了。()

20.仔细观察下面的几幅漫画,指出这些行为分别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权利。

图1:看看女儿在日记中写些什么。此图中妈妈的行为侵犯了女儿的______权。

图2:“货”从楼降。此图中扔“货”的人侵犯了行人的______权。

图3:凭什么拦住并搜查我?此图中的超市侵犯了顾客的______权。

图4:小秦:班长,昨天我迟到写检查,用了你的名字。此图中的小秦侵犯了班长的______权。

图5:如此集邮。此图中的集邮者侵犯了他人的______权。

21.据湖北日报报道,十堰市一考生因伪造准考证雇人代考,被终身禁止参加司法考试。另据报道,武汉大学一学生因期末考试作弊拿不到学位证书,而将学校告上法庭。类似事件在全国举不胜举。由此引发的争议和诉讼成为一种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请从公平与正义的角度,谈谈你对考试作弊现象的认识。

(2)某校八(2)班针对部分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准备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一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请你设计这次活动的形式和主要过程。

参考答案:

1.A2.A3.A4.D5.C6.C7.D8.A9.D10.C11.A12.B13.A

14.B15.D16.B

17.(1)小明认为“网络使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更广泛”是正确的。因为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所了解到的社情民意,提出自己批评意见和建议,这就使得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更广泛。

(2)小明认为“在网上,我们还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谁也管不着”是错误的。因为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其范围。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谁公开发表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18.(1)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或名誉权)。

(2)刘丽采取自杀的方式来对抗老师的侵权是不可取的。因为:①生命是宝贵的,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我们要珍爱生命,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②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挫折而自杀,必然还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自杀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3)与老师讲道理,指出其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向学校、家长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如果老师不听劝阻,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9.(1)√。理由:同学未经我的同意偷看了我的电子邮件,侵犯了我的隐私权,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2)√。理由: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理由:作为学生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0.隐私;生命健康;人身自由权;姓名;通信自由。

21.(1)①“平等竞争”是考试制度的灵魂。考试作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也侵犯了其他考试者的合法权益,因而是一种破坏社会公平的非正义的行为。②我们中学生在考试中决不能作弊,不仅自己要严于律己,而且要与这种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2)①活动形式:演讲比赛。②活动过程:个人查阅有关资料,撰写演讲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各小组推选的代表在班里进行演讲;每位同学写一篇参加此次活动后的心得体会。

作者简介:李洪祥,男,湖北省天门市干驿初中教师、校办公室主任,兼任天门市教学研究室初中政治教研员。1987年以来在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教辅文章30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出版了20余本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曾参加湖北省初中《思想政治》(活动)教材的编写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光盘的撰稿工作。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名师。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

八年级思品下册期末检测题1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题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二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末调研检测卷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期末检测题

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检测题

《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doc》
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