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题方案

2020-03-03 16:52: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有效提高城镇初中田径课余训练方法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不仅是发现和培养田径运动竟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对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在当今中考只有一次机会情况的严重影响下,初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严重超载,面对来自中考的压力,不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和学生都优心重重,在进入中学校门的同时,学生和家长都把文化课成绩看的很重,一些学校在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使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有效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国家下了很大力度,且明文规定,中学生每天要保证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各地政府也在不断的加强加大中考体育在升学考中的比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还是回到那句老话“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技能增长的黄金阶段,由于田径运动的单调和缺少趣味性,娱乐性,学生不喜欢,更不用说是参加课外训练了,加上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教练技能水平不高,激励力度不大,再加上不能正确处理学生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使田径课余训练陷入困境,因此询求或创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训练的方法和环境,合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水平使学生,教练和学校三方的都达到共赢是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中业余田径训练还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要有专人的管理,要尽可能地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协调好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时间。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劳动要给予肯定。如果我们把这几方面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做好,那么,初中业余田径训练工作必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只有这样也才能迎来学生体质的稳步提升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二、前期研究成果概要

本人经过十多年的体育教学与田径课余训练工作,对影响城镇初中田径课余训练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能提高初中学生田径课余的积极因素,有效提高了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使校田径运动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课题界定

1、对研究课题进行总体界定

有效提高城镇初级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有效方法,是指在

2、对关键概念(变量)界定 田径、课余训练、方法、有效性

四、研究目标

能形成一定规模,有一套适合城镇初中开展体育课余训练的培养模式和训练方法,并在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争取在上级市的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好名次,在中考中也取得好成绩,争取达到学生,学校,教练三方的共赢。

五、研究内容与策略

(一)操作策略:应用以前的训练经验和国内最适合的体育理论,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与少体校专职教练合作,积极应用“教体结合”理论进行课余实践训练,使训练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

(二)具体措施:可分为三个时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指导思想与训练常规,确保学生的学习,训练,合理有效,进一步提高学校田径队在家长、学生和学校当中的影响力。使田径运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第一阶段:组织训练阶段(准备期)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队伍招收,除培养参赛队员(或高水平运动员)外,对有田径兴趣爱好的同学也敞开大门,积极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田径运动,喜欢田径运动,形成良好的田径运动氛围,也有利于学校选取更好的苗子参加上一级的比赛。

2、第二阶段:专项分化阶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专项分组,可分为短跑类,中长跑,投掷类,跳跃类和全能类几种;指定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并能帮助老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行练习,体育教练员可进行巡回式指导,每周请少体校专职田径教练来校进行研2-3次的技术指导,尽可能每月底进行一次专项技能的测试,这不仅能及时掌握学生的训练进步情况,还有助于刺激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效提高教练员和学生的技能水平。这时期主要以专项技能水平的提高为目的。

3、第三阶段:竞赛阶段: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积极挑选择专项水平突出的队员参加比赛,为校争光,为自己争得荣誉。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抓好基础队员训练的同时,选取专项技能水平高的队员进行技战术训练,参加上一级的比赛。

4、第四阶段:表彰总结阶段,争取学校给参赛运动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按初三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联系高一级中学体育组探讨优惠升学方法,为体训学生的求学之路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及时以学生的突出表现和优秀品质(主要以学习,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主)为载体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训练兴趣。

对十三(包括我校在内)所初级中学的教练和体训学生进行积极的走访和询问,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加强理论研究,在本校进行积极的实践,寻找规律,掌握方法,总结经验。

六、研究对象 本校为主田径课余训练

七、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综合分析法

八、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和措施

九、研究的程序

研究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8月起,实验周期为一年,实验基本上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11年8月——2014年8月

启动、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论证、确定方案,申报课题,确立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案进行 2 修改完善。

(二)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4年8月

1、第一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1月

按照研究目标,初步实施方案,分段实施,展开研究,边实践边收集资料,边总结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操作方法。

2、第二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6月

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以此转化为训练常规,形成较完整的体充训练体系;认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积极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2015年6月——2016年8月

全面整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写好论文及课题结题报告。

十、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课题结题报告、集体获奖奖牌以及学生单项获奖证书和升学率等。 十

一、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本人对本课题进行专项负责,少体校教练帮助收集最新的田径训练方法并帮助进行技术指导,其他组员协助进行校外信息资料的收集。 十

二、经费预算情况

体育课题研究报告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

体育课题总结

小学体育课题

体育课题小结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体育课题方案.doc》
体育课题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