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2020-03-02 01:42: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

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

称阴历年。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诗人写诗句

来描叙过年,例如: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何过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

相传至今。

我的家乡春节很热闹,家家户户在过春节之前都要扫尘,贴春联,购年货,在大年三十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守岁,小孩们放爆竹,大年初一呆在家,初二就开始拜年。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

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

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

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

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

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

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

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

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

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

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

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

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

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

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

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

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

“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

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

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

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

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

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

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

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

“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新年的初二,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这些习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沉淀,文化的精髓。

春节是教育礼仪的最佳时机,有些年轻家长对孩子的春节拜年问候不太重视,孩子对中华的一些传统节日和礼仪也不清楚,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不懂礼貌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危害孩子的品德。

春节无论是做主人还是做客人,让孩子做到举止得当、彬彬有礼。

现在的孩子,可能收获了太多的爱,而很少觉得自己需要去爱别人。所以提醒孩子,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入座。主动向主人、长辈问候。并先请长辈尝尝,然后再自己吃。要告诉孩子一些通常的祝福语,说给长辈听!这样孩子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都会大有进步。

如果去别人家做客,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孩子,去作客请尽量带着礼物。如果空手去作客,那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要告诉孩子敲门要轻,见到主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拜年。有的孩子未经主人允许任意翻找、取用主人家的物品,或是自行打开电视机等,也会引起主人不快。一定要经过主人同意,玩过之后,要把东西放回原处 。

春节的一些习俗都可以然自己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正所谓“习俗修身”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43452496

家乡春节习俗

家乡春节习俗

家乡春节习俗

家乡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doc》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