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

2020-03-02 12:31: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学复习重点

一、课程性质

从学科关系上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学科的二级分支学科。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来开,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专业八大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核心专业理论课。

二、课程目的要求

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原理。

2、明确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

3、培养对教育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并能利用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三、使用教材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2003.1

2四、适用专业

教育技术学或学科教学法

五、教学时数

本课程学分为3学分,总课程时数为54学时。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分闭卷考试和实践操作两种情况。闭卷考试统一命题,考试范围为教学大纲的十章内容。实践操作应遵循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组织实施。并在实践中考核。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考核分数的70%,实验内容和平时作业占30%。

七、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学习目标: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为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和结构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学科性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课时安排:建议8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

一、技术与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

(1)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

(2)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

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

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3)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的研究取向

(1)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2)教育技术的研究取向

(3)教育技术的元研究方法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1)技术主义

(2)人本主义

二、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1)系统论

(2)传播理论

(3)学习理论

(4)教学理论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学习目的: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领会研究教育技术历史的多种视角,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

重点、难点: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是重点,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的关系为难点。

课时安排:建议4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育技术发展鸟瞰

一、从技术的角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

(1)教育技术的发展是非替代性的

(2)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3)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人的作用的认识的越来越深刻

(4)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并且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才能使自身获得快速发展

第二节 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演变

一、媒体教学技术——从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

(1)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

(2)视觉教学——教育技术的发端

(3)视听教学——媒体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

(4)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观念的由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过渡

二、个别化教学技术

三、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

四、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

五、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原因及启示

一、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三、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三章 学习资源

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资源、学习媒体、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含义、组成要素、分类和特点,了解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

重点、难点:学习媒体的特性是重点,几种新型的教学媒体是难点。

课时安排:建议4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习资源概述

一、学习资源的含义

二、学习资源的类型

第二节 媒体资源

一、学习媒体的含义

二、学习媒体的分类

三、学习媒体的特性

四、几种新型的教学媒体

五、几种常用学习媒体教学特性比较

六、学习媒体的选择依据

第三节 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

一、因特网学习资源环境

二、因特网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概述

三、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分类

四、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特点

五、因特网上教育信息的组织管理形式

六、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获取

第四节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概述

二、网络教育系统体系结构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学与教的过程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学习的含义、学习目标的分类、学习的心理加工模型、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利用系统的观点来探讨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的含义即构成要素、教学过程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

重点、难点:两类学习目标分类系统的比较、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课时安排:建议6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习过程

一、学习的含义

二、学习目标的分类

(1)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为理论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3)两类学习目标分类系统的比较

三、学习过程模型

(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

(2)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

四、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含义及要素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

(2)教学的实施阶段

(3)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三、教学的组织形式

四、教学规律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结构

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

学习目标: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理论和模式,了解教学系统设计观的演变,明确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和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

重点、难点: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分析、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是本章的重点。

课时安排:建议8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一、教学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模式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涵义及本质

三、教学系统设计观的演变

四、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1)系统方法

(2)学习理论

(3)科学技术

(4)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

一、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

二、几个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1)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2)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及教学处理理论

(3)教学处方理论

三、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第三节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一、两种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二、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发展

三、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

(2)学习需要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4)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5)教学策略设计

(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7)教学设计结果评价

第四节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一、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2)学习者特征分析

(3)学习内容分析

(4)设计学习任务

(5)学习情境设计

(6)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具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9)管理的帮助设计

(10)总结与强化练习

(11)教学评价

第五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框架——活动理论

(1)活动理论概述

(2)将活动理论作为教学系统设计的新的理论框架

二、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进展——“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新思路——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

四、教学系统设计应用领域的拓展——由课堂教学领域扩展到企业培训

五、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深化——向具体学科深入

六、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新走向——宏观设计论

第六章 教学系统开发

学习目标:理解教学系统开发的涵义,了解教学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掌握教学系统开发的模式和教育技术领域常见教学系统的开发原理及其操作。

重点、难点:课程开发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电视教材的开发为重点。

课时安排:建议4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学系统开发概述

一、教学系统开发的含义

二、教学系统开发技术

(1)印刷技术

(2)视听技术

(3)基于计算机的技术

(4)整合技术

三、教学系统开发模式

第二节 课程开发

一、课程和课程开发

二、课程开发模式

三、课程开发的流程

(1)课程目标的确定

(2)课程内容的选择

(3)课程内容的组织

(4)课程的实施

(5)课程的评价

第三节 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

一、现代教学媒体材料开发概述

二、电视教材的开发

(1)选题的进一步审定

(2)电视教材的策划和设计

(3)电视教材的摄录编制

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四、网络课程开发

(1)网络课程的含义

(2)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第四节 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

一、智能导师系统的开发

二、智能代-理教学系统开发

三、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的开发

(1)智能超媒体系统种的知识表征

(2)智能超媒体知识库的建造

第五节 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一、积件库

二、积件组合平台的开发

三、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

五、网络教学与管理支撑平台的开发

第七章 教育技术运用

学习目标:理解教育技术运用的内涵、影响教育技术的运用的各种因素,熟悉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教育技术运用的内涵、各种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是重点,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教学代-理技术的教学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为难点。

课时安排:建议4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育技术运用概述

一、教育技术运用的内涵

(1)学习资源和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利用

(2)革新推广

(3)实施和制度化

(4)政策和法规

二、教育技术运用各子范畴之间的关系

三、影响教育技术运用的因素

第二节 学习资源的应用

(1)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2)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3)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

(4)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

(5)教学代-理技术的教学应用

第三节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

一、基于Web的教学系统

(1)基于Web教学系统的主要教学功能

(2)教务管理系统

(3)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

(4)网络课程开发系统

二、自适应的超媒体学习系统

三、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

(1)基于Web的协作学习概述

(2)协作学习过程

第四节 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形式的应用概述

二、各种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

三、信息化集成教学系统的应用

(1)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构成

(2)校园网的教育应用

第八章 教育技术管理

学习目标:理解教育技术管理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熟悉学习资源与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了解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

教育技术管理的特点、软件资源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为重点。

课时安排:建议4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育技术管理概述

一、教育技术管理的含义

二、教育技术管理的特点

三、教育技术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学习资源管理

一、硬件资源的管理

二、软件资源的管理

(1)软件资源的质量管理

(2)软件资源库的管理

(3)软件内容的管理

三、学习资源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

(1)集中管理

(2)开放式管理

第三节 教学过程管理

一、现代教学的新特点

(1)教学媒体多样化

(2)教学信息传递立体化

(3)教学对象多层次化

(4)教学方法系统化

二、教学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学校综合信息管理

(3)远程教学过程管理及系统管理

第四节 项目管理

一、网络资源库项目的计划

(1)网络资源库项目的估算

(2)网络资源库建设计划

(3)网络资源库项目进度安排

二、网络资源库项目的开发过程管理

三、网络资源库项目管理的组织

四、质量管理

五、风险管理

第五节 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

(1)知识的含义

(2)知识管理的含义

(3)知识管理的原则

二、知识管理工具

(1)知识生成工具

(2)知识编码工具

(3)知识转移工具

三、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

第九章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目标:理解教育技术评价的含义,明确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及特点,掌握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评价理论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重点、难点:教育技术评价范畴所包含的内容、学习资源的评价流程、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常见测验评价标准、第四代教育评价、网络教学评价为重点,计算机辅助评价(CAA)研究的新进展——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评价为难点。

课时安排:建议6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

一、关于教育评价

二、教育技术评价范畴所包含的内容

第二节 学习资源的评价

一、学习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产品的常见评价类型

三、学习资源的评价流程

(1)学习资源评价方案设计

(2)学习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节 学习过程的评价

一、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

二、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常见测验评价标准

三、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

第四节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的进展

一、第四代教育评价

二、网络教学评价

(1)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

(2)网络教学评价模型

(3)评价过程

(4)对网络教学评价现状的审思

三、计算机辅助评价(CAA)研究的新进展——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评价

第十章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学习目标: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的、特征,知道信息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了解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现有的问题以及成功的实践。

重点、难点:21世纪要求新型人才能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

课时安排:建议4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21世纪对新型人才需求的特点

一、21世纪要求新型人才能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

二、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

一、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

(1)文化思维层次

(2)思想观念与体制模式的理论层次

(3)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

第三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的理论探索

一、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改革现状——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

(2)忽视教学结构改革的根源——两个误区

(3)忽视教学结构改革的严重后果的

二、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四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的实践探索

一、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

二、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实验研究项目

三、“明日苹果”教室

四、“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

八、课程教学方式

理论讲授为主,同时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示范。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自荐信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心得体会

教育技术学重点

教育技术学心得体会

040104 教育技术学

0108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doc》
教育技术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