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苏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2020-03-02 10:00: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三 年 级 道德 与 法 治 上 册 教 案

2018.9.1

第一单元 成为更好的自己

1. 认识自己 知识目标:

1、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2、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3、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师: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二、探究一:了解自己

开学以来,你的学生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头,描述你的学生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探究二:阅读感悟

(1)学生自读本教材2——3页内容。 (2)思考:说说要从哪些方面了解自己?

(3) 个人展示: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优势,这些优势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设计

1、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第二课时

一、探究活动:探究与分享

1、学习5——7页内容后,说一说: (1)你如何看待自己的? (2)你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1)倾听别人心中的你是什么样的?

(2)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你打算怎样完善自己?

二、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板书设计

1、认识自己 完善自己

教学反思:

第2课彬彬有礼

教学目标

1.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自信和乐趣,明确其对个人成长

2.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以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2.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周围人的表现,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语言文明的重要性、态度亲和的意义、举止端庄的好处。

2.通过阅读教材和结合自身实际,积累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言谈举止规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言谈举止规范的要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故事:“小红参加宴会,为了吃得畅快,在用餐时为了减轻自己身上的"负担"。他先是松开自己的领带,接下来又解开领扣、松开腰带、卷起袖管,到了最后,竟然又悄悄地脱去自己的鞋子。而且小红在吃东西时,总爱有意无意地咂巴其滋味,吃得訇然作响。”

提问:你愿意跟这样的人共餐吗?

二、活动交流 活动一:礼仪之邦

1.阅读8——9页的内容,感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2、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礼仪?同学间相互交流一下。

3、列举身边文明或者不文明的行为(可能发生在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领域)。

4、思考文明行为的意义、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活动二:注重仪表 小组讨论:

(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文明现象产生的原因。 (2)反思自己在与人交往中语言、态度、举止等方面的小毛病,请组内其他同学提供克服这些小毛病的好主意。

教师小结: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教师提炼讲礼仪的注意事项。语言文明:态度亲和: 举止端庄:

板书设计:

2、彬彬有礼 礼仪之邦 注重仪表

第二课时

活动交流:以礼待人

一、阅读12——13页内容,说说怎样做到以礼待人。

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学生。

三、小结:

在与人交往时,讲究礼仪能够让人感受到亲切友善,也能体现出你的良好修养。不管是对待朝夕相处的新人,还是对待来访的客人,我们都要注重礼仪。

板书设计:

2、彬彬有礼 以礼待人

教学反思:

3、做诚实守信的人

【学习目标】

1.认识诚信重要性,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树立诚信意识,拥有诚信智慧,践行诚信要求,自觉做一个诚信的人。 【学习重点】 诚信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拥有诚信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诚信是做人的美德,在生活中我们要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一)还说谎话

1.阅读14页的内容讨论:父亲为什么责备司马光?你觉得司马光这样做对不对?

2、自读15页的内容后说说:如果别人对你说了谎,你有什么感受?

3、阅读16页的内容讨论:对于善意的谎言,你怎么看?

4、小结:说真话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隐瞒错误和说谎都是不对的,但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保护他人的情绪,有的谎言是为了鼓励或安慰别人。

(二)言而有信

1、学习17页的知识,体会“言必行,行必果”的含义。

2、阅读18页的内容后提问:别人没有履行和你的约定时,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19页的知识后说一说不守信用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4、小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说谎,言而有信。

板书设计:

3、做诚实守信的人 不说谎话 言而有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幸福的港湾

4、温暖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你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感受家庭成员见相互关心,相互惦记的浓浓亲情。

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亲人尤其是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感受家庭成员见相互关心,相互惦记的浓浓亲情。 3、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亲人尤其是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妈妈的怀抱。

1、学生齐读材料。

2、指名说说妈妈的怀抱能干什么?

3、你感觉到妈妈的怀抱温暖吗?

4、你长大了应该怎样对待妈妈? 活动二:爸爸的肩膀

1、齐读材料

2、指名说说文中的我用爸爸的肩膀能做什么?

3、说说你的爸爸做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事?

4、你想对爸爸说什么?做点什么? 板书设计:

4、温暖的家 妈妈的怀抱 爸爸的肩膀 第二课时

一、活动交流:温暖的感受

1、同学带感情的朗读24——25材料。

2、指名说说讲了哪些人和事?

3、说一说,你能发表一下想法或感慨吗?

二、课堂总结:家是避风的港湾,家给了我温暖 板书设计:

4、温暖的家 温暖的感受

教学反思:

5感恩父母

活动目标:

希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父母的辛苦,并且能够懂得感恩,用心回报父母

活动重点:

懂得感恩回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身体力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所以我们不能忘记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那么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共同走进今天的德育活动课“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的爱

1、读26——28页材料,感悟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2、通过感人的视频、旋律、有感染力的文字让学生们勾起对父爱母爱的回忆,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对父爱母爱的认识。

3、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象视频里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中成长,我们吃的第一口饭,穿的第一件衣服,走的第一步,说的第一句话,都离不开我们的父母,他们为了我们,做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板书设计: 5感恩父母 感受父母的爱

第二课时 用心回报

一、阅读29——31页材料,进一步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

二、小组交流:面对父母的辛劳付出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师总结:同学们,老师从你们的表情中,看到了你们的感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关爱,习惯了父母的照顾,习惯了父母的呵护,渐渐的,我们忘记了感动,忘记了感恩,忘记了回报,同学们有哪些感想?

三、学生谈对父爱母爱的认识。

四、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危机时期,父母一定会豪不犹豫的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去保护我们。我们每个人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

板书设计:

5感恩父母 用心回报

教学反思:

6、远亲不如近邻

主题目标:

1、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2、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3、了解各种邻里关系;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谦让,容易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活动重点: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互相谦让。 活动难点: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学会为别人着想,体会远亲不如近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互谅互让

1.阅读32——33页的材料。 2.指名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3、小组交流:你和邻居家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二:楼里飘香。

1、自己默读34——35页的内容。

2、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人们常说“邻里好,赛金宝”,说一说你家和邻居是怎样相处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邻居之间要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邻居之间要做的事——邻里守望

二、探索新知

1、自己了解36——37页的内容,说说讲了什么故事?

2、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小组讨论对于你所居住的环境,你能对邻居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4、小结:邻居对你们家的关爱,老师真感动。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越多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

板书设计 远亲不如近邻

关爱←——一家人——→和睦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在这里成长

7、图说学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中了解不同地域条件下不同的学校生活;

2、让学生知道自己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环境、学校设施等;

3、通过说学校,培养他们“热爱学校,关心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不同地域条件下不同的学校生活;

2、知道自己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环境、学校设施等;

3、培养他们“热爱学校,关心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天天到学校,对学校应该有很多了解,你能说说我们学校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充分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板书:图说学校

二、课中深究

(一)学校平面图

1、学习教材38——39页中的内容,学会看懂平面图,认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2、出示本校的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各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3、实践:和小组同学一起,在校园里走一走,注意观察,互相提醒,然后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二)上学路线图

1、阅读40——41页内容,认识上学路线,学会选择最短的上学路线。

2、实践在父母的帮助下,确认自己上学路上的标志,试着画出自己的上学路线图。

板书设计

7、图说学校 学校平面 上学路线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学校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人物,板书:校史与校友

二、探究新知:

1、学习42——42页的内容,说说什么是校史,校友?

2、了解我们学校的建校历史,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3、你的校友有哪些?他们名有什么特点?对你有什么影响?

三、小结: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校友,我们要珍惜、团结、互相帮助。爱护自己的的学校,美化、绿化、环保校园,努力学习,珍惜平台。

板书设计

7、图说学校 校史与校友 教学反思:

8、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从中了解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2、让学生知道自己来学校的目的和行为;

3、通过教学,培养他们“热爱学习,讲究方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2、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行为;

3、培养学生“讲究方法,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 需要不断地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学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学习》这课的知识 。

二、课中深究

(一)小组合作 汇报展示

1、学习44——45页的内容

2、指名说短文中的人物是怎样学习的,这样的学习有何意义?

3、说说你是怎样学习的,今后应该怎么学习?

4、你在学习上遇到过困难吗,是怎样解决的?

(二)小组合作 汇报展示

1、自读46——47页内容。

2、指名说说文中分别讲了哪些学习方法?

3、你喜欢怎样学习?把你的方法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4、你认为哪些学习方法较好? 板书设计:

8、学会学习端正态度 讲究方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学习中我们除了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还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板书:养成习惯

二、探究新知

1、良好的习惯有什么好处?

2、文中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3、讨论:为了更有效地学习,你认为自己还可以养成哪些好习惯?

三、小结: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为了搞好学习,人们就要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8、学会学习养成习惯 教学反思:

9、老师,您辛苦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辛苦。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学会体贴关心老师。

3、培养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教师的辛苦,学会体贴关心老师,尊敬老师。 班会流程:

一、导入:

在学校里,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辛苦了》

二、走近老师

1、阅读50——51页的内容,了解教师一天的生活。

2、观察自己的老师一天的工作,说说你的感受。

3、了解“世界教师日” (1)教师节是几月几日? (2)谈谈教师节的来历。

三、理解老师

1、默读52——53页的内容,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讨论交流:

这几天老师上课时不像平时那样精神饱满,嗓子也有些哑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小结:老师也上人,他们和所有人一样,都要面对生活中的烦心事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我们要懂得老师的辛苦,充分理解老师。

四、尊敬老师

1、阅读54——55页的内容,谈谈伟人毛泽东是怎样尊敬自己的老师的?

2、思考:尊敬老师体现在方方面面、点点点点滴滴。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呢?

3、小结:教师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用广博的学识引领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同学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

板书设计:

9、老师,您辛苦了 走近老师 理解老师 尊敬老师 教学反思:

10、我们一起长大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学校的每一天,自己和同学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关系融洽。

2、同学相处不是一朝一夕,大家要平等交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真诚相待。 重点、难点:

1、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关系融洽。

2、平等交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真诚相待。 教学过程:

一、话题

一、友好相处

1、同学们自己学习56——57页的内容

2、说说他们在活动中是怎样相处的?

3、我们平时跟同学之间是怎样相处的,你们的关系怎样?

4、你最想感谢哪位同学?为什么?

二、话题

二、真诚相待

1、自己阅读59——61页的内容

2、指名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同学之间发生了茅盾应该怎么处理?

4、你最近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站在对方的角度,你有什么新想法。

三、小结:

1、我们在学校的每一天,和同学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关系融洽。

2、同学相处不是一朝一夕,大家要平等交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真诚相待。 板书设计:

10、我们一起长大 友好相处

真诚对待 教学反思:

11、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目标

1.懂得集体荣誉是集体中的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 2.知道珍惜集体荣誉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教学重点:

1、学生认识什么是集体荣誉感,作为集体的一员应该怎样自觉地。

2、学生正确看待集体荣誉,懂得应当用正确的方法。 教育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列举事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荣誉。

1、交流:本班取得过的成绩

2、提问:所取得的成绩是一个人的努力得来的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融入集体

3、学习教材62——64页的内容,交流;这些集体荣誉是怎么得来的? 取得这些成绩时是什么心情?怎样才能融入集体?

4、小结: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荣誉是靠集体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来之不易。它体现了我们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是我们大家的光荣。

板书:

11、维护集体荣誉

融入集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集体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共同体,哪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它呢?板书:关心集体、珍惜集体荣誉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活动一:关心集体

1、学习65——66页内容

2、实践:关心集体,你可以为集体做哪些事情?

(二)探究活动二:珍惜集体荣誉

1、阅读67页内容后讨论:

为了争取集体荣誉,你看到谁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2、默读68页内容后说一说:

在获得集体荣誉的同时,你还获得了什么?你觉得什么最值得珍惜?

3、齐读69页内容谈一谈: 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11、维护集体荣誉

关心集体 珍惜集体荣誉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爱让世界更温暖

12、温暖老人心

教学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耳朵听不清,腿脚不灵便,牙齿松动脱落,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我们要理解、体谅。

2.知道每个老人都经历过艰难和曲折,都有过成功和收获,我们要尊敬老人。

3、和老人在一起多考虑他们的感受,能让他们感到安慰,多为他们做点事,让他们开心、快乐。

教学重点:

1、我们要理解、体谅老人 ,懂得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

2、尊敬老人,多考虑他们的感受,能让他们感到安慰,多为他们做点事,让他们开心、快乐。

教育过程:

一、列举事例,为老人着想。

1、交流:

人老了会有什么变化? 同学汇报

2.说说你家的老人有什么特点?

3、面对老人的这些变化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4、小结:

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耳朵听不清,腿脚不灵便,牙齿松动脱落,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我们要理解、体谅。

二、走进老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 1.小组交流:

文中的老人都有哪些故事?

2.全班交流:老人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3.小结:和老人在一起多考虑他们的感受,能让他们感到安慰,多为他们做点事,让他们开心、快乐。

板书设计:

知道每个老人都经历过艰难和曲折,都有过成功和收获,我们要尊敬老人。

三、尊敬老人,为他们做点事

1、小组交流:

和老人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2、讨论:我们能为老人做些什么事?

3、小结: 板书:

12、温暖老人心 为老人着想 倾听老人的故事 为老人做点事 教学反思:

13、尊重劳动者

教学目标

1、知道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

2、懂得社会生活需要各种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都值得尊重。

3、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怀有崇敬、热爱之情。

4、对从事又脏又累的劳动的人从内心产生敬意。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各行各业的劳动、,不轻视重体力劳动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员”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别人的父母在单位做官而你的父母天天在家种地,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 板书:劳动光荣

二、初步明理。

学习76——78页的内容后讨论:

1、说一说:你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

2、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

三、小结: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劳动最光荣。

板书设计:

13、尊重劳动者 劳动最光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人、农民的劳动;我们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我们的一切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现在我们就走近他们的工作,见识一些劳动模范——板书:走近劳模,感动你我

二、阅读教材79——81页的内容

1、认识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劳动模范,说说他们的事迹。 (1)全国劳动模范——女拖拉机手梁军 (2)全国劳动模范——淘粪工人时传祥 (3)全国劳动模范——石油工人王进喜 (4)全国劳动模范——水电工人徐虎 (5)全国劳动模范——小学教师范斯霞 (6)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7)全国劳动模范——客车司机吴斌

2、说说我们身边的先进工作者,优秀个人的模范事迹。

3、查找资料,选择一名劳动模范作深入了解,并为他制作劳动光荣榜。 板书设计:

13、尊重劳动者 劳动最光荣,尊重劳动者。

教学反思:

14、伸出温暖的手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中遇到困难的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

2、懂得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和爱心,懂得怎样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3、了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活动和相关政策。

4、培养学生初步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教学难点: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并由此产生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友爱。

教学过程

一、关爱残疾人:

自读82——83页的资料,了解社会中遇到困难的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

1、在我们社会大家庭中,除了老人小孩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你知道还有哪些人同样需要我们伸出——温暖的手吗?

2、有些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不能拥有健全的身体,我们把他们称为残疾人。

3、提问: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请你举例说说(引导学生想象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吃饭、学习、走路、睡觉等等)。

4、这是我们想象到的,下面我们就走近他们,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规定时间内。)

(1)单手脱、穿衣服 (2)体验盲人走路。 议一议:

你扮演残疾人什么心情?

你扮演盲人走回自己的座位什么心情? 你看到盲人艰难的前进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同情残疾人的遭遇、理解他们的需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与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关注弱势群体:

1、阅读84—85页的资料,了解社会中哪些弱势人群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

2、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弱势群体?

3、提问:弱势群体在生活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请你举例说说 说一说:你准备如何帮助生活遭遇不幸、需要帮助的人?

4、小结:有困难的人、残疾人等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伸出温暖的手。

三、帮助的学问:

1、提问:如果你去帮助一位盲人朋友,你会怎么做?

2、提问:如果你去帮助一位聋哑人朋友,你会又怎么做?

3、小结:在帮助别人之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感受,让我们的帮助真正带给他们温暖和力量。

板书设计:

14、伸出温暖的手 关爱残疾人 关注弱势群体 帮助的学问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优秀)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新)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题

苏教版二下道德与法治教案

秋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检测1

《秋苏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doc》
秋苏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