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教学设计

2020-03-03 23:15: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年

日》教学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1张年历卡片(年份不限)。

二、

教学课题

《年

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明确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

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并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忆大月、小月。

三、

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接着教材通过例1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年历,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四、

教学方法

利用互联网、课件等,创设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探究,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五、

教学过程

(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

课件展示谜题,由同学们猜谜底。

2.

出示图片,和同学们分享一些有意义的重大日子。

3.

设疑:这些特殊的日子都有哪几个时间单位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年

日,安排学习任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更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吗?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小组合作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有什么发现?(观察后完成表)

2.学生反馈:

生(1):

我发现1、3、5、7、8、10、12这几个月都是31天。

生(2):

我发现4、6、9、11这几个月都是30天。

生(3):我研究的这一年二月有28天。

生(4):

我研究的这一年二月有29天。

………

3.追问:是不是有同学把二月的天数数错了?

课件出示2000年和2001年的年历。二月很特殊,有28天或29天,我们把二月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二月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板书)

4.知识介绍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多6小时,我们把一年定位365天,叫做平年,这样过了4年就少算了约1天(24小时),把这一天加在二月份,这一年就有366天。

5.由同学们自己计算平年有多少天?闰年有多少天?

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叫平月。(板书)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你们听说过“拳头记忆法”吗?老师带着学生演示,并展示课件。

还可以编成歌谣帮助记忆:(课件出示歌谣)

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总是大。

四六九冬各三十。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二十九。

六、练习巩固

对于判断题,还要求同学们改对。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

八、作业:

请同学们在日历上圈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并判断这些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小月?

附板书设计: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叫大月

31天

4月、6月、9月、11月叫小月

30天

一年有

12个月

2月叫平月

28天或29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有366天)

平年2月28天(全年有365天)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 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 月 日》教学设计.doc》
《年 月 日》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