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机器人教案

2020-03-02 10:04: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识机器人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2.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3.智能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4.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简介 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用途、分类及发展历程,通过实物及视频初步理解智能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初步学会仿真系统的使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实践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机器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智能机器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的编程调试

教法:启发引导式:多媒体广播演示+实物演示讲解

学法:以导学为主线,讨论交流并自主实践,完成探索任务 教学准备智能机器人实物及仿真系统、计算机,学习资源素材等 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学生进入主题。 出示课题:《初识机器人》

二、引导问题:

(一)、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及三个基本特征

给出一些机器人图片,请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1.你认为什么样的机器是机器人?(概念) 2.机器人是否一定具有人型?

三、讲授新知识 总结学生回答的问题

1、机器人的基本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力,如感知能力、动作能力、规划能力等。

2.机器人应具有的三个特征:

有身体: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形状结构; 有大脑:有程序控制,能自动工作;

能动作:有行为功能,能自动执行一定的动作

根据上述概念,同学们还能举出身边存在的机器人吗?

展示日常生活及各领域用到的机器人:电冰箱,微波炉,红绿灯,自动票或售货机,工业电焊或装配机器人,军用排爆机器人,民用高楼清洗机器人等

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讲解:机器人分类: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 (二)、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机器人构想:西周时期能歌善舞的伶人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59年美国,“尤尼梅特” 机器人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三次重大换代:

第一代:示教型机器人;

第二代:有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春天 20世纪七十年代

机器人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机器人学,研究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行为。机器人向人类进化:20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COG仿人机器人;日本:本田公司,86年开始P系列、ASIMO人型机器人; SONY公司爱宝机器狗、QIRO舞蹈机器人中国:98年国防科大,“先行者”仿人机器人。

20世纪末,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青少年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科技竞赛蓬勃发展,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教育专用的智能机器人,如:能力风暴、乐高、中鸣、通用等

(三)乐高EV398998机器人

教师演示:演示一些机器人实物陀螺仪小人。 观看教育机器人实物演示:

通过上面的视频和实验演示,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一个最简单的智能机器人,它至少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呢?

搭建→按照搭建图搭建一个小车,包括各种电机和传感器,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 编程→以巡线为例编写一段巡线的程序,讲解编程的一般过程 下载调试→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试运行程序,如果出现错误进行调试直到机器人完成任务。

结合机器人实物和图片归纳总结: 组成智能机器人的三大基本系统: 感知系统(传感器)、

决策系统(微电脑处理器)、执行系统(电机、指示灯等)

(四)布置作业

了解生活中一种能见到的智能机器人。

初识机器人1轶事趣闻

宁夏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初识机器人

初识画图教案

初识Scratch(教案)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初识画图教案

初识画图教案

初识画图教案

《初识人工智能》教案

初识程序设计教案

《初识机器人教案.doc》
初识机器人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