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笛教学设计

2020-03-02 12:44: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4课《叶笛(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诗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散文诗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散文诗意境。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散文诗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散文诗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象法。这首散文诗语言优美、精炼,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散文诗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

2.试读课文。(三次以上) 3.掌握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题目寓意;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回顾我们多年来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哦我们积累的众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从来不乏对于故乡的描写,这些描写中更是夹杂着对于故乡的赞美,今天我们来著名作家郭风对于故乡的赞颂,请翻开书本。

1.简介作家作品; (1)作家简介; 郭风于193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1945年出版第一部童话诗集《木偶戏》以来,已出版散文集、散文诗集、儿童文学集等50多部。1988年俄文版《郭风作品选》在苏联出版,另有一些作品被译为日、法、英等文字。童话集《孙悟空在我们村子里》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郭风散文选集》分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首届鲁迅文学奖荣誉奖;散文集《黄苍集》获1995年台湾金鼎奖;散文集《汗颜斋文札》获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郭风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系全国首批百名优秀编辑之一。

(2)作品简介:

郭风的《叶笛(二章)》选自《叶笛集》,1959年出版。在《叶笛》中,作者鲜明地描绘了一幅闽南乡间的民俗图:乡民用两片自然界的绿叶,吹奏出心底的歌。礼赞生活、大自然、劳动和光明,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沉眷恋和对祖国的深情。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散文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①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②肺腑:比喻内心 ③激越:形容情绪激烈昂扬 ④礼赞:赞颂

⑤一往情深:形容对人或事物一直有深厚的感情。

⑥明媚纨绔:(景物)鲜明可爱 4.合作探究:

(1)在《麦笛》中,作者反复说麦笛“吹出花一般的音乐,吹出阳光一般的音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这种反复是中国古诗中复沓的手法,它使文章构成了线索清晰而又层层递进的结构,并使得文章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2)有人这样说:“《叶笛》是‘无声的音乐’,《麦笛》是‘白描的绘画”’,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点拨:《叶笛》抒写对乡土的厚爱和对祖国的深情,既有牧歌的风味又有颂歌的色彩。全篇对生活、自然的情感抒发采用直接抒情的形式,而对祖国、对给予祖国新生的共产党的歌颂则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使情感显得深沉而含蓄。《麦笛》中,作者以饱满的笔,调动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着故乡的四月:它的天空,它的果园,它的麦田,以及吹奏麦笛的故乡的歌手。

(3)小小的两片绿叶,细细的一支麦管,真的能吹出这样有丰富内涵的音乐吗? 点拨:不完全是这样的。小小的两片绿叶,细细的一支麦管,能吹得响,也能吹得清脆.吹得悠扬。但要吹出作者所描绘的:“对于乡土的深沉眷恋,吹出了对于故乡景色的激越的赞美”,吹出“对于生活的爱”“自由的歌,劳动的歌”“青春的歌”,这就有难度了。因为作者心中有爱、有梦想、有追求,对家乡的土地十分眷恋热爱,所以在他听叶笛、麦笛的声音时,内涵才这样丰富多彩、积极向上。作者描绘叶笛、麦笛吹出的音乐,内涵这样丰富多彩,其实是作者自己内心世界的折射。

(4)“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 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作者把听觉形象化成嗅觉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故乡的风物,从而联想到故乡的美好。

(5) “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和“故乡的歌手”有什么象征意义?

点拨:“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象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乡的歌手”象征的是生活在新时代里对故乡充满热爱和眷恋的人们。第一个象征意义能从《叶笛》的其他语句中看到,这里面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礼赞,而且鲜红的旗帜的意象也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故乡的歌手”,行文中作者写到歌手吹出的是“劳动的欢情”,而且“我走到哪里,我

都听见麦笛在吹着”,这样就可以理解其象征意义了。

二、作业布置

(1)默写散文诗《叶笛》。 (2)完成课后习题。

叶笛教学设计1

叶笛教案

4、叶笛(二章)_教学设计_教案

4、叶笛(二章)_教学设计_教案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叶笛教学设计.doc》
叶笛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