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

2020-03-02 08:37: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最详细版传统中式婚礼流程解析

[导读] 越来越多的新人喜欢回归传统,选择喜庆热闹的传统中式婚礼。特别是有些外国新人也更钟情于传统中式婚礼。既然选择了中式传统婚礼,就要了解最中国、最传统的婚礼流程。

如今,新人不再喜欢浪漫的西式婚礼,而是选择喜庆的传统中式婚礼,尤其是外国新人特别钟情于这种形式。传统的中式婚礼十分复杂,步骤繁多,需要准备的东西也特别多。既然选择了这种婚礼形式,就应该熟悉它的完整流程,以便举办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式婚礼。最详细版传统中式婚礼流程解析帮助新人更快了解。

传统中式婚礼流行解析

一、传统中式婚礼特点

人们喜欢传统中式婚礼的古朴,礼数,喜庆。尤其是许多外国的新人,格外钟情于这种形式。花轿可谓是传统中式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轿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四人抬,八人抬二种。且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还有笙锣,伞,扇等。轿队的数量庞大,尤其壮观热闹。现如今已经很少看得见花轿了。因此如果要举行这种形式的婚礼,一定要提前找人预定。婚庆公司一般会有花轿这类服务,举行花轿仪式时一般选在公园或者人较少的场所,因为花轿的场面十分热闹,围观者众多,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新人的服装为凤冠霞帔,或长袍马褂。披上红盖头的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新郎用红绸带牵着新娘登上花轿。

二、婚礼的筹备过程

婚前一个月:与策划人商量婚礼形式和内容。确认花轿,服装,场景装饰等细节 提前二周:通知宾客,并传达婚礼形式。希望他们着中式服装出场,融合婚礼的形式

提前一周:准备好化妆,布置场地等事宜,以及结婚所需物品等细节,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与轿夫,司仪,摄像等一起到婚宴地点进行彩排

婚礼当天流程:(仅供参考) 7:00新娘开始化妆,新郎更衣; 8:00新郎迎接新娘,准备好花轿等事宜; 9:00新郎到达新娘家,新娘蒙上红盖头,开始接亲活动,最后跟随伴娘,由新郎手中的红绸带带着走,登上花车; 10:00花车到达花轿位置,新人改乘花轿,轿夫起轿。在音乐的伴随下,向婚礼地点前进,来宾可以向新人喷放礼花弹,沿途装饰欢乐球或彩带横幅,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 11:00新人下轿迈火盆,跨马鞍,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婚礼现场; 11:20婚礼开始; 12:30婚礼仪式结束,新娘更换旗袍,向宾客敬酒。

三、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习俗

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新娘由兄弟背上轿子。但是现代多为独生子女,可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背也多改为抱了。花轿基本上是一种形式,因此通常为了节省时间只走一小段路程。除非新娘家离新郎家确实近,不然整个婚礼的时间都花在花轿上了。一般来说新人要给轿夫准备红包,否则新娘就要遭罪了。

跨火盆和射箭:古代的新娘需要跨火盆,现在却都是媒人搀扶着新娘直接跨了。在下轿之前,新郎还要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驱除新娘在路途中可能沾染的邪气。

拜堂和交杯酒:跨马鞍,征兆着新人婚后合家平安;接下来由新郎用缠着红布的秤杆掀开新娘头上的盖头,紧接着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一是喝交杯酒,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这时新娘一般眼睛红润,新郎表情严肃,场面十分感人。在喜庆的氛围中夹杂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一般都是将洞房里的事展示出来。比如说结发,本应该是新人在洞房时相互剪掉对方的一些头发,作为彼此的信物留作纪念,现在已经演变成当众展示了。最后由双方的母亲一起点燃龙凤烛,新人交换信物,媒人赠送蹄膀,礼成。

四、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元素

服装选择凤冠霞帔是必需的,大红衣服穿在身上充满喜气,尤其是顶带花翎,新郎倌身着蟒袍玉带,相比黑西装而言,透露出一种富贵气。在古代,新娘拜堂完送入洞房后,揭开红盖头,才知道自己丈夫的模样。当时的那种紧张,好奇,忐忑心情,现代人肯定是无法体会的。各类小道具一共有火盆、马鞍、弓箭、喜烛、金秤、喜帕、剪刀、麦斗、尺子、果盘、茶杯、交杯酒、双方信物等十几样东西。

五、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九要素

1、传统中式婚礼充满了喜庆色彩,红色桌布实乃点睛之笔。

2、新人一起点燃象征爱情的红烛把婚礼气氛引上了高潮。

3、身着凤冠霞佩的新人泥偶给婚礼带来活泼的气氛。

4、为了使宴会的布置更有层次感可以加上一些红色的浆果作为点缀。

5、中式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因此鲜花的首选最好是玫瑰。

6、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用鲜花装点的迎接牌。

7、婚礼蛋糕上可撒些红色玫瑰花瓣进行点缀,衬托主题

8、为了表示诚意,可以在重要宾客面前放置小桌花。

9、喜糖可根据包装选择,送给宾客一款具有浓浓中国风的喜糖,给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礼仪

新郎在新娘吃完午饭后,派轿子到新娘家接新娘。一般两三点到夫家。 新娘梳妆完毕后,头戴凤冠,披上盖头,让媒人领着上轿。上轿之后,新娘暂时不能开口说话。

新娘坐的花轿十分别致,外面是看不到新娘的,而新娘可以透过薄纱看到外面。花轿一般由两人抬,花轿前头是乐队。清末,迎亲的队伍一路还有笙、鼓的乐队一起前行;到了民初,就改用洋号、洋鼓了。

在花轿的后面是新娘的嫁妆,共有“八扛”、“八担”。“八扛”是两人扛箱,因为箱子里都是瓷器等易碎品,必须靠两人扛着。“八担”是一人为一担,挑的是木桶、木盆之类的木制品及被褥。被褥一般为八件套,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到新郎家后,开始婚礼仪式—拜天地。

拜完天地之后,新郎新娘休息一会儿,接着开始敬酒,新人要一一向长辈敬酒。完毕后,新人回到新房。宴会结束后,由新郎父母送客,发还部分礼金并送上红鸡蛋。

晚上八九点,新人的朋友要开始闹洞房了。傧相会在一个小时以后宣布闹新房结束,让大家离开新房。

婚后第一天,新娘要早起向父母敬茶,父母则会送新人红包。

婚后第三天,也叫望日。新郎带着新娘回娘家。新郎要拜访岳父岳母。新娘告知母亲婚后的情况。这一天,新人早去晚回。

过了这三天,新人就开始步入正常的生活。

看完了以上的小编整理的最详细版传统中式婚礼流程解析,相信大家对传统中式婚礼的流程和一些婚礼习俗都有了具体了解了

中式婚礼的禁忌

传统中式婚礼的禁忌:

1、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闰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

2、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

5、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8、孕妇及带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更不能触碰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的物品。

9、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10、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所有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服,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11、新娘子要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会有羞夫之意。

12、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槛,应要跨过去。

13、若是“爬头”结婚的新人,即新郎兄长,新人须在未婚兄长裤裆下穿过,以示“得罪了”,才可出门。若被“爬头”的是姐姐,因为某些人会觉得在女性裙下穿过会“不发达”,故会改为送一条裙子给未婚姐姐,俗称“大姨裙”。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至位置较高的地方,如到上一层楼。

14、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不宜朝着大门看新娘进门,而应稍作回避,以防相冲。

15、结婚对联最迟应于“上头”前(即结婚前夕)挂上,结婚后满一个月便可除下。男女家均有不同的对联,选购时需分辨清楚。

16、女方再嫁则不可再穿裙褂,也不宜穿大红衣服,宜选粉红、橙、金或银色代替。另外也不须再“上头”,因“上头”代表“成年”,第一次嫁时已“成年”了。在“二朝回门”时亦不用带乳猪。

17、男方第二次结婚亦不需再“上头”,若再的原因是前妻去世,第二任妻子过门后首要做的事便是在前妻的灵位前敬茶,然后再向翁姑敬茶。

18、新娘出嫁当晚,会找来一位新娘的未嫁姐姐在当晚睡在她的床上,并摆放生果及红包于床上,祝新娘生生猛猛及一切顺利。

19、婚嫁忌生肖属虎的观礼,因虎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20、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21、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22、新婚四个月内忌参与他人婚丧喜庆事物,以免相犯冲。

23、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24、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25、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26、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27、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对于传统中式婚礼的这些禁忌,大家一定要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特别是准备办中式婚礼的亲们一定要看看!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今日,男儿驾白马,女儿着红妆,浓浓中国红,美了少年心!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doc》
中式婚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