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早期教育

2020-03-03 09:51: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

一、填空题

1.感知动作思维是2-3岁幼儿开始产生的思维形式。

2.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个体差异。

3.影响婴幼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营养。

4.按照目前的婴儿期健康体检标准,婴儿在出生后一年内进行4次的定期健康检查。

5.母乳具有很多优点,营养丰富,但 维生素D、维生素K的含量稍低。

6.治疗儿童单纯肥胖需要采用以 运动处方 为基础、以行为矫正 为关键技术、将 健康教育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

7.感知的获得是婴儿智力发展阶段的重要成就,是一切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8.在给6-12月龄婴儿制作、添加辅食时,应尽可能少放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9.人在成长过程中通常有两个体格生长速度的突增阶段,一个生长高峰是青春期,另一个生长高峰则是婴儿期。

10.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历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过程。1岁以前,儿童主要处于咿呀学语和初步理解的前言语阶段。

11.对于不满6个月的婴儿,应该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

12.两岁幼儿的认知不再出于原始的混沌状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能够将自己的愿望和现实区分开来。

13.为了保护婴儿的健康,家长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在1岁以内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14.婴儿在第一年的动作发展中就出现和发展了人类特有的动作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

15.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先选用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婴儿。

16.幼儿的最好饮料是白开水。

17.婴幼儿各种常见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当前在各种早教基地中,我国教育部门重点投入建设的早教基地是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

2.在建设社区学前教育队伍中,队伍构成尤其应注意“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3.婴幼儿在2-3岁时喜欢帮家长干家务活,这是他们感知运动能力初步形成的表现。

4.半日制早教活动这种早教活动形式比较有利于婴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和环境。

5.早教幼儿教师运用示范指导的关键在于把握示范的 重点。

6.为婴幼儿创设物质和精神环境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安全性原则。

7.2003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8.亲子活动或游戏是早教基地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9.面向教养人进行早教指导的最主要途径是早教活动。

10.早期教育中,幼儿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最根本目的是 立足岗位。

11.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育儿效果直接取决于家长参与教育的 积极性。

12.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应该是亲子游戏。

13.考虑到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早教基地在组织活动时,活动时间安排上多采用 小时制和半日制。

14.玩具的最主要功能是能够帮助婴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

15.对于幼儿园来说,开办早教基地的初衷和目的主要是依托幼儿园。

16.北京的“四环游戏小组”属于社会公益性亲子园。

17.在集体教养机构中,早教活动进行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

18.生活中有婴幼儿学不完的最基础、最必要、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给婴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时应秉持生活化原则。19.2岁左右是婴幼儿秩序发展的敏感期。

20.早教活动具有生活化、游戏化与个别化的特点。

二、简答题

1.简述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 (1)从泛化到集中(2)从上到下(3)从近到远(4)先正后反

2.简述应如何给6-12月龄婴儿添加辅食。 (1)从一种到多种(2)由少量到多量(3)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4)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5)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6)适当添加,不要强迫进食(7)注意观察婴儿添加食物后的反应(8)6-12月龄婴儿的辅食添加建议: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是以尝试食物味道、培养进食兴趣、不影响奶量为前提,逐步进行食物种类与数量的添加。

3.奶水不足的母亲应如何正确人工喂养0-6个月龄的婴儿。 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建议首选适合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婴儿。婴儿配方奶粉是通过不断对母乳成分、结构及功能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牛奶的基础上调整了0-6月龄婴儿所需的大部分营养成分的构成和含量,添加了多种微量营养素,使其产品的性能、成分及含量基本接近母乳,是目前适合0-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食品,喂养婴儿的效果比普通牛奶为佳。0-6月龄婴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很容易因喂养方法不得当引发婴儿腹泻或其他健康问题。

4.影响婴幼儿体格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体格生长的状况受到内在因素与营养、疫病、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彼此相互作业的结果。(1)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水平对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有着积极的作用。(2)遗传,细胞染色体所载的基因是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每个儿童个体发育的特点,同时受种族、民族、家族的影响很深,制约着儿童的生长。(3)营养,营养是影响婴幼

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4)疾病:疾病对婴幼儿体格生长作用十分明显。

5.简述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婴儿早期的经验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时,首先,要注意给予他足够的爱,并教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小伙伴、爱小动物等;其次,要教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如摔倒了不哭、与小朋友共享玩具等,来培养儿童稳定、良好的心境;再次,注意从小培养道德观、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情感,正确地引导他克服和抑制嫉妒心、虚荣心等一些不良的情感。

6.如何培养1-3岁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1)应规律进餐,幼儿饮食要一日5-6餐,即一天进主食三次,上下午两主餐之间各安排以奶类、水果和其他细软面食为内容的加餐,晚饭后也可加餐或食用零食,但睡前应忌食添食,以预防龋齿。(2)要重视幼儿饮食安排,逐渐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3)家长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影响幼儿,避免幼儿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4)要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进餐场所要安静愉悦,餐桌椅、餐具可适当儿童化,鼓励和引导幼儿使用匙、筷等自主进餐。(5)鼓励幼儿参加适度的活动和游戏,有利于促进食欲,维持幼儿能量平衡,使幼儿保持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幼儿瘦弱、超重和肥胖。

7.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体格生长的速率各时期不同(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3)体格生长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4)体格生长存在个体差异

8.简要说说应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记忆能力。 在培养婴幼儿的记忆能力时,首先要注意创设一个良好、轻松的情绪环境,丰富生活的内容,以便于其记忆。其次通过游戏、生动的玩具、朗朗上口且易于理解的儿歌及故事,给予必要的刺激,以逐步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和记忆的精确性。

9.婴幼儿想象的特点有哪些? 学龄前儿童的想象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想象的主体易变化,画画时一会儿画小人,一会儿画飞机;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经常将童话里的故事当成真实的;想象具有夸大性,如儿童都喜欢听《拔萝卜》等夸张性的故事;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想象常常没有预定的目的,因而具有幻想的性质。

10.简述适宜的1-3岁婴幼儿饮食烹调方式。 (1)食物原料应选择新鲜、相对软嫩多汁、质地细腻的食物。(2)食物加工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硬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3)烹调方法上,应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4)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5)膳食花样品种要注意交替更换,以利于幼儿保持对进食的兴趣。

1.当婴幼儿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时,教养人应如何处理? 当婴幼儿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时,教养人要积极回应,既不偏袒前迁就自己的孩子,也不排斥其他的孩子,要站在公正的角度,引导婴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2.简述开展早教活动的思路。 以婴幼儿潜能开发与个性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与教养人平等对话,和谐沟通为活动方式,以激发兴趣、积极引导为实施重点,以养成习惯,全面发展为活动过程的落脚点。

3.简述家庭教育对婴幼儿成长的特殊意义。 1)父母的遗传素质奠定了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2)早期的家庭环境对婴幼儿个性和性格的形成会产生深刻的影响。3)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积极地促进婴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4.早教基地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1)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调适。2)示范并强化适宜的教育行为。3)及时引导家长,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4)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5.幼儿教师应如何了解婴幼儿发展的需要? 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了解每个婴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通过从婴幼儿外观表现出的身高、体重,可以检测婴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通过与教养人的交流和活动中婴幼儿的表现,观察幼儿发展的差异;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发展中的不足,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6.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1)控制婴幼儿的零食。2)引发婴幼儿积极进食的情况。3)引导婴幼儿暗示进餐。4)引导婴幼儿在固定座位上安静、专心进餐。5)引导婴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6)培养婴幼儿乐于喝白开水的习惯。7)培养婴幼儿饮食均衡的习惯。8)不要“喂”出婴幼儿的任性脾性。

7.简述特殊需要儿童的主要分类。 通常一依据身体、心理特点将特殊儿童进行分类,普通采取细致性和概括性。细致性分类方法:聋、盲聋、重听、智能不足、多重障碍、肢体残疾、其他健康问题、严重情绪困扰、特殊学习障碍、说话障碍、视觉障碍。概括性分类:心智异常、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多重障碍。

8.简述社区早教基地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早教基地的总目标应为: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全程、全方位、富有个性的服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体现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理念。它的基本任务:了解并掌握本社区散居儿童的基本情况;向社区儿童家长看护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提供亲子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支持与帮助。

9.集体教养机构在开展婴幼儿早教活动时应怎样正确定位? 1)是面向婴幼儿及其教养人的活动2)是个别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活动能力3)应体现生活化、游戏化、个别化的特点。

10.早教机构中,幼儿教师应为婴幼儿创设怎样的精神环境?

宽松与平等;关爱与理解;交流与等待;鼓励与期待

11.简述早教幼儿教师的成长方向。调整角色;具备较强的作做家长工作、与家庭建立支持性关系的能力;增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实践中研究亲子教育问题;教师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进行亲子教育研究的意识,以便真正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使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12.简述早教基地的工作要求和特点。早教基地教育具有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的双重任务,思考本园开展早教基地教育的目标方向。

条件与具体策略,强调家长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观察了解孩子,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特点:主体多元性、多向互动性、形式综合化、亲子引导同步。

13.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 将婴幼儿摆在家庭中心的位置,过度照顾、包办代替;片面追求教育结果忽视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重智力开发,轻身体素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和良好品德的培养;教养态度不一致、言行不一给婴幼儿造成了不良影响。

14.简述家长应如何与婴幼儿一起游戏。 玩中学;多与婴幼儿交流;发挥婴幼儿的想象;多让婴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培养婴幼儿关心、关爱周围的人;把收拾玩具当游戏。

15.谈谈家长应怎样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首先,家长要成为婴幼儿的玩伴;其次家长要给予婴幼儿与同伴交流玩耍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要尊重婴幼儿意见,减少包办和干预行为,更不要代替他们解决问题。当他们确实需要帮助时,可以用提问、建议、商量和扮演角色的方式给予恰当的指导。

三、分析论述题

1.在适宜的精神环境中,婴幼儿能够提供轻松、自由、自主地参与各项活动。请举例说明幼儿教师应怎样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精神环境。 幼儿教师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对婴幼儿和约束与要求,给他们更多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的空间;要从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理解婴幼儿的情绪和各种行为表现,接纳婴幼儿,尊重婴幼儿发展中表现出的年龄特点,理解婴幼儿的行为;要尊重婴幼儿发展中的差异,当他们的表现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要能够等待,顺应他们的发展水;要鼓励和积极的期待,会引导婴幼儿认为“我能行”从而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

2.请结合早教工作的实际,说说早教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调适。对孩子重在横向比较还是纵向发展,与家长的自主和自我教相辅相成,共同作为家长指导的形式发挥作用。示范并强化适宜的教育行为,在家长忽视教育机会的情况下,教师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所在,及时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起到指导家长的作用。及时引导家长,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而面对家长的育儿困惑,教师要进行分析,分别采取适当的对策。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教师特别要注意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以此调动家长的参与意识。

3.一个好的早教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在活动前做精心的设计,请简要说说幼儿教师应怎样设计早教活动。 早教活动的目标一定要符合婴幼儿发展的需要。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早教活动切勿以知识传授为单一选择,活动内容更侧重婴幼儿习惯、能力、情感的培养,体现活动内容的多元化。活动方式要适宜,一个活动可以多次重复进行,但活动量要适当,根据教养人和婴幼儿的具体情况,适当注意,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节奏。既要防止婴幼儿过度疲劳,又要避免运动量足,既要防止内容单

一、形式单调,又要防止花样繁多,任务过重。指导策略要适宜,既要满足多数教养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对个别教养人的具体指导,既要考虑对教养人的现场指导,又要考虑对教养人的家庭育儿指导,使每个教养人都有所收获。

1.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年轻母亲因缺乏科学喂养指导而产生的育儿问题屡见不鲜。请结合生活中得实际情况分析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产后尽早开奶,初乳的营养最好;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不限制喂奶时间和喂奶量;不给新生儿更奶头和代替品;教会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技术;尽早把婴幼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给新生儿和我-6月龄婴幼儿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纯母乳喂养应坚持到婴幼儿满洲里个月,力求使母乳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能量。

2.请结合婴儿发展的实际,简要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初步发生与发展的时期,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初步阶段(感知运动阶段)。认知的发生与发展有以下六个阶段:反射练习阶段;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手段与目的之间协调阶段;感知运动智力阶段;智力的综合阶段。

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

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03岁早期教育教案

小海街道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施方案

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育与社区建设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计划

第一章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国外03岁早期教育发展综述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03岁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大纲

《03岁儿童早期教育.doc》
03岁儿童早期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